最近幾個月比特幣價格不斷上升,它吸引了全球主流媒體的視線,不僅在國外引入矚目,而且在國內也是屢次上電視新聞。隨著近日芝加哥期貨交易所也推出了比特幣期貨合約,比特幣的價格更是屢創新高。
前幾天和一個朋友聊天,他先談起了比特幣,隨著比特幣的瘋狂漲幅,讓朋友非常懊悔。兩年前,他稀里糊涂的買了傳銷公司的理財產品,他說當時要購買傳銷產品,傳銷公司讓他必須先購買比特幣,然后用比特幣去兌換。聽到這里,我也很驚訝,朋友回憶當時購買了20多個比特幣,按現在的價格來算,那就是200多萬元。錯失一些財富不要緊,要找到錯失的根源所在才是重點,這樣會避免以后發生類似的事情,進一步提高認知。
我相信現在很多人都聽說過比特幣,但是大部分人對它了解的不多。什么是比特幣?維基百科給出了如下定義:
比特幣是一種用去中心化、全球通用、不需第三方機構或個人,基于區塊鏈作為支付技術的電子加密貨幣。比特幣由中本聰于2009年1月3日,基于無國界的對等網絡,用共識主動性開源軟件發明創立。比特幣也是目前知名度與市場總值最高的加密貨幣。
上面只是一個基本概念,具體想了解比特幣到底是什么的朋友可通過搜索工具自行了解,這里就不贅言了。很多不了解比特幣的人,除了對它現在的價格表示驚奇之外,還對它有一些看法,下面我總結了普通人關于比特幣常見的誤區。
關于比特幣常見的誤區:
誤區1:比特幣沒有被組織機構認可,所以沒有價值
津巴布韋的比特幣比一般國家的貴,那個國家的政府失信于人民,進而他們的貨幣就像廢紙一樣,買個東西甚至都要扛著一麻袋的紙幣去買,這就是當地通貨膨脹惡劣導致的結果。這樣的國家對比特幣的需求是極度渴望的,比特幣可以不讓那里的人民手中的貨幣貶值,這也是比特幣的用處之一。
此外,對比特幣有需求的人會形成共識,所以也不需要被一些組織機構認可。
誤區2:比特幣是龐氏騙局
首先了解下什么是龐氏騙局,簡單來說龐氏騙局就是利用新投資人的錢來向老投資者支付利息和短期回報,以制造賺錢的假象進而騙取更多的投資。
比特幣肯定不是龐氏騙局,比特幣和股票一樣,自由買賣交易,有漲有跌。7*24小時交易,比股票還要自由,價格可上天,也可墜地,這些都是真實數據反映的結果,用數據說話最可信,因此它不是龐氏騙局。
誤區3:比特幣會像郁金香泡沫一樣
郁金香泡沫:1637年發生在荷蘭,是世界上最早的泡沫經濟事件。當時由奧斯曼土耳其引進的郁金香球根異常地吸引大眾搶購,導致價格瘋狂飆高,然而在泡沫化過后,價格僅剩下高峰時的百分之一,讓荷蘭各大都市陷入混亂。
郁金香有可再生性,播了種子,種了肯定長,如果種的多了,自然就貶值了。郁金香本質是花,花是沒有辦法長期存放的,儲存時間長了會爛掉。
比特幣總數量是恒定的,就2100萬個。有人丟失了硬盤,有人忘記了密碼,再加上隨著時間的推移,世界上流通的比特幣的數量是越來越少的。所以,比特幣和郁金香有本質區別,它并不是郁金香泡沫。
最后想說的是,我現在一般不和他人提及比特幣,也不推薦他人購買。為什么不推薦別人買?這個和推薦別人買股票一樣,如果賺錢了,被推薦人可能會覺得是自己英明,下了決心購買應得的;如果賠錢了,還可能會被別人說是騙人接盤。投資是自己的事情,成年人自己為自己的認知和行為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