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成為一個“善于成事”的人
目標感---對事
目標不是愿望,也不是理想。在做事的過程中要盡量少受情緒和感受的影響,它是一種透過現象看本質的能力。目標感是人在學習中經常會丟失的東西,所以需要有人時不時提醒把其拽回來。很多時候很多人做不成事的原因之一就是沒有強烈的目標感。
對象感---對人
對象感是你在做一件事情的時候要提早想好這件事情是為了誰而做,做給誰看的。也叫用戶意識。如得到的知識發布會既不是給廣大媒體看,也不是給投資人看,而是給自己的用戶尤其是老用戶看的,是為他們服務的。再如寫作的時候首先要想清楚你是寫給誰看的,因為你面臨的是活生生的人,只有擁有了對象感才會有同理心,才能理解別人的感受,將事做成。以前從沒想過這個方面,現在頓悟。
節奏感---時間
節奏感是你知道事情的輕重緩急,有條不紊地按照它的節奏進行,該快時快,該慢則慢。人們常常會高估時間點的難度,而低估了時間段。如自己在 keep上健身的時間突破5000分鐘,這個點是很快的,慢的是自己前4999的漫長的鋪墊。在這里,5000是個時間點,4999則是一個時間段。
全局感---空間
怎樣培養自己的全局感?有人說格物致知就在四個字:知得失,知進退,知取舍。經常將自己放在全局中去考慮,由此引出了橫向組織能力和橫向領導力。
自我驅動力
自我驅動力就是在一個復雜的環境中你不需要別人給你指引你就可以清楚地知道自己的目標是什么。其實我個人感覺只要目標感足夠強,自我驅動力自然而然就會產生。
橫向領導力
領導力這一詞現在已被濫用,他不是指你必須有一定的地位勢力才會有“領導力”這一說,而是在一個組織中任何一個人都可能接手某個重大的任務,對全局產生舉足輕重的影響,只要你在組織性地推進一件事,大家會更服從于于更加團結凝聚一致的秩序。脫不花娘娘說,她發現的如今的年輕人很多都有這種能力,而他們擁有這種能力的其中兩個很明顯的表現就是:一愛管閑事,不論是不是自己的事情都要插一腳的那種,他們肯定不會很清高,也不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二擁有任何時候隨時隨地都可以進行公開的私下的積極的溝通能力。只有讓你的想法盡可能多次數高頻率地讓別人知道,他們才會慢慢信服。而我發現自身這兩種能力都非常之弱,由此可見,自己的領導力與組織力很差,以后還需借在校團委的平臺好好鍛煉鍛煉。
聯系自己得到:
1、健身的時候可以給自己定目標,分為大目標和很多個小目標,這樣對自己更有激勵作用,也能更好的堅持下去。另外關于目標感缺失這一方面,前段時間深有感受,減肥堅持了有十天左右有那么一兩天就不想動了,失去了目標感,好在及時找了回來,貴在堅持!
2、在做一件事的時候,要提前充分就想這件事情是為誰做的,再強調一遍“用戶意識”。這樣擁有了對象感之后才能有更清晰的目標感,也更容易做成。
3、今天的話題“如何成為一個善于成事的人”僅是這句話就讓我醍醐灌頂,經過這么一提醒發現那些無論大事小事都能做成的人真的好厲害啊,盡管他們可能性格上你不是很喜歡,但仍然喜歡與他們呆在一起,而那些很好相處的或是被貼上善良等等各種漂亮標簽卻總做不好事的的人你更不愿意與他們共事。另外就是以前從未想過“善于做成”這件事情,只是每天想著一件事情要努力做,卻可能掉入了低水平勤奮的陷阱,所以說也不能只注重過程不管結果,雖說過程好了好的結果自然水到渠成,只不過怕自己在過程中不知不覺中就走了彎路,時不時將結果拿出來再提醒提醒自己,也可防止丟失目標感,畢竟沒有結果的過程都是扯淡!
4、捫心自問,發現越長大好像越功利。以前覺得那些只注重外表的人很膚淺,現在懂得了是自己太膚淺;以前看不起那些只要結果不管過程的人,現在才發現千萬般努力卻沒有結果的人更讓人鄙視,所以成長就是一個不斷與自己和解的過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