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2015年,和幾個同事還有朋友出去創業,遇到了分股權、項目管理等問題,其中個人部分包括自己的團隊定位、自我監督等,團隊部分包括敏捷開發、進度跟進等,都是我覺得自己沒有做好的部分。
2016年,換了一家創業公司,看到這個創業十三問,再次思考自己沒有堅持下來的原因。
問題
1、你在無人監督和管理的情況下,能比以前工作更努力,更自覺嗎?
不能。專注工作一段時間,容易被打斷。
2、自己做老板將失去很多的社交時間,你有充分的心理準備嗎?
有。目前社交時間不多。
3、在相當一段時間內,你還不太了解你的新業務、你的員工,對能否經營好業務又沒有把握的情況下,你將會感到孤獨。你能承受這種孤獨嗎?
能。會努力去學習。
4、你的身體健康狀況是否允許你從事高強度、高壓力的工作?
可以。身體很健康,而且如果自己安排時間,我會留出鍛煉時間。
5、你的年齡適合開辦自己的企業嗎?
不適合。缺乏豐富的社會經驗,產品運營、項目管理、經濟基礎等都缺失。
6、你對未來有明確的目標嗎?
有。目前最擅長技術研發,再學習產品與管理相關。
7、你確信你的家庭支持你的工作嗎?
支持。精神上。
8、你能籌集到足夠的開辦企業所需的資金嗎?
不能。目前能接觸的途徑只有創業場和舊公司CEO。
9、你是否能夠承受損失全部投資并且資不抵債的情形?
不能。無法接受物質上的一無所有。
10、你能與不同背景和文化的人打交道嗎?
可以。善于交流。
11、你能有效的管理你的員工嗎?
可以。根據時間和目標來管理。
12、你習慣事必躬親還是授權工作?
授權工作,并安排相應的計劃。
13、你確信顧客永遠是對的這一前提嗎?
不相信。用戶知道他不想要什么,并不知道他想要的是什么。
總結
創業團隊需要一種堅持的精神,還需要一個不放棄的領袖。
目標
保持身體健康,提高工作和學習的效率,參加社交活動,培養自我調節能力。
后記,寫于深圳鵝廠2018年。
人與人的差距,在于認知與行動上。
身為一個創業者,不能時刻等待著環境的推動,而是應該不斷Push自己,Push同伴。
不管有沒有人同行,有沒有人敦促,總要堅持下去。
Open的心態,主動的行為,加明確的目標,剩下的就交給老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