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媒體關注了林奕含的死,我也關注了??赐晁脑L談,她的故事,我傷傷心心的哭了。她那么美,那么上進,結果依然沒能走出13年的抑郁,她看上去什么也不缺,但這個世界卻留不住她,她還是走了。那場壞老師的性侵,再加上13年沒有正確的人來援建她的心靈,她努力在人前做一個好孩子,努力繼續在世俗規則里想方設法優秀,還兢兢業業修這個世界的學分,在這個過于關心結果,過于強調實用主義的世界里,她作為受傷者,卻受到了最重的冷漠與處罰。13年像電影《海邊的曼徹斯特》的那把大火,雖不是急速大火,但緩緩地,一點一滴地燒滅了她對世界的信心、希望,于是她選擇了安靜地離開。錯的是世界,但走的是她。
父母遇到這樣的事情也會束手無策,但林的父母我深深覺得愛自己的階層勝過愛這個生命,在中產階級貪著名圖著利的日子里,他們有錢有權有人脈,就這樣的階層不能幫助這個美好的生命,我們難道還指望沒有什么錢沒有什么人脈的父母能做得更好嗎?
可惜她沒有來得及看《摔跤吧,爸爸》,那是完全不一樣的畫風,沒有金碧輝煌的豪宅,沒有溫情脈脈的面紗,直奔目的,血與淚的摔打,置換出印度婦女不一樣的輝煌人生。我惟愿林奕含遇上這樣的爸爸,這位爸爸一定會去把那名禽獸摔得稀巴爛。但除了我的空想,就是我的嘆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