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聽見我的心里有一聲咆哮,好像在說別再做一只病貓了……
在看本片之前我還以為會是《百鳥朝鳳》的那種主題,然而卻看到了一個少年自我證明且略有套路的故事。但不可否認《雄獅少年》確實是部很燃的電影,無論音樂、畫面、主題都相當完美,而且結尾點選的恰當好處,當機立斷。從第三幕的鼓點開始響起,止不住的血液涌動,高潮段落的營造堪稱年度華彩段落,加之九連真人的演唱是那么的符合主題,結束后還久久揮之不去!
在正式上映前,我就看過了兩遍。影片借著舞獅這個傳統中國藝術,展現了一件非常具有東方特色極具儀式感的事。記得第一個鏡頭里,旁白介紹說道:舞獅是中國傳統文化的象征,其存在代表著文化的輝煌,黃飛鴻曾經……
然而隨著一句“主角卻不是他”,鏡頭轉到了一個騎著自行車的少年,隨著他的視角,我們看到的是南方破舊的農村,看到了九十年代的鄉下,看到的是大人們為了錢去大城市打工,而留守的孩子們就在小村子里憧憬著父母,幻想著未來。
主角就是這樣一個普通的人,他有著普通的單眼皮、穿著普通的背心、穿著普通的涼鞋,甚至有著一個最普通的名字“阿娟”,這種沒有任何突出的地方的他正如《西游記》師徒四人中最普通的沙和尚一樣,之后他還遇到了“猴子”般的阿貓與“肥豬”般的阿狗以及“唐僧”般碎碎念的師傅咸魚強。
他們因為普通、丑、瘦、胖從而被毆打、冷落、嘲笑,在這種環境里,連他們自己也認了命。然而是舞獅喚醒了他們心中的熱血,讓他們能夠在聽到鼓點的瞬間從病貓蛻變成為雄獅!落魄的人往往是惺惺相惜的,咸魚強也因為三人的努力與老婆的支持得以翻身。
然而在家人病重,在生活的壓力下,阿娟只能放下剛有起色的舞獅夢,獨自去大城市打工。但他看到他憧憬的大城市卻是如此的現實與殘酷,他成為了一個民工,他在工地上吃盒飯、他背著水泥袋上樓、他因工受傷卻又必須堅持工作;在風雨之中,他因為送外賣灑了湯,被顧客破口大罵,這些都是那樣的真實又令人淚目。
就這樣,他住在昏暗潮濕的床鋪下,一天一天的過去,他新生的銳氣和堅強被一點點擊垮。到后來,他已經無力說話,打給師傅和朋友的例行電話,剛拿起卻又掛掉。
這時,他卻在偶然間碰到了給予他夢想的另一個阿娟,此時的她開著豪車,談著大學的生活,以及自己的家庭,她也有了另一半。這種強烈的對比也正是階級差距的現實,盡管女阿娟人很好,但這也讓他們之間產生了一種不可逾越的鴻溝。
晚上,他睡覺時,床頂與床底的縫隙只有大概30厘米,但從這30厘米的縫隙中,他卻一直沒忘那個舞獅夢,看到了夜光下那個一直不肯被丟掉的獅頭,紅色的獅眼仿佛在赫爍燃燒。
女阿娟說“木棉花又叫英雄花,你是被英雄花砸中的男孩,你一定會成功!”一個普通的男孩想要成為英雄,不僅要在行動上的拼搏,更要在心智上拼搏。雖然床底睡的是爛泥,但在天臺閃轉騰挪便有光芒。即使背上扛的是咸魚,但在獅尾扛起獅頭便能翻身。佛祖不理解弱者的祈禱,老天聽不到病貓的咆哮。當你手上裂了口子,腳背沁出鮮血,當你在高樁采青,在長凳韜光,當你拼盡全力沖向擎天柱的時刻,那撕裂的獅頭露出半張臉,你阿娟定會出人頭地,命若雄獅。
影片的最后,獅頭躍上,男主角掉水,一片喝彩響起、卻是否成功奪冠?父親手指動了一下,卻是否會蘇醒過來?不管怎樣,我們看到阿娟還是來到了上海繼續為生活而努力下去,墻上的照片也是他沒有忘記夢想的證明吧。
這部動畫不應該被冠以所謂的飛躍和突破的溢美之詞,但確實可以說是文化自信的一種體現,央視也給予官方肯定。
但是,還是不乏爭議的聲音,總的來說就是人物的設計真的太丑了,甚至帶有侮辱性的感覺。面對巨大的爭議,主創不得不出來解釋,而他的解釋堪稱火上澆油。主創接受了一段采訪,聲稱自己曾去廣東采風;團隊制作人物時,也要參考自己身邊的人。
誰知這段話被人扭曲成了“這些臉是我們去廣東采風時看到的普通人相貌,你覺得不像,那你照照鏡子看看自己長什么樣”。這種扭曲對電影的打擊可想而知。截止到21日才7000多萬的票房,然而這與2億的制作成本真的是付出不成正比。
本部電影的編劇也是《風犬少年的天空》和《燃野少年的天空》的編劇,里面都用到了咸魚,可見現在市場對小人物主題的關注,當然也不用被《燃野》嚇退,本片還是很不錯的。
很喜歡片尾曲毛不易《無名的人》中的一句歌詞,“曲折輾轉,不過謀生”。無名的人也許平凡普通,但他們靠自己的雙手頂天立地致敬所有無名的人,生活不易,一起努力!也希望看到這篇回答的人能去影院支持下這部電影吧。
固定植入環節:
1.美的?無處不在的美的logo(還好有贊助,要不本都回不來。)
2.回力鞋?阿貓,阿狗,女阿娟穿的都是回力硫化鞋和帆布鞋還有涼鞋。
3.騰訊影業。開門這是致敬騰訊影業么?哈哈
4.樂隊的夏天。我們在電影中聽到了九連真人、五條人、椅子樂團三組樂隊的夏天出來的樂隊的歌。(不得不說《樂隊的夏天》帶火了多少樂隊,今年的《一年一度喜劇大賽》也是,感謝米未在一直源源不斷的真正做內容,也給了認真對藝術的人們一條生路。
@東七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