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你揮揮手,我便向你走去;你微微笑,我便收拾好行囊到你的地方。可是,我拿著最后一張船票,卻再也等不到你歸來的訊息。
? ? ? 于很多女人而言,愛情太重要了,重要到已經讓她們愿意失去自我。在《胭脂扣》里,十二少未嘗不是愛過如花的,畢竟他為了如花放棄了公子哥的身份、以及這個身份為他帶來的背后的利益。
? ? ? 可是理想的圣地一旦遭遇生活的茍且,如花便認為自己受到了背叛,就連她十二少也被她打入愛情的所羅門。
? ? ? 我愛你,可我不愿意為你而死。
? ? ? 張愛經說:“愛一 個就會卑微到塵埃里。可是誰又會去愛卑微到深埃里的你呢?如花收到十二少那句“如夢如幻月,若即若離花”時必然是高興的。
? ? ? ? 只是飛蛾在撲向燈火之前,也是知道結局的。
? ? ? 畢竟,值得。
? ? ? 關于《胭脂扣》,我覺得更多的是一種悲哀在里面,如花的執念、十二少的背叛、楚楚的咄咄逼人,以及振保的寡淡,可這確實是人性的一部分。我不可否認。
? ? ? 可是如花到底想要什么呢?
? ? ? 在陰間苦等五十年絕非是一般的靈魂所能承受的,而所謂的陰間,也不過是陰冷、黑暗的代名詞。一旦接受了這般的生活,慢慢,好似自己也被揉進了這樣的痛苦里。
? ? ? 可是如花堅持下來了,她只是為了見十二少一面。
? ? ? 那一面,有那么重要嗎?我不知道,也許她只是在等一個承諾,既然這樣,五年、十年、五十年,又有什么區別呢?也許這就是她心中的一份不甘,“我就是想要一個結局,你給我吧。我不想再等了。”
? ? ? 如果如花被放到當代,那么這般為愛情完全自殺式自我犧牲的女子幾乎是已經不存在了。她愛的正式來說并不夠純粹,可是卻很簡單。生死相依,我只是想和你在一起。 但是在那樣的文化大背景下,十二少和如花愛不得,如花也怨不得,十二少更恨不得。
? ? ? 說到底,《胭脂扣》的故事不過是那個時代下愛情的一種反映,如今讀來唏噓不已。可是終究是免不了世俗的眼光。才子佳人,鴛鴦瓦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