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上次聽《終身成長》里面談到固定型思維,舉過一個通用汽車CEO李艾可卡的例子,他在擔任克萊斯勒汽車總裁期間開始傾力打造個人形象,用錢討好華爾街提升公司股價,卻不愿把資金投入在新車設計和提高生產上。作為固定型思維的案例。當時覺得,恩挺有道理的。后來聽了一篇得道上關于,紀念李艾可卡“第一位明星CEO離世"的文章,對其做法有了不一樣的解讀。
? ? ? ? 現在的明星CEO很多,特斯拉spacex的埃隆馬斯克,阿里馬云,格力董明珠,小米雷軍等等,這在李艾可卡的年代,確是沒有的事情。而他恰恰是打造明星CEO的第一人。對美國的汽車行業乃至整個商業都有著深遠的影響。從世界汽車行業來看,歐洲擅長復雜工藝設計,日本擅長量產技術,而美國擅長的恰恰是營銷。而李愛可卡,利用對消費趨勢的精準把握,打造出福特暢銷車"野馬",精準定位年輕人市場。又通過其營銷策略的獨特理解成功獲得貸款救克萊斯勒于破產邊緣。而他打造自己明星CEO的營銷理念的爆發,也適時的順應了那個時代的一些特征。
1.大投資人地位上升,明星CEO有魄力有預見性更容易融到資。2.公司開始出現使命,愿景,價值觀的理念需要有一個意見領袖來提出并執行。3.全民投資需要有明星CEO站臺。
? ? ? ? 同一個人,兩種不同的解讀,一種解讀為固定定型心態,一種可以解讀為成長型心態,這也是我們在生活中對于同一件事,由于獲得信息量的多少,準確程度,思維模式的不同,地域文化的不同等等帶來的解讀和觀點也不同。
? ? ? ? 尤其是現在信息傳遞飛速的時代,有些網絡信息會突然彈出來,我們也更容易的發表自己的評論,而忽視了信息背后的真實性,準確性等要素,帶著自己的“眼鏡”去應和,跟隨。舉個身邊經常發生的例子:“經常朋友圈發一篇內容,隨后被辟謠說不是真的。”,然后再刪除曾經發的內容。然后繼續的反反復復循環如此。想過為何如此?因在我們還沒有形成一個”獨立的人格體系”擁有不受外界影響的認知謙遜(知道自己還有很多不知道主動學習)認知勇氣(愿意承認接納自己要學的還很多)認知堅毅(可以克服種種困難完成終身成長)運用好以上品格工具,方能打破自我中心,社會中心主義。也就開始進入我昨天寫過的王陽明“心學”的“有薄厚,有同體”了,隨著獨立品德的建立達到“知行合一”最終通過不斷完善到“至良知”。
? ? ? ? 以上可見“批判性”思維的重要性,具備了可以做到不隨波逐流,不人云亦云,和諧家庭關系,促進同事友誼,增強領導力,尋找人生意義都有非常顯著之療效。那如何獲得”批判性”思維?推薦閱讀《思辨與立場》。
? ? ? ? 最后,一定理解“批判性思維,不是批判別人,更多的是批判自己”,送大家和我自己一句話“寧可費力而清醒,寧可受苦而思維”。我們一起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