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八十五歲高齡倒還健在,如今身體也漸漸不太好。這讓我常常想起那個黑暗的詞匯,有時就開始回憶一些逝去的人和事。
爺爺五十歲離開人世時我只不到兩歲,并無任何記憶,甚至不清楚那張褪色的全家福上哪一位才是他。
曾祖父母去世時,我大概六七歲,只記得在出殯那天,因穿著漂亮裙子跑來跑去而被其他長輩訓斥,輩分差太多,兒孫輩又成群,所以并沒有感情。
不過,他們是我所有記憶里最早離世的血親,把“死亡”這個詞教給了我。
真正讓我傷痛的,是長大后漸漸離開我們的親人,比如,去世幾年的姥姥姥爺,比如突然就得了癌癥離開的二舅和小姨。
(1)姥爺
還記得我讀大二那年,姥爺生病越發嚴重,他習慣隱瞞病情,不想給子女增加負擔,直到有一天疼的再也直不起腰這才去醫院,肝癌晚期!
由于孫輩缺女孩,姥爺特別疼我這個唯一的外孫女。在那個物資匱乏的年代,爸爸掙不到錢,常常靠媽媽回姥姥家取生活費。
有一次,我盯著一只柜臺里的紅色發卡,圖案上好看的星星和月亮吸引著我移不開步,可媽媽舍不得買,我只好撅著嘴不情愿的回了家。小孩子玩一會兒就忘了,沒想到天黑前姥爺就笑呵呵的騎自行車來我家了,手里舉著那只發卡,沖著我揮動…
想起那一刻的時光,至今仍然淚目,多希望他老人家還在世上,讓已經有能力的孫女帶他享享福…
姥爺給我買的衣服我媽還留著,他有九個兒女,靠一己之力養活這一群人,還都讓他們讀了書,出了兩個大學生,其他都是高中畢業,有的去做了醫生,有的去部隊轉業回來進了政府,有的做了老師,沒有一個是務農為生,這在五十年代的農村家庭實在是個奇跡!
姥爺原本是有大好前程的,讀過幾年書,寫的一手漂亮的毛筆字,早早去北京參了軍,二十多歲就進了北京鐵道部工作。那時他意氣風發,梳著油亮的背頭,一絲不茍,一身軍裝整潔筆挺,在單位合影也是占了c位。
可是家里接連12封信將他緊急催了回來,是的,家里給他早早娶了妻,陸續有了四五個孩子,十七歲就生了大舅的姥姥無法養育這一張張嗷嗷待哺的嘴巴,姥爺的父親在信中罵他“還要不要這個家?!”
他當然要,所以回來了。
聽媽媽說,姥爺回來后家里的日子果然好過了許多,她和舅舅們再也不用跟著姥姥去她娘家厚著臉皮看白眼蹭飯。
姥爺從此變得沉默寡言,精神似乎低落了許多,成為了一名普通的鄉鎮干部,照顧著一家老小的生活。
但是他對子女的教育非常嚴格,不管男女都要念書,條件差就克服困難,但是不讀是不行的。
我媽前面三個后面兩個都是兄弟,姥姥是想留著我媽在家里幫忙干活的,所以直到十二歲才在姥爺的壓力下同意我媽去讀書,但條件是不能耽誤做家務。
所以我媽白天帶著兩個弟弟在村小上學,晚上回來就紡線織布,給舅舅們做鞋子。我媽常常埋怨我什么也沒對我哥奉獻過,大概是跟她的經歷有關。或許是習慣讓她的不愿變成了心甘情愿。
但是她很刻苦,即使上課懷里抱著兩歲的小弟弟,門外還有四歲的大弟在探頭探腦,她都能把功課門門考第一。
姥爺姥姥辛苦養活了九個兒女,不包括生下來夭折的兩個以及沒能生下來的。
(2)小姨
苦盡甘來,到小姨出生的時候,家里條件已經好了很多。
前面大的四五個都開始賺錢了,好的家境養成了小姨嬌氣任性的小公主脾氣,她常常逃學,貪玩調皮,不喜歡讀書。
有一天,政府要給姥爺家一個教師名額,十五歲的小姨鬧著當幼兒教師,喜歡唱歌跳舞的她就此退學,開始了幼師生涯。
她很努力,也很適合自己選擇的這份工作,一邊教學一邊積極備考各種必需的證書,直到26歲結了婚。
婚姻本來還算幸福,可她遲遲沒能懷上孩子。我那時還小,不清楚他們是誰的問題,只隱約知道小姨夫妻常常奔走于各地的醫院,吃的藥挨的針她提起來就要哭泣。
就這樣過了五六年,終于懷上了。那年我剛上大學,暑假期間我一個人幫家里賣了一大車甜瓜,然后帶著錢在中午趕到小姨生產的醫院,正好聽到嬰兒的哭聲。小姨很高興,說大學生姐姐給孩子“踩生”,是非常吉利的,這也是為什么,后來她離開了,我總是忍不住想要關心這個沒有媽媽的妹妹…
因為婆婆公公都想要孫子,小姨又吃了好幾年的苦,才又生了一個女兒。小姨夫妻對兩個孩子非常疼愛,老大都十歲了小姨夫還習慣性的幫她拉好外套的拉鏈,小的更是每天扛在肩上抱在懷里。
多幸福的一家人!公婆再不滿,也沒壞到非要硬生生拆散他們啊!可小姨她就是命不好,能怪誰呢?
家庭如此幸福,她又剛剛考上了縣城一所公立小學的老師,入職三個月就分了一套房子,這時她皺起眉頭,懷疑自己最近工作太累,還要帶小女兒一起上班,忙碌的是不是得了痔瘡。
我們最后一次看到她的笑臉,就是小姨夫帶著她說去醫院檢查。十人九痔,誰會太多想呢?大家都在后悔,如果當初攔住他們,是不是小姨就有了挽救的機會?
她做完痔瘡手術,因為新工作才剛開始,不敢請假,怕自己的名額被剛畢業的年輕人搶了,所以咬著牙第二天繼續上班。
過了一個月,她越來越疼。小姨夫怪她嬌氣,說誰誰人家做完手術兩天就沒事了。直到她自己摸到了腹部的硬塊,這才趕緊去了省醫院檢查。
原來以前割的根本不是痔瘡,而是癌。原本進展不會這么快,由于手術方式不對,刺激的腫瘤急劇擴散,已經是晚期了!
她四十歲了,病友都以為二十多,因為看起來實在太年輕了!
孩子被爺爺奶奶扣下,怕沾了媽媽的晦氣,到下葬時婆家都沒有一個人哭泣,他們只盼著終于把病怏怏花錢的小姨打發了,趕緊再娶一個好添個孫子。
后面還有很多狗血的事情,結局就是扎著高高的馬尾看起來才二十多歲的小姨,就這樣早早結束了自己的一生。
(3)二舅
二舅的去世簡單來說,最直接的是長期喝高度白酒,把喉嚨灼傷成了食道癌。根源卻是因為二舅媽,兩個人不匹配的婚姻,令他雖然身為一名鄉鎮官員,卻活得毫無尊嚴。
二舅媽沒讀過書,是個孤兒,過年沒有娘家可以回。她脾氣很大,對二舅輕則掀桌子,重則動手。
姥爺性格古板,不允許任何一個子女離婚。二舅只好有機會就不在家,他漸漸開始喝的爛醉,舅媽也是變本加厲的隨時跟著他,不管他在哪里她都能找到,掀翻酒席對他破口大罵。
直到有一天,二舅喉嚨突然嘶啞。
(4)姥姥
我的姥姥沒有對我特別的疼愛,但是她對所有的兒孫都是一模一樣的關愛,任何果子食物物品,她都會按時按大小人數分配均勻。
不偏不倚,讓人肅然起敬。
姥姥經歷了晚年喪夫,又送走了自己的一子一女。
記得姥爺去世時她還是身體很好的,那時她傷心欲絕,也是姥爺唯一放心不下的人。
二舅和小姨去世時,姥姥都已經八十高齡,大家都想盡量瞞著她,只說他們忙沒空來看她。
可是總有人以為姥姥年紀大了耳朵不好,就當面談論這些事,姥姥看起來并沒有什么特別的反應,但我看到她很多次一個人在西屋里抹眼淚。
不知道在哭誰。
姥姥心胸寬闊,從不生氣,所以身體一直很好,享年八十六,家里人認為是喜喪。
(5)結局
姥爺去世時我還在上學,感覺只享受了他的呵護,卻不曾回饋一絲一毫,真的非常遺憾!
對于小姨,因為和妹妹的一點緣分,我也是給她幾千塊的生活費,可是我無法把握她的新家的行駛方向,曾經成績優異的她最終還是早早輟學了,不知那個家里是誰在期待著這個十五歲的孩子出去打工養家!
二舅媽,我們每年都去看望,逝者已矣,活著的人也不算有什么大罪過,她好好的,我們才會覺得替二舅欣慰。
對姥姥,我也是一直盡心照顧,端水遞飯,自問比她的孫子女更孝順,唯一覺得有愧的,就是她生命的最后一段時間里,姥姥想要抱我剛出生不久的寶寶,而我不放心,怕她手已經不太穩,只給她抱了幾次。
希望姥姥也能理解我初為人母,而孩子太脆弱,我也理解姥姥仍然不服老,她其實是好心的想要幫我看孩子…
對所有故去或健在的親人,生時盡心盡力,去世了我們也問心無愧,便是最佳狀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