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以前,我覺得讀書是一件很無聊很枯燥的事!看著大段的文字,厚厚的頁數(shù),腦袋里想著什么時候才能把這本書看完。看書的時候,只是盯著文字看默默的念,沒有什么想法可以言!讀到的只是枯燥的文字,根本沒有思想交流的韻味!
? ? ? ? 覺得百般無聊已很久,今天下午就想文藝一下,去圖書館坐一坐。最近也看了王陽明的《知行合一》,致良知,向內(nèi)求,事上練!
? ? ? ? 剛開始,看到書架上堆積如山的書,我的選擇困難癥就出來了。但當時我明白,思想上的改變,才能為以后做出一點成就做鋪墊。于是我就走向了哲學(xué)區(qū)!本來是打算找《正念的奇跡》,但找了半天沒有找到!于是我開始隨便拿一本書出來翻一翻!我明白,只有我感興趣的書,我才會把它讀完!要不然那就是浪費時間。
? ? ? ? 《心若失去了方向,到哪兒都是流浪》這名字我感興趣。于是我便開始看序言,然后看內(nèi)容!站著看,有點累于是我就找了一個座位坐了下來。安靜的環(huán)境,加上我平時愛多想的特點。我突然意識到,我看書不就是一個人在跟我講故事嗎?他講某一件事的時候,如果我有想法,我就會跟他交流!這就是,與書在進行一場靜默的交談。而不是一味的追求讀書的速度,在意文字的多少!這種介紹、提問、回答的過程在腦袋中不斷的重復(fù),讀了三個小時眼睛里沒有困意!我在想上班的時候,看著電腦為什么會困?在這里我得到了答案,那就是大腦沒有在思考!只要大腦在活躍的思考中,人就不會犯困!由此,我又想到了以前我為什么會覺得看書那么無聊,看著看著就會睡覺!以前還把看書當做是催眠的一種方式!我想這應(yīng)該和從小的教育方式有關(guān)!以前上語文課,老師教我們背書都是一遍一遍的讀,而沒有加任何的思考!我們只不過是在重復(fù)的念枯燥的文字,背玩過后很快就會忘記!長此以往,讀書就成了一件很無聊的事!當我把捧在手里的書,看成是一個人在跟我分享一些事!當我對他說了一些觀點有想法的時候,我就會告訴他!當他提出一些問題的時候,我就會試著回答!當他跟我分享一些故事的時候,我就會停下來,也跟他分享分享一些我的故事!我很享受這種交談,樂在其中!當然這也跟自己的性格有關(guān),我是一個很安靜的人,內(nèi)心渴望與別人溝通交流!由此,這種yy的看書方式,我認為是上帝給我打開了一扇窗!用這種交談的方式看書,也解決了我選書的困難癥!不管書的內(nèi)容是什么,我都只把它當作有個人在跟我分享一些他的觀點和故事!我呢,對他的這些觀點說說我的看法順便也講講我的故事!
? ? ? ? 由把書當成是一個人在跟你交流的方式擴展開來,做任何一件事都可以當作是和一個人在進行一場談話,分享!比如我敲代碼,我也可以,把代碼看成一個人再跟我說一些他的故事。這一行代碼我會變寬,那一行代碼不會變胖,那里我放了一個定時器,過五分鐘我要倒計時了!
? ? ? 總的來說,就是要有思考的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