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從幼兒園把四歲的亮亮接回來,就發現他的情緒不對,因為在回家路上,他坐在后座上,猛烈地用腳踢前面椅子,還大喊大叫,嘴里嘟囔著“煩人,討厭”。如果你是他的父母,你會怎么回應呢?你可能會說他兩句,或者干脆不理他,假裝他不存在?還是一開始就阻止這種行為,并且一勞永逸,你會如何選擇呢?
如果你選擇跟他吵架,你們兩個都會感到很生氣,而長遠來說問題也沒有得到解決。如果你選擇不理他,假裝他不存在這可能管用一時。但未必會改變孩子。
媽媽決定今天要做出一個改變,將全力以赴嘗試一個新的方法,因為亮亮確實把她氣壞了。在上星期,亮亮曾經在超市里大發過一次脾氣,躺在地上就不走。還有一次在幼兒園因為小朋友不給他玩具玩,就把對方咬了一口。老師給媽媽打來電話告了一狀。
倆人回到家里,媽媽一言不發,只做自己的事情。幾分鐘之后,亮亮走到餐桌旁,因為一般回家后媽媽會準備一些巧克力餅干給他吃。他看一看桌子上什么都沒有,說:“媽媽,我的巧克力餅干呢?”媽媽淡淡的回應,:“今天我們不吃餅干了”,然后就轉身離開,不理他。亮亮尾隨媽媽到另一個房間,“媽媽,我們總是回家以后馬上就吃巧克力餅干,因為我餓了”。
媽媽看著亮亮說:“今天我不想給你吃餅干”。然后媽媽轉身又離開去干自己的事情,亮亮的聲音顯得有一點著急和發抖,問:“為什么今天我不吃?”
媽媽知道現在亮亮已經準備好要聽媽媽說什么了,這是一個最好的教導的時間。“我今天不想給你吃餅干,是因為我不喜歡你在車子里對我的說話態度”。媽媽說完再一次的轉身要走,亮亮抓住媽媽的大腿嚎啕大哭,我不干,我不干,你給我餅干。媽媽不理他,他繼續說:那對不起,我以后不那樣說話了!
這又是一個大好的教育的時機,媽媽接受了亮亮的道歉,然后彎下腰摟一摟他,告訴他,媽媽很愛他。然后媽媽仍然去做別的事情。
亮亮呢?你以為他會停下來嗎?斗爭還沒結束!他跑過來說:“媽媽,我想吃巧克力餅干”。最重要的一個時刻,媽媽鼓起勇氣,冷靜地說:“我已經告訴你了,今天我們不吃巧克力餅干”。亮亮呆住了,然后傷心的走開。
這個男孩下次要對媽媽不尊敬的時候會不會三思而行呢?
在家庭教育中,當孩子做錯了,很多時候是父母沒有使孩子馬上受罰,或者受罰的方式不對,或者罰了但是沒有堅持到底最后沒罰成。孩子每一次都在試探父母的底線,看看他自己能操控多少,有多大的能力。讓孩子承擔即時的后果,做父母的不能失言。
今日秘訣:父母總是要以善行作為外表的裝飾,成為孩子的榜樣。
我是愛家的阿土婆,與你分享有價值的育兒故事和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