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去看望老同學,她的腳受傷了。她說以后再也不說不吉利的話了,因為太靈驗了。確實,語言是有能量的,我們說什么有什么。
就像朗達·拜恩所說:“思想集中在某一領域的時候,跟這個領域相關的人、事、物,就會被它吸引到這個領域來。”意思是說,我們生命中所發生的一切,都是我們吸引來的。我們心里想要什么,無論好壞都會被我們吸引到現實生活中來。
《有錢人和你想的不一樣》的作者,哈維·艾克就是運用這一法則成為了有錢人,他還把自己的成功經驗寫進了這本書中,讀完讓人深受啟發。
書中的內容雖然是告訴我們如何致富的法則,但那些法則同樣也適用于我們生活的其他方面。我們只有像有錢人一樣思考,我們才能為自己創造富足和成功的人生。
一、內在決定外在
實現財富自由,是每個人的目標。但真正實現財富自由的人只有少數人,我們只是普通人中的一員。究其原因,就是人與人的思維方式不同,我們的內在決定了我們的外在。
哈維·艾克說:“如果你富有且快樂,那你步入正軌了。但如果你沒有或缺失其中任何一個,那說明你的思維存在問題。”
這一點,我深有體會。年輕的時候,由于家中發生了一些不愉快的事情,我一度悲觀厭世。我的內心是崩潰的,那時候的自己,整天唉聲嘆氣,愁眉苦臉,煩心事一件接著一件。
后來,自己轉變心態后,開心地過好每一天,我的財富、人際關系以及不如意的事情才開始出現了轉機。
凡事都是先有想法,后有結果
。世上沒有憑空出現的事物。所以財富是我們內心想法的結果。我們想獲取財富的多少,取決于我們對財富的認知程度。
哈維·艾克用財富藍圖來表示我們的財富目標。財富藍圖決定我們的財務生活,更影響我們的人生。因為有錢人的致富法則是,想大才能做大,隱性的東西決定顯現的。
如果我們的外在生活過得不好,那是因為我們的內心不順心。
二、學習助力成長
哈維·艾克說,任何事情都可以通過學習來讓自己成功,成功是一種學習得來的技術。他提出有錢人成功實現財富藍圖的順序是:成為、做、擁有。即學習、實踐、獲得。
一位母親在股市輸得一塌糊涂,她兒子為了幫母親把錢賺回來,他大學畢業后就去向專業人士學習怎么炒股,他花了整整三年的時間,弄明白股市是怎么一回事以后,他進入股市。
不久,他就把母親賠掉的損失都贏了回來。人們向他取經,他說你想在哪個領域有收獲,你就去哪個領域認真學習,這樣才不會失敗。
哈維·艾克也說,如果你不是真正有錢,不是真正快樂,那么關于錢、成功和人生,你還有很多需要學習的東西。你無論是學習賺錢還是學習其他知識,切記說“我知道”。你要從一個“什么都知道”的人,變成“什么都要學”的人。那樣你的一切都將會改變。
讀書營里有一對姐妹花,本來她倆已經很優秀了,可她們還是虛心向每一位優秀的寫作者學習,而且她倆學得認真、學得謙虛。姐妹兩個取得的成績有目共睹,她們也是讀書營所有學員學習的榜樣。
世界上的任何生物都在不斷改變。人和其他生物一樣:不成長,就會枯萎。所以,學習助力成長,我們只有像有錢人一樣持續學習,才能像有錢人一樣持續成長。
三、行動決定結果
哈維·艾克說:“想法覺得行為,行為決定結果。”有錢人和成功的人即使處在恐懼之中,他們還會行動。
因為他們知道習慣的重要性,所以,他們每次會帶著心中的恐懼、懷疑、擔憂、不確定、不方便、不舒服去行動,慢慢地去消除恐懼,而普通人卻因為恐懼而裹足不前。
昨晚,小柒老師分享了她最近頻繁上稿的秘密,就倆字:行動。她說行動是最美的語言。她抓住了老師提供的每次征稿機會,從不恐懼失敗。她說每次的失敗是下次自己成功的基石。
在戰場上,士兵需要行動才能成為勇士;商場上,老板需要行動才能帶來效益;在成為有錢人的路上,我們只有行動,人生才會變得輕松。
反觀自己,始終是那個,“晚上想想千條路,早上起來走原路”不采取行動的人。這也是自己的寫作一直沒有長進的原因。我總是抱著寫寫就好的心態,而放縱自己,為自己找借口,待在舒適區不愿出來。
其實,所有的事物在剛開始時都是不舒服的,希望自己能保持初心堅持下去,能穿越不舒服的區域,達到成功。
哈維·艾克說,真正的富有,取決于一個人能夠付出多少。
我們讀完書,懂了道理。我們的思維改變了,我們的心態積極了,我們也持續學習了,但如果我們沒有行動,那么我們想要獲得財富只能是空想,而那些知識不踐行也是無用的。
因此,我們需要把《有錢人和你想的不一樣》這本書當作枕邊書隨時翻閱,我們只有像有錢人一樣思考,我們才能為自己創造富足和成功的人生。
在書中,作者還提出17種富人的思考行為,他說誰學習,誰成長,誰富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