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浪花? 菠菜花賞美文? 今天
剛剛,武漢市疫情防疫指揮部發布1號通報:
自2020年1月23日10時起,全市城市公交、地鐵、輪渡、長途客運暫停運營;無特殊原因,市民不要離開武漢,機場、火車站離漢通道暫時關閉。恢復時間另行通告。
這也意味著,武漢疫情防控全面進入戰時狀態,實行戰時措施,堅決遏制疫情蔓延。此時,武漢并不是一座孤島,市民的心在貼近,全國人民的矚望與祝愿更加深切。
此時此刻,我們也更加牽掛,那些依然奮戰在防疫一線的武漢醫護人員們。
(一)
請戰書成為最美情書,愛在一念間!
近日,武漢大學人民醫院女醫生張旃副教授,向組織遞交了一封請戰書,主動申請長駐留觀室,保持奮戰在一線。
很多網友看了第一句就淚目:“此事我沒有告知明昌。個人覺得不需要告訴,本來處處都是戰場!”
文中的明昌,是她的丈夫李明昌教授。和她一樣,也在武漢大學人民醫院工作,擔任神經外I科副主任。
事后,李明昌教授是從別人的朋友圈里,才看到自己妻子的這份特殊的請戰書。
他沒有多說什么,只是叮嚀妻子:我堅決支持你,只是希望在救治病人的同時,你能保護好自己和同事。
沒有告知,并認為不需要告訴自己的愛人,是因為早已心存默契,懂得彼此的心意。
明明是一封請戰書,卻成為最美情書,刷屏朋友圈!
這一對武漢醫院的教授夫妻,用大愛演繹了一段感人的肺炎時期的愛情!
紅塵三千丈,愛在一念間。因為愛,所以放手;因為放手,所以一往無前;因為一份懂得,所以安心守著一個回眸。
(二)
危急關頭,更彰顯大愛無疆。
少有人知的是,張旃副教授曾參加過17年前抗擊非典的工作。
2003年,她就職的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為廣東省應急醫院,當年承擔大量SARS病人救治工作,也因此積累下了寶貴的傳染病救治經驗。
她總結到,1918 年西班牙大流感,死亡幾千萬人。固然有病毒本身的原因,更多的是當年過于恐慌,導致病人擁至醫院。
面臨危難,使命召喚,她再次挺身而出,把個人安危放一邊,把小家情感埋心底,選擇了義無反顧沖上一線戰斗崗位!
伴隨著這個決絕的請戰書背后,是超乎想象的繁重疫情救治任務:
8點到17點,54個工作電話,40多個病人查房,全院大會診3次,急會診多得不記得了。
周日夜班……要兼顧發熱門診和二樓留觀室,去發熱門診會診,一堆病人圍著,醫生看病艱難。
精神一直處在高度緊張之中,體力也是極大的消耗。午間不得不休息10分鐘,因為低血糖發了。
見識過病魔的兇殘,卻毅然再次直面向前,張旃副教授把生死放在身后,把情感壓在心底,心中飽含的大愛,給了她奮勇前進的力量,成就了這一封最硬核也最有愛的書信。
把生命的微笑留給別人,把所有的負重都一肩承載;以風的執念求索,以蓮的姿態恬淡,以戰斗的言語表達愛意,將歲月打磨成人生枝頭最美的風景。
(三)
舍小家顧大家,英雄醫生最溫柔。
剛剛傳出好消息,武漢大學中南醫院用移動心肺儀(ECMO)成功已救治了一名新型冠狀病毒患者,屬全省首例。
而完成這項創舉的醫療組成員代表,是湖北省武漢市聯合醫療救治專家組專家、武漢大學中南醫院急危重癥移動ECMO中心主任夏劍。
從疫情爆發以來,在武漢大學中南醫院,夏劍帶領著醫療小組的同事們,已經與這種新型冠狀病毒連續激烈搏斗了四十余天。
這是一段驚心動魄的日子,也是一場狹路相逢的戰斗,每一天都有可能倒在工作崗位上,每一刻都面臨著生與死的考驗。
夏劍坦言道,說不害怕那是假的,沒有人想當犧牲了的英雄,但我們更不想當逃兵。
為了怕傳染給家里和周圍的人,這些戰斗在一線的醫護人員,幾乎都是有家不能回,主動做好自我隔離。
夏劍的家里,還有一個七歲的兒子和才兩個月大的女兒。這一段時間,產后才兩個月的妻子,身體還沒完全恢復,只能獨自帶著兩個孩子忙里忙外。
他們家人之間的交流,只能通過視頻聊聊天,估計過年也不能回家團圓了。
七歲的兒子在視頻里說,爸爸你不在家,我英語打卡都沒辦法完成,都不能領禮物了!
沒有什么幸福是輕而易舉得到的,這種舍小家為大家的行為,才是一種真正的英雄情懷。
每個人的生活之中,都有值得執著的東西。生命中那些難忘的愛與溫暖,終將被歲月溫柔以待。
(四)
你向我性命相托,我為你從不退縮!
經驗豐富的專家教授們沖鋒在前,熱血青年醫生們也無畏無懼。
前幾天,武漢大學人民醫院的一名年輕醫生,家住湖北天門,原本已踏上回家過年的高鐵。
在火車上,她看到了醫院號召增加人手進行醫療支援的通知,原本沒有她的任務,卻主動聯系了自己的科室主任。
在高鐵到達家鄉的那一站,她轉車又回到了武漢。在工作群里留下這樣一句斬釘截鐵的話:
下一站天門南,我下車回武漢。
年輕醫生的責任擔當,在危難之際顯露鋒芒。
她是武漢大學人民醫院病理科醫生吳小艷,短短2小時19分后,醫院病理科的崗位上,就又出現了這個年輕的身影。
還有更多身處武漢的醫務人員,依然堅持在自己的崗位之上。
之前,已經有15名醫務人員,因為救治病人而感染。可想而知,在一線工作的醫師們,每天都是在冒著巨大的風險,仍然堅持救死扶傷。
對身處武漢的所有醫務工作者而言,他們沒有時間感嘆或悲傷,正打著一場硬仗。
有人在凌晨一點仍在奮戰,有人堅守了432個小時,日以繼夜地救治感染病患。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曾是他們莊嚴的誓詞,如今他們沖在第一線的身影,是患者活下去最堅定的希望!
(五)
危城之下,逆行向上
昔日繁華的城市,如今被病毒肆虐,已經成為一座危險之城。可是在危城之下,有人選擇逆向而行,主動申請去到治療第一線。
鐘南山院士向大眾發布了不去武漢的告誡后,轉身自己卻奔赴武漢抗擊疫情一線。
早在幾天前,同濟醫院第二批志愿報名已經滿員。他們的申請書中這樣寫道:
如有需要,我自愿報名申請加入醫院的各項治療病毒性肺炎的治療活動。不計報酬,無論生死!
一線醫護人員背后的故事,讓我們肅然起敬。此時此刻,這些逆風前行的醫護工作者,就是我們的人民英雄。
或許看不見口罩后你的容顏,但我們能夠看見你堅定的眼神!
致敬,你們是從不退縮的白衣天使!
祝福武漢!武漢加油!
更多熱點文章,請關注公眾號:菠菜花賞美文。讓我們一起傳播正能量,溫暖人世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