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護理學:休克處理 | 2016
1. 病生基礎:有效循環血量的急劇減少。
影響有效循環血量的因素:充足的血容量;有效的心排出量;良好的周圍血管張力。任何因素改變過度均可引起有效循環血量銳減,進而導致休克。
2. 休克類型
失血性休克和感染性休克是外科中兩個最常見的休克類型
3. 臨床表現
(1)休克前期:精神緊張,煩躁不安;臉色蒼白,四肢濕冷,脈搏加快,呼吸增快血壓正常或下降,脈壓減小,尿量正常或減少
(2)休克期:表情淡漠,反應遲鈍,皮膚發紺或花斑,四肢冰冷,脈搏細速,呼吸淺促,血壓進行性下降,表淺靜脈萎縮,毛細血管充盈時間延長,代謝性酸中毒癥狀;少尿
(3)休克晚期:意識模糊或昏迷,全身皮膚粘膜明顯發紺或花斑,四肢闕冷,脈搏微弱,呼吸不規則,血壓測不出,無尿
4. 擴充血容量
(1)是治療休克的最基本和首要的措施,適用于各類休克。
(2)對于肝、脾等器官破裂大出血患者,應一面補充血容量,一面進行手術止血治療。
(3)擴充血容量一般先給晶體液,后給膠體液。晶體液首選平衡鹽溶液,膠體液對于失血性休克,最好輸新鮮全血。
(4)可盡快建立兩條以上的靜脈通道。
歡迎加入湛江衛生學校,群號碼:290524778
5. 應用血管活性藥物
(1)強心藥:對于心功能不全的病人,可給予增強心肌功能的藥物,如西地蘭。
(2)血管擴張劑:為改善微循環,可使用血管擴張劑。注意:血管擴張劑必須在補足血容量的基礎上使用,否則可使有效循環血量減少,血壓進一步下降。
(3)血管收縮劑:常在收縮壓低于50mmHg,生命器官灌注無法維持時,暫時使用以維持生命器官的灌注。
6. 護理措施
失血性休克治療的重點主要是補充血容量和積極處理原發病。
(1)擴充血容量:是治療休克的基本措施;
(2)抗休克褲的應用;
(3)維持呼吸道通暢:遵醫囑給予吸氧,鼻導管給氧時用40%—50%氧濃度,每分鐘6—8L的流量,以提高肺靜脈血氧濃度;
(4)保持安靜,避免過多的搬動:休克患者注意體位的安置,應下肢抬高15°-20°,頭及胸部抬高20°-30°;
(5)體溫調節:休克時體溫降低,應予以保暖。方法是增加室溫,增加衣物及被蓋來保暖;注意只能保暖,不可用熱水袋、電熱毯等進行體表加溫;
(6)預防傷害;
(7)心理支持;
(8)作好術前準備;
(9)術后護理;
(10)健康教育。
7. 感染性休克
(1)控制感染:積極處理原發病灶,給予足量、有效的抗生素治療,才能糾正休克;
(2)補充血容量:恢復足夠的循環血量是治療感染性休克的重要環節;
(3)糾正酸中毒:給予5%碳酸氫鈉溶液糾正酸中毒;
(4)應用血管活性藥物:對于心功能不全的病人,可給予增強心肌功能的藥物,如西地蘭。為改善微循環,可使用血管擴張劑。血管擴張劑必須在補足血容量的基礎上使用。
(5)應用皮質類固醇:一般僅限于48小時內,與制酸劑聯合應用以預防應激性潰瘍的發生;
(6)降溫時只能用物理降溫,不能用藥物降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