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福堂眼眶里旋轉著淚水,聲音沙啞地對兒子說:“爸爸舍不得讓你去受苦!聽爸爸的話,還去教你的書;爸爸準備出山呀!我身體也沒有什么大病,能勞動哩……”
讀平凡的世界,經常會找到屬于我們的感動。在平凡的大地上,有許多像田福堂、孫玉厚這樣淳樸的父親,無時不刻表達著屬于他們的那份不張揚的父愛。
在父母眼里,我們永遠都是長不大的孩子,總想著為我們遮風擋雨,卻常常抵不過歲月這把無情的刻刀。
我們感嘆時間的流逝,也常常回味父愛給予我們的溫暖。今天就來談談我的父親,曾經帶給我許多驚喜的行李包。
在我很小的時候,爸爸在外地打工,公司發的火腿腸不舍的吃,存放在他那個行李包里,準備過年回來帶給我們吃。
山村的生活條件比較艱苦,村頭的小賣部出來日常的生活用品以外,零星的擺放著小零食,即便很便宜,大多時候也只能看看。而火腿腸這樣的高檔食品,在偏僻的小山村更是個稀奇物,見都未見過。
父親年末歸來,我們迫不及待的圍到他的身邊,等待父親放下那個猶如八寶箱的行李包,如探尋寶藏一樣翻找驚喜。
每逢這個時候,父親會樂呵呵的坐在一邊,看著我們翻騰他的包。每次回來,父親總會帶來一些從未見過的的稀奇物——水槍、撲克、畫冊……
這一次我們在包的最里層找到了幾包火腿腸,興奮有不知如何打開。兩頭用鋁絲箍著,找不到下手的地方,最后用菜刀從中間一分為二。
撕開腸衣輕咬一口,咀嚼中感覺有股刺激的味道,連忙吐了出來。親愛的父親不知道它已經過了最后的保質期,而我們一直以為這也許就是火腿腸獨有的味道吧。
以至于多年以后,每次吃火腿腸,總覺得少了點什么,沒有幼時父親帶給我們的那種味道。
上了小學,父親開始更新了他行李包中的稀奇物,不再放一些玩具零食之類的東西。取而代之的是和我們學習相關的物品,諸如字帖、連環畫、鉛筆……
我們明白父親的用意,但依舊擋不住好奇心的驅動。期盼著父親也許會帶來比玩具更吸引人的東西。盡管失望多于驚喜,但每次都會翻騰一下行李包,不覺中已成為一種習慣。
在這種例行公事似得搜索中,偶爾會翻到幾疊過期的報紙。識了不少字,開始饒有興趣的在張張報紙中探尋另一種驚喜。
而總不會失望,也許處處都是驚喜。報紙上的那些過時的新聞,在消息阻塞的山村小學生眼里,更像是剛發生的勁爆事件,比玩具更有魔性。
常常坐在午后院子的角落,讀上一個下午。在密密麻麻的鉛字世界里,知道了世界的某個角落已然戰火紛飛,知道了有個叫米盧的外國人執教中國足球,知道了國家人口已突破11億……
逐漸成長的我們,開始對外面的世界充滿好奇,而父親從外面的世界帶回來的東西,讓我們和世界有了聯系。明白了天外還有天,逐漸改變這坐井觀天的思維,盡管變的有些緩慢,但畢竟是在向前方看齊。
上大學后,我們走出了大山,親自走進了外面的世界。在未知的世界里,遇見陌生的路人,高聳的樓房,車水馬龍的公路。好奇、恐懼、不知所措……一股腦的朝我們襲來。
我們開始試著結交新的朋友,學習新的知識,放假回來,興高采烈的向父母介紹我們眼里的世界。
漸漸的對父親的行李包失去了興趣,常常被冷落在角落里。短暫的假期始終沉浸在初闖世界的興奮中,終究還是懵懂未成熟的心,多少次看到父親落寞的眼神不以為然。
直到參加工作以后,才逐漸明白父親的不容易,以及那雙渴望被崇拜而不得的落寞眼神。曾經高大的身軀,在我們眼里就是英雄般的存在,總能帶給我們不一樣的精彩。
而今,長年累月的辛苦,背彎曲了好多,手腳變的不再靈活,往日英雄風采早已不存。歲月帶走的是身體外在的容貌,這是自然規律所必然發生的。而不被重視是對精神最大的摧殘,為自己的無知深感慚愧。
后來,我又重拾翻騰行李包的習慣,盡管明知不會翻到什么,但依舊像一種儀式般打開,把所有的東西倒出來,再整理好放進去。不僅是對自己內心深處,稍微愧疚的心一個安慰,更是對曾經的英雄的一種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