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本書
《鹿智者的法則》
01 平衡法則 尋找中庸之道,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平衡
用近似自我中心般的態度去尋找平衡和寧靜
刻意做出與你平常的做法截然相反的行為
讓你的行動和言語如四季變換一般輕柔且切合時宜地流露出來,在這種內心的平衡狀態下,你一定會找到洞明和平靜
02 選擇法則 決定不是用語言表示的,而是用行動表示的
我們的未來很大程度上由我們的選擇塑造,環境難以改變,但我們可以且應該選擇自己的應對方式。重新找回掌控力,這樣我們才有勇氣去活得充實
你的生活反映出你對這一力量的施展,而你的命運,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你當下的選擇塑造的
自由意志指的是你可以選擇遵循內心最深處的秩序,或者你可以讓自己的沖動、恐懼和習慣支配一切
不要理會來自別人的壓力或期許,無論什么時候,你都可以動用自己的力量去做出選擇并改變自己的方向
03 過程法則 看到不同階段的每一個步驟,而不要只看到遠期目標
過程把一段旅程變成一串小小的步伐,一次一步,向目標進發。
只要將旅途劃分成許多小而確切的步驟,并堅實地踏出每一小步,不管多么宏大、遙遠的目標都能實現
04 存在法則 關注當下,投入此時此地的體驗
時間是種矛盾的存在,穿梭在“過去”和“未來”之間,卻沒有實體,它只存在于我們的頭腦中。時間的概念是思想和語言的約定,而有關時間更深層的事實是:我們只有“現在”。
05 共情法則 出于愛與了解而行動,不要出于恨與無知而行動
共情意味著認識到,無論是朋友還是仇敵,我們都應在自己的思維和能力范圍內盡力做到最好。
共情要從自己開始,要溫和、耐心一些,你越是給自己更多的關愛,就越能對他人共情
06 信念法則 接受生命中的不確定性,用心感受你的道路
信念就是承認我們每一個人身上都有內在的智慧
信念將我們與人類共同的智慧直接相連,它提醒我們,我們所知道的超越了所聽、所見、所學,并提醒我們,要相信智慧存在于我們自身,要去觀察、聆聽,相信它的愛與慧。
07 期望法則 在做到之前,必須先相信自己能做到
我們的所思、所盼、所信創造并裝點著我們的體驗。只有擴展我們對可能性的最深層信念,才能給人生帶來改變。
任何事物顯現在世界上之前,它們存在的方式都是腦海中的意識或形象,你潛在的信念和設想會塑造你的真實經歷
08 誠實法則 即使有相反的沖動,也要按照你的最高標準行事
誠實意味著要按照精神法則生活和行事,秉持我們的最高愿景,摒棄負面沖動。從誠實的角度出發,我們認識、接納并表達自己真實的內心。
誠實法則就是要求人們即便受到種種誘惑,也能按照最高標準行事,即便在獨處時也能克制自己的行為
09 行動法則 去做,去實踐,永遠不要等待時機到來
無論你感知到了什么,無論你有何種天賦和潛能,只有行動才能將它們落實。
只有真正去做,去實踐,才能產生了解,才能將知識轉化成智慧
10 循環法則 準備做出改變,與你的生命進程完美配合
自然世界的運行遵循著節奏、模式和循環
所有事情都發生在最恰當的時節——上升,下降,再上升
11 包容法則 放下執著,心甘情愿地擁抱發生的一切
包容意味著接受此刻、此身、此生,敞開胸懷接受
包容的要求是,拋開自己慣有的生活方式,讓生活與一種更高的意志保持一致,這更高的意志是心之智慧的表達。
包容的人會將每次挑戰變成一種獲得精神成長的方式,并擴展自己的認知
學著去接受每件事情的發生,它引導你包容的是此時此刻,是接受發生的一切,包括接受你對周圍發生的一切做出的反應。它不僅意味著接受生活的起起伏伏,也意味著要接納你自己,包括接納你的身體、你的想法和你的感受
改變從調整自己開始,把你的能量和焦點從小我的渴望轉移到大我的智慧上
12 同一法則 謹記自己與萬物的聯系,用一體的眼光看世界
從‘人類皆為一體’的視角來看待人類和世界。正如不同的器官會為了身體的整體健康進行合作,全世界也正處在發生轉變的前夜。我們將從為了私利競爭,轉變為為了全人類的利益而開展合作。”
《鹿智者的法則》思維導圖
? ??
總結與感悟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懂得很多大道理卻依舊過不好這一生,那是因為你只是停留在知道,而非做到。
每個人都羨慕那些遇到問題,很快就能想到解決辦法,并雷厲風行踐行到底的人。殊不知,臺上一份,臺下十年功。這就像擰螺帽,不同型號的螺帽,需要特定型號的扳手。不同事情的處理方式,需要在特定的條件下用不同的方法。但終歸有一點,你首先得知道解決這件事一共有哪些方法?在特定情況下,哪種方法最好?
通過大量的刻意練習,不斷縮短響應時間。那些解決問題的高手,哪個不是早就在大腦里存儲了大量的素材,哪個不是功夫下在平時,多思、多悟,不斷精進、迭代自己的思維?哪個不是早就奪回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和獨立思考力?
知行合一、知易行難,正是有著這樣的現象,才使得我們有必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把知道的落地為做到,讓自己遇到問題才能更加游刃有余,從而奪回對自己命運的掌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