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里戲外
當打游戲成為生活的一部分,成為習慣的一部分,你是否是在享悅?----題記
身邊不乏有打游戲的人。但其中個人成就卻各不相同,因為最近的一些思考和想法,所以近兩個月,我嘗試著打了游戲!
家教面試的時候,人家會問你是否打游戲;身邊成績好并且辦事效率高的人,往往也會打打游戲……這似乎已經(jīng)成為了年輕人的一種象征。就像戀愛,誰的青春沒有一段戀情,然而并不是誰的青春都會有游戲的涉入,為了證明我也年輕過,同時也有瘋狂、隨性的理由,我“名正言順”地開始了打游戲,也認為打游戲也是一種簡單、隨意的生活方式。
打游戲的時候我喜歡聽著淺淡的音樂甚至激情的曲調(diào),似有一劍在手橫掃千軍的氣魄與豪情,這其中也會有難得的自信和成就感,對于一些不太擅長的領域,在這里,可以掩蓋因自卑而生的膽怯,所以,我猜,很多人又特別是小學、初中生會一如既往地打游戲,并且喜歡到了癡迷的程度,大體原因就是因為他們覺得生活中或是學習中,有一些他們不愿面對的處境——父母的壓力、生活的痛楚、感情的糾結…是的,這是一種逃避,一種無能的逃避。這種狀態(tài),我很清楚,因為這般狀態(tài),我也有!
打游戲,它有的時候,是落寞的掩飾、是無能的反應。因為在一心打玩的時候是一種忘我的境界并且隨自己沉迷于此,便沒有了心的方向與準則,可當你發(fā)現(xiàn)自己正成為自己所反感的那類人群時,就說明你的路沒有走對,即使有再多的理由和借口,都無法解釋你內(nèi)心的脆弱和意志力的軟弱。這種思想與行為卻是low人群所共有的,更是loser所共有的。
沒日沒夜地打游戲,到底為了什么?為了逃避?為了所謂的眼下的快樂?還是為了讓自己找點事做,重復的角色、重復的動作、重復的場景、甚至重復的結局…只是為了讓自己忙起來,以致不陷于寂寞、空虛的處境,即使是做眼下這種可稱為低劣般享受的行為,自己也無動于衷,這便叫安于現(xiàn)狀吧,那般情渾噩、人茫然的狀態(tài),毫無精神、只一身軀殼的活死人。
打游戲,有的時候打得天花亂墜、昏天黑地,打得自己的心緒空蕩,本來忙碌的生活最終看起來無所事事,便荒蕪了青春、耽誤了年華,可是這些在打的時候,又被滿足占據(jù),那種然于表面的自我的毫無違和的滿足。
游戲,它可以讓你在心煩意亂的時候得以開闊、灑脫,可以讓你糾結無奈的心思得以了然。但是,需要強調(diào)的是,打游戲這種行為所帶來的這般好處,肯定是可以找到其他一系列愛好來代替并且達到相同的效果的,比如跑步鍛煉、看書寫字、旅行冒險,這些都可以到達打游戲范圍的豁達與超然。
打游戲的時候不曾發(fā)覺,久居蝸室的弊端,思緒凌亂、身體僵硬,當你走出寢室的那一刻,才知道外面的世界多么絢麗多彩、外面的空氣多么寬敞清凈,與之對比的是當你走出校園的那一刻,才知道外面的社會而又多么殘酷無情、外面所需要的知識儲備量多么令你詫異唏噓。
我個人認為,一件事沒有做過是沒有資格評論的,除用基本道德評論的事外,其他的也許需要身臨其境的感受,所以我可以很確定的認為——打游戲的次數(shù)多了肯定是沒有任何半點好處的。打游戲雖在一些人一些時候看來是有好處的,但卻不是多多益善,又特別是到了癡迷的程度,不分黑白晝夜地打,一打就是幾個小時,一打就忘乎所以,該做的事最終沒有完成,該完成的計劃最終擱置,這樣的任性不叫青春灑脫的任性,而是內(nèi)心懶惰、性情驕逸、安于現(xiàn)狀的表現(xiàn),這是青春的毒藥,一步一步腐蝕我們的肉體和靈魂。
游戲,它填補的是一種空缺。一種每個人都特殊于此的所想要追尋的空缺,戲里戲外,有的人可以尋到自己曾經(jīng)的初衷而讓自己欣于戲里然于戲外,有的人則忘卻了自己的追尋最終讓自己忙于戲里腐于戲外。這,異于心與意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