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覺得努力和回報不成正比的原因是什么?
綜合來看,有以下三個原因。
1.量不夠大。
堅持的時間不夠長,練習實踐的次數不夠多。
有人說,我要減肥,不吃晚飯,然后連續3天晚上只啃蘋果,直到把自己餓睡為止。
第4天早上一起來,跑到電子秤前一稱,尼瑪,居然還重了一斤。
稱上的人簡直要氣瘋,誰說不吃晚飯會瘦,誰說不吃晚飯會瘦!
而憤怒常常讓人失去理智,讓人忘記肉肉是每天長一點每天長一點這么長起來的。
任何事情都需要時間的力量,上帝那么厲害,創造世界都用了7天,何況我們凡人要做一件事。
除了時間不夠長,我們努力不成功也和數量有關。
宇宙第一網紅咪蒙說,沒寫到100萬字,那都不叫寫作,水滴石穿,靠的就是日日夜夜,永不停息地滴。
2.方法不對。
方法不對,努力白費,其實我們都很熟悉,但正因為太熟悉,所以不重視,幾乎把它當成了廢話。
古典老師的新書《躍遷》讓我認識到了方法有多重要。
想讓一張紙在太陽底下燒起來,最快的辦法就是拿一個放大鏡來聚焦太陽光,提高溫度,不然哪怕你從天亮等到天黑,紙也不會燃起來。
我們就是那張等待燃燒的紙,生命有限,得用最快的速度讓自己能達到燃點,先要掌握正確的方法。
《躍遷》這本書中,提供的正是將我們的努力放大千百倍的方法。
講方法之前,先講個故事,方法就在故事里。
亞馬遜叢林里有一種巨蟒,叫森蚺(ran),我們叫它大森就好。
大森有9米長,136公斤,電影《狂蟒之災》就是以它為原型拍的。
如果有動物不幸被大森纏上,全身的骨骼都會被折斷,小命肯定沒了。
當然,大也有大的煩惱,吃得多,動不了,就是大森的弱點,這讓它捕食很不方便。
但是,大森有自己的套路。
第一步,先找到食物出沒的地方,所有動物都需要水源,所以大森會找個水邊待著。
當然,水邊的小動物們也不是呆瓜,媽呀,大森來了,快跑,快跑,沒有動物敢靠近它。
第二步:積蓄力量,等待時機。
大森在水邊空地上呆下來后就不動了,樹葉掉到了它身上,漸漸腐化,水邊潮濕,苔蘚開始在它身上安家,這就掩蓋了它的氣味。
小動物們放松了警惕,鳥兒在它背上跳來跳去,松鼠從它面前走過去河水,但它都不為所動。
第三步:抓住機會,全力以赴。
10多天過去了,大森幾乎和土地融為一體。
水邊的動物們幾乎忘記了大森地存在,它們開始自由地活動,大森的食物,鱷魚開始浮出水面。
有天,鱷魚像往常一樣,到水邊玩,沒想到苦等10多天的大森,像彈簧一樣彈起,迅速纏住鱷魚,開始絞殺。
不多久,鱷魚窒息而亡,停止掙扎,大森一口吞下食物,然后開始為下一次進餐準備。
大森捕食的套路,同樣適合我們努力。
首先,找準方向。
方向錯了,所有努力都是逆風行駛。
如何找到正確的方向,利用二八法則。
一份工作,或者一個領域,20%的內容決定了80%的努力結果,先找到自己要做的事情20%的核心部分。
也就是我們要做重要的事,而不是一直被緊急的事情占住自己的時間。
什么是最重要的事,我們可以通過觀察行業中的優秀的人物所做的事情站出來。
例如,90%成功的企業家都在閱讀,那么閱讀其實就是一件最重要的事。
它不一定對當下有影響,但是對未來會起到重要作用。
其次,找準方法。
成功一定是有方法的。
那些曾經和你在同一起跑線,與你努力程度差不多的人,卻跑到了你前面,為什么?
因為他們掌握了正確的方法。
處理不同的事情有不同的方法,但不同的方法之間是有共性的。
要高效達成一個目標,先要進行系統思考,找準關鍵點。
比如,做銷售的成交客戶的關鍵點有四個,你有產品,對方有需求,對方有錢購買,對方負責人認可你。
能夠進行系統化思考的人,更有能力把握大局,制定合適的行動策略。
美鋁曾是一家虧損企業,新上任的CEO 提供的解決方案是提高安全生產。
大家都覺得他瘋了,事實是一年之后,美鋁真的開始盈利。
提高安全生產可以提高產品質量,同時能減少安全事故,這個環節的改善讓企業開始盈利。
最后,行動行動。
再好的方法也需要實踐來檢驗。
3.運氣不好。
做成一件事情,需要天時地利人和,不僅要努力,運氣的成分也不可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