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高中時,老師常說:“再堅持一下,到大學就輕松了”。于是我們相信這句話并為之堅持著。
大學是一塊圣地,一個用它獨特的學術(shù)氛圍感染人的育人場所。大學校園是比高中漂亮了,設(shè)施也更完善了,但所有的準備不是用來給你揮霍的,創(chuàng)造好的條件是為了有更好的效果,是為了在好的條件下的學子將來能有能力創(chuàng)造更好的生活。進入大學并不意味著學習的相對放松,反過來卻更要求你要緊繃那根弦,抓緊一切時間來學習。大學的校園是一個完全自律的地方,沒有老師會過來問你的學習,你如何學習與生活完全取決于你自己,所以要擺正位置,有一條永遠不變的,那就是“將學習進行到底”。
在大學的校園里,上課的教室是不固定的,所以,每天我都必須為了上不同的課程而多次轉(zhuǎn)移陣地,如此“曲折”的上課經(jīng)歷除了讓我感到驚奇之外,更多的是難以置信。而除了上課時間,其他的空余時間都是自己安排,沒有了固定的教室,沒有老師盯著自習,于是我開始彷徨,因為似乎除了寢室,白天的空余時間沒有地方可以去。圖書館總是人滿為患,偌大的自修室雖然還有一些凳子是空的,可桌上卻疊著高高的書本,盡管我有想要坐下的賊心,卻沒那個賊膽,因為等那些書的主人來了,我就得被趕走了。
這些對于習慣了高中生活的我來說,都感覺難以適應(yīng)。也許所謂的無拘無束的大學生活僅僅只是指沒有了繁重的作業(yè),沒有了從早到晚的滿滿的課,沒有了老師逼迫的自習……可是,于此同時,我們的課程也變得更難了,不是么?沒有了老師的監(jiān)督,我們又是否自覺了呢?如果沒有將專業(yè)學好,我們的理想又要怎么辦呢?其實,因為這樣的自由,大學對我們的自身要求變得更高了,需要我們更努力地去學習、去奮進。
但是,不得不承認的是,從開學到現(xiàn)在,我學到了很多。在這期間,我經(jīng)歷了軍訓,筆試還有面試,也來了很多次會。即便這樣,我還是相信老師那句話。只不過對“輕松”二字的理解又有了新的變化。雖然只是精神上的放松,但也給了我們更多頭腦放飛的時間,讓我們過得更加充實和愉快。
望著記著滿滿日程的日程表,心里頭有一絲安慰,讓我感到充實,給我成就感。來到大學我更多的是想鍛煉自己,讓自己變得更加優(yōu)秀。
正處大學的我,會確定一個目標,并為之而奮斗!讓大學生活更加多彩更加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