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于2013-06-30
午后趴在枕上翻看《傅雷家書》,睡意襲來,翻身入夢。不多久,被突然入耳的尖叫驚醒,暗想,若常常如此,會不會嚇出心臟病。友人結伴外出,待屋中只剩我一人,起身走上陽臺。水龍頭流出的水溫溫的,窗外地面泛白。夏日的陽光,把人連心事都照得明亮。
住進來的第一天就注意到窗子對街的那戶人家。一個瓶裝燃氣的單間門面,辦公桌椅電腦雜物,堆得滿滿的。門外臨街空地的一邊支著大傘,主人家便站在這傘下炒菜。有一個嬰兒,偶爾會傳來哭鬧聲,然后聽到奶奶抱起“嗷嗷”地哄。晾衣架擺在空地另一邊,掛著的衣物總是被陽光映得亮白。三代四口人,寄居于這個狹窄的空間,經濟必定不富裕,或許關起門來他們也會發愁:孩子大了怎么辦?可我每次從窗口遠望著他們,總覺得一家人在一起就是幸福,幸福就是人生最大的成功。
瓶裝燃氣隔壁的店家在旁邊開發了一個小菜園子,我每天一邊站在窗邊洗漱,一邊看女主人在園中采摘。我想起印象里的奶奶。長成大人才覺得小孩子真幸福。可當我還是小孩子時,聽到大人們說我無憂無慮,也會心底暗想他們不懂我的煩惱。小時候的鄉下老家,夏日的余溫退去,家門外偶爾有人騎三輪車勞作歸來,鐵锨,爪鉤,這些工具在鐵車廂里砰砰作響,連招呼聲都掩蓋住。奶奶說那塊地里的綠豆熟了,晚上喝綠豆湯吧。我說好?;璋档膹N房,奶奶生火做飯。我坐在門邊的小凳子上百無聊賴,發呆,或者擺弄腳下的土,或者捏死一只路過的螞蟻。那時候,不懂得生活不易??涩F在,我常在跟朋友的聊天中,用“生存”替代“生活”。在陌生的城市,住陌生的房子,聽陌生的方言,然后努力養活自己。這過程,又不愿委屈了自己的理想。閱讀,成為一種精神支撐。
手臂上被蚊蟲叮咬的腫包開始發癢,去陽臺拿涼水沖洗,瞥一眼對街的店面,只有男主人在發呆。門外排列的燃氣罐被西落的太陽拉長了影子。我的家鄉,那些一格一格排在路邊的店面,就像此刻我眼前的畫面,沒有客人的時光里,他們長久地發著呆。
此刻是周日的下午,遙遠小城里我的家人,應該在打麻將,看電視,或者躺在床上半睡半醒,反復想著最近的心思。就像我路過的那些城市里生活著的當地人。
總是走遠了,才知道家的概念。但追夢的年輕人回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