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宅家,百度搜索“奧斯卡影片”,有一連串的答案出來。除了看網絡評分,影片本身的名字很具吸引力。《一夜風流》就是在我對“風流”二字激起的強烈好奇心下列入了我的觀影清單首選。在此之前,我對此片一無所知,也沒有去看任何影片介紹或影評。
揪著對“風流”二字的好奇,我都忽略了此片是全程黑白片的事實,一心追隨著男女主角的行蹤,想看個究竟。觀完整個影片,才知道這部影片講述的是一個美好純潔的愛情故事,一名富家女愛上一名記者的故事。
現實生活中,也有人提出過這樣的觀點,即:如果婚前你想徹底了解一個人,那么就和他(她)先一起來一場旅行。聽到提出這個觀點的理由大多就是在旅行過程中,通過兩個人的交往,可以發現對方是不是一個會體貼人,會替他人著想的人。
《一夜風流》可以看做是這樣一個觀點故事的詮釋。女主角不顧父親的反對,背著父親,一個人毅然坐上去紐約的大巴車。在車上,剛好遇到了男主角。雖然事先不是約好一同前往紐約,但是隨著事態的發展,兩個人不得不開始一段短暫的旅途。
在這場旅途中,男女主角由于各種機緣巧合,有三個晚上是需要呆在一起的。
第一次,就是因為這場暴雨不得不留宿汽車旅館,共處一室。因男主的職業習慣,隨身攜帶了繩子和床單。兩張床,中間用繩子掛上床單隔開。
第二次,是在男主趕跑了想敲詐女主的一名男乘客,但是又害怕他會沿路返回來復仇,只好帶著女主下了車,準備繞道搭便車去紐約。他倆不得不在野外的草垛附近休息一晚上。
第三次,是搭上便車后,快到目的的前,天黑了,不得不在一家旅館休息。
兩個人兩次住旅館,不能分房住的原因,是因為兩個人由于各種原因,身上都沒有多少錢了。以夫妻的名義開一個房間就是為了省錢。這也為后來的劇情發展作了鋪墊,也為后來男主因為誤解女主,生氣向女主索要一路上為女主花費39塊幾毛錢的費用作了呼應。
《一夜風流》的風流并非傳統意義上的風流,從始至終,男主表現得很紳士,他會替女主著想,全片一些細節都體現了這點。他在替女主著想的同時也不會讓女主感到難堪。同時,他也是一個對愛充滿憧憬的人。
人們常說美好的故事都有好結局,《一夜風流》也不例外。當看到女主角因為誤會了男主,決意嫁給她要去紐約尋找的男友,觀眾心里其實這時候是有些不太愿意的了。還好,女主的父親在這里起了反轉女主命運的角色。
影片還表達了另外一種愛情觀點,即真正的愛情是讓人快樂的。這種觀點的表達,通過女主的父親表達出來。當女兒挽著他的手臂,走向未婚夫時,這位父親還在鼓勵女兒如果你覺得不快樂,這場婚約是可以取消的,你是可以逃掉的,幫助你逃離現場的車子都已備好了。他甚至說毀掉婚約造成男方的損失等,由他全權來負責處理善后。正是有了這樣一位開明的父親,女主最終逃離了婚禮現場。最終是有情人終成眷屬。
當我觀看完后,再去百度相關影片介紹,才知道這部黑白影片,是在1933年間拍攝,于1934年首映。經典永不褪色,真愛值得傳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