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爾一直在跟你討論如何消除學知鴻溝的問題吧。”德維恩說。
“是的,”作家說,“我發(fā)現很多人,包括我自己,都很難消除這個鴻溝。菲爾說人們必須‘少而精’地學習。”
德維恩笑了笑,“這個理念一直在主導著我們集團所有公司在培訓、發(fā)展以 及商業(yè)交易過程中的所有活動。”
“你覺得這個理念怎么樣?”作家問,“它真的有效嗎?”
德維恩點點頭,“開始跟菲爾共事之前,跟大多數培訓主管一樣,我總是熱 衷于不停尋找一個新的管理理念,而不是跟進了解那些剛剛接受過培訓的人。我 喜歡設計一個龐大的培訓項目,讓每個人都經歷一遍所有流程,然后再尋找下一 個新的培訓理念。為了判斷自己的工作是否有效,每次培訓結束后,我都會讓參 與者對我的培訓進行一次態(tài)度評價。我們每次都能得到很高的分數,但實踐證明,這些培訓并不總是那么有效。學員們并不會把我們 所教的東西應用到實際工作中。”
“你是如何改變這一點的呢?”作家問。
“從菲爾那兒了解到‘少而精’的理念之后,我們開始集中講授我們覺得人 們應該學會的幾個理念,然后不斷地進行間隔性重復,直到它們完全融入人們的 思考和行為方式當中。”
“這么說你們會用更多時間在培訓之后進行跟進,而不是去設計更多新的項 目了?”
“是的,”德維恩說,“我們會投入大量時間進行跟進,而不是去設計、組織, 或是提供培訓。而且我們相信,這種培訓效果要比學員們在任何其他地方、從任何其他人那里接受的培訓效果都要好。”
聽起來不錯,但作家還是有些懷疑,“能舉個例子嗎?”
“當然,”德維恩說,“幾年前,我們決定把公司的客戶服務質量提高到超一流的水平。我們并不只是想滿足客戶需要,而是要徹底征服他們。當你向客戶提供超一流服務時,客戶就會興奮不已,甚至會四處傳揚你的服務,他們會自動成 為你的推銷員。我們決定將其變成一項長久的工作。我們會進行深入的培訓,只講授少數幾樣東西,然后不斷地重復。”
作家揚起了眉毛,“效果怎么樣呢?”
“無論是從客戶,還是從員工的反饋來看,我們都看到了明顯的效果,有時甚至是戲劇般的效果。我們會經常性地進行培訓,告訴我們的員工應該如何提供 超一流的客戶服務。一旦在客戶服務領域出現了任何新理念,我們就會將其整合進當前的做法中,而不是改變原來的方向。”
“的確很有意思,”作家說,“我最近剛剛在一家公司做了一場演講,他們在我身后的講臺上樹起了一面巨大的旗子,上面寫著‘客戶之年’。看到這面旗, 我大笑著說:‘下一年是什么?演講結束后,我想你們就知道我為什么這么說了。’ 似乎每一年都應該是你們的客戶之年。在跟你和菲爾談過之后,我想你們成功的 秘訣就是年復一年不斷通過間隔性重復來強化你們所要傳達的信息。”
“絕對是這樣的,”德維恩說,所以我們要不斷督促人們提高自己的服務水平。 我們不會每個月推薦一本新書,在整整一年當中,我們只會推薦少數幾本。我們 會找出自己所能找到的最好的客戶服務指南,讓所有人都讀上幾遍,不斷從中獲取有用的信息。如果這些信息是有用的,我們就希望人們能將其應用到自己的工 作中。
“大家每年還會接受一次為期兩天的‘超一流服務’培訓,每次培訓時講授 的理念都是相同的,但我們每年都會采用不同的方式講授。當然,我們還會提到 一些新理念,但一定要確保這些理念會被整合進我們去年的培訓內容中。作為培 訓主管,我會不斷強化這些信息,我要確保大家能夠把這些信息轉化為一種積極 的態(tài)度,并將這種態(tài)度進一步轉化為具體的行動,將客戶變成不斷為我們唱贊歌的瘋狂粉絲。”
“聽起來是一個很棒的策略。”作家說。
“這個策略可以幫助你的公司實現巨大的飛躍。”德維恩說,“我們想讓我們 的員工完全熟悉這些理念,直到他們將其轉變?yōu)橐环N自動的行為。一旦做到這一 點,他們就真的可以創(chuàng)造奇跡。”
“創(chuàng)造奇跡?你指的是什么?”作家問。
“一旦大家完全理解了我們的客戶服務目標,并掌握了自己工作的所有環(huán)節(jié), 他們就會把實現這一目標當成一件理所當然的事。這樣他們就會有時間去觀察機會,創(chuàng)造出一些能夠徹底征服對方的客戶體驗。”
“能舉個例子嗎?”
“當然,”德維恩說,“比如說我們公司總部的前臺人員,她們要負責接待所 有的訪客,并接聽所有的電話,所以我們的前臺人員稱自己是‘第一印象主管’。她們經常會想出一些辦法來更好地了解客 戶、預測客戶的需要,并努力成為他們的朋友,無論是當對方親臨公司總部,還 是只是打來電話,她們都會努力做到這一點。舉個例子,我會告訴她們,只要信 號燈一亮,就意味著有個電話打來了,這時她們就應該冷靜下來,告訴自己,提 供服務的機會來了,尤其是當客戶打電話來投訴時,更是如此。”
“你說的‘服務機會’是指什么?”作家問。
“聽完我的經歷之后,你就明白了,”德維恩說,上個星期,我見到了我們的 一位第一印象主管史蒂芬尼。我走近她時,看到她正沖我喜笑顏開, 我問她發(fā)生了什么事,她說自己有個了不起的故事想和我分享。一直以來,她的主要任務就是負責接聽電話。她說只要電話一響,燈一亮,她就會讓自己冷靜下 來,告訴自己這是一次提供服務的機會。就在前天,她接到一個奇怪的電話。剛 一接電話,她就聽到電話那端的家伙沖著她大叫起來。
“‘我會讓你們寢食難安的!’那家伙沖著她叫,她立刻回應道:‘是你嗎,艾利克斯?’當對方問‘艾利克斯是誰’時,她也大喊了一聲,‘我的前夫!’”
一想到這件事,德維恩就笑了起來,“史蒂芬尼說她這句話立刻化解了那家伙的憤怒,對方立刻大笑起來,原來那家伙也有一位非常可怕的前妻。從那以后, 她和那位客戶就成了好朋友。”
“聽起來史蒂芬尼反應相當快。”作家說。
“是的,”德維恩說,“我問她是怎么做到這一點的。她說自從想到每次電話 都是一個機會之后,她就變得越來越有想象力了。所以一聽到對方在大吼,她第一個想到的就是自己的前夫。”
作家點了點頭。“我開始明白你的意思了,”他說,“一旦人們在工作中真正 懂得了‘少而精’的道理和間隔性重復的重要性,他們就會變得非常有創(chuàng)造性, 這的確了不起。”
作家跟德維恩的談話接近了尾聲,他為占用德維恩的時間而向他表示了感 謝。在回菲爾家吃午飯的路上,他意識到自己剛剛已經學到了很多。
很快,作家就到了菲爾家附近。轉過大路時,他暗暗告訴自己一定要選個時 間去參加丹尼去過的那家高爾夫學校。這樣不僅能驗證一下自己剛從企業(yè)家那里 學到的東西,而且也可以順便提高自己的球技。下車之前,他又取出個小筆記本, 在上面清楚地寫出自己剛剛學到的關于信息超載的知識:
人們沒能學以致用的原因
1:信息超載
令對于那些只接觸過一次的信息,我們通常只能記住其中一小部分。
令要想掌握某件事,我們必須首先選擇一些關鍵點,隔段時間就重復一下, 讓自己完全沉浸其中,并不斷提高自己的知識和技能。關鍵在于間隔性重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