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書說到,一群人圍住緣來。圓圈越圍越小,氣氛壓抑緊張起來。
眾人都想搶功,卻又懼怕緣來的功夫。況且,這些人都是江湖上有頭有臉的人物。大伙互相看看,似乎覺得如此以眾欺寡,勝之不武。
正在僵持之際,只聽緣來說話了。
“一起上來吧,簡單省事。”緣來微啟雙目,冷冷說道。長白眉毛抖動一下。隨即又合上眼睛。
似乎被激怒,又似乎找到下坡的臺階,眾人側步云手,端好架勢,向緣來逼近。
空氣凝結了,殺機陡增。
突然間,大伙不約而同地爆發(fā)了。蛇手,鷹爪,劍指,拳,掌,腳,刀,槍,棍……一齊向緣來傾瀉而來。
凝然。又似乎熟睡的嬰兒,渾然不知。白眉,白發(fā),白胡須,在拂面而過的春風里,飄飄然。
“喔……”的一聲長嘯,震天而起。群雄愣神的瞬間,緣來已然騰空。老君坐昆侖,接一招橫掃千軍,再化一招天女散花。拂塵化成一條銀練,或纏,或繞,或擊,或打,或點,或掃……
再看眾人跌成一個圓圈。大家面面相覷,眼神里流露出茫然和驚恐。
緣來已經(jīng)落座,恢復剛才的坐姿。他輕輕放下盤腿,向倒地的眾人拱拱手,揚長而去。
看著緣來遠去的身影,大家從地上爬起來。每個人都心里有數(shù),老道宅心仁厚,并沒有下狠手。否則……
沒有人再說話,大家默默的散去。這算哪門子比武,還沒過招,就已經(jīng)輸了。
金陵頭陀嶺上的這埸比武,一直是樁懸案。當事人從山上下來,都絕口不再談及。《秦淮月》曾派出多路記者,想探尋真相。都無功而返。
說書人在道士的日記上,還讀到了半闕《西江月》。詞寫的一般。但對當時的場景,看的出來是有感觸的。
九洲四海豪杰,
三山五岳英雄。
頭陀嶺上殺聲隆,
一輪紅日當空。
說書人好事,給他續(xù)全了下半闕。
九州四海豪杰,
三山五岳英雄,
頭陀嶺上殺氣隆,
一輪紅日當空。
紫金山最高處,
小盡漫漫群峰。
皓首蒼髯拂塵在,
天下誰與爭鋒?
戰(zhàn)敗群雄,緣來沖大家拱拱手。“承讓,承讓!”并不耽擱,轉身下山,揚長而去。
他心里有事,腳下發(fā)力,急著往回趕。頭陀嶺到清虛觀,不下三十公里。太陽尚未落山,緣來已經(jīng)站在師傅的病榻前。
是的。前書我們交待過,清靈真人身體“違和”,已經(jīng)有一段時間了。總也不見好。緣來焦急。
從小被師傅收留,緣來視真人重過父母。自臘月偶感風寒,師傅的病一天重過一天。祈福,祛災。焚清香,沐圣水。頌經(jīng),念咒。畫符,煉丹……
道門“系命,牽魂”的靈英大法,都嘗試過了。“奄奄一息余喘在,杳杳孤魂不附身。”彌留之間,清靈真人把本門的珍寶,大圣秦義傳下的靈芝拂塵,顫抖著雙手,遞給了緣來。
緣來心碎了,淚眼婆娑。離開師傅的山房,天已經(jīng)完全黑了下來。群峰無語,夜風輕輕的送來清涼。緣來背后一“激靈”,打了個寒顫。
信步走到高處,緣來仰頭觀天。殘月陰晦,星光閃爍。由遠及近,循著紫薇斗數(shù),緣來細細地看著。威星明,靈星弱,罡風扶英……
“不好啊!”突然,緣來有點失神,大聲叫了起來。
清虛觀上方的三震星中,客星輝煌,閃閃有光。主星孱弱,幽隱。相輔列曜,昏暗無神。“師傅大限到了。天象如此。奈何奈何?”
緣來失魂落魄,喃喃自語。師傅對自己,恩同再造。自己卻無力回天。緣來咬咬牙,心有不舍,不甘。
歸魂系星。他想到了牛首山清虛觀的鎮(zhèn)殿大法。只有此一法,或可留住真人一程。
當年諸葛亮兵發(fā)五丈原,就要活捉司馬懿的時候,病倒了。大將姜維,懇求師傅步罡踏斗,祈禳蒼天,祛病延年。先生施展的就是此法。
諸葛亮,行儒家入世之業(yè),可追溯先生的功夫學問淵源,還是飄逸出塵的道家風范。真正是“萬古靈宵一羽毛。”先生與清虛觀,乃統(tǒng)一法脈源流。先生的大法,完整的保存在清虛觀的傳承中。
三清大殿。晚課唱頌完畢。緣來登上大位。眾人明白,大師兄有要事講。個個肅立,默默靜聽。
清香裊裊,燭光燦然。緣來習慣的捋一捋長白胡子,掃了一眼眾人。
“諸位,清虛觀遇上大事了。”緣來停了片刻,神情更嚴肅了。“我剛才登上高處,細觀天象。客星升騰,主星晦暗。看來師傅大限到了。”
沉默。很長時間的沉默。蠟燭燃燒的“嗶啪”聲,依稀可聞。
“我等本是脫俗出塵之人,貪生惜死,非為本位。加之,真人羽化登仙,也是可喜之事。但是,”緣來嘆了一口長氣。眼眶里溢滿了淚水。“師傅乃一山之主心骨啊!沒有師傅仙坐方丈之榻,威震牛首青山,清虛觀將何以取信萬民?何以取信徒眾?何以行大道,樂蒼生呢?”
緣來提高了嗓音。“清虛觀,乃千年古剎。自有起死回生,祈禳蒼天之大法。為了挽留真人,在下懇求眾同門師兄弟,我們同啟歸魂系命大法。七七四十九天,牛首山齋醮期間,各位當虔心清神,叩天磕地,禱祝師傅增壽延命。”
說到這里,緣來恭敬的叉手抱拳,給眾人行一大禮。“拜托諸位了。”
“大師兄放心。職責所在。我等齊心協(xié)力,盡聽吩咐。”
“好。”緣來清清嗓子。“本次齋醮,是為羅天大醮。非同小可。大家各守本位,好生侍候著。今夜子時開壇。我居都壇,居最高位。行高功執(zhí)事。東西南北,加四角。分設星壇,靈壇,報恩壇,救苦壇,濟幽壇,青玄壇,三官壇,度人壇。分別由一清,凌風二位師弟掛職監(jiān)齋,都講執(zhí)事。我等三人,為本次大醮三法師。號令如山,眾人不得違令。大家抓緊準備。”
“盡遵法師號令。”眾道士拱手行禮,退了下去。開始忙碌起來。
法壇,也叫道埸。各種香爐,燭臺,花瓶,香筒。加之香,花,燈,水,果等各色供養(yǎng)物品,一應俱全。幢幡旌旗,迎風飄揚。
欲知這后事如何,且待老夫下回道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