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 周四? 晴
今天是一個陽光明媚風和日麗的好日子。
今天涵涵依然吐了兩次,依然狀態不嚴重。
今天是涵涵第四天上學的日子。
艾主任說只要一周來學校的日子比請假多,就值得表揚。所以他已經值得被表揚了。
涵涵昨天回家心情很不好,因為學校午餐有炸雞腿,是少有的讓涵涵感興趣的飯菜,只是只給了一個,等他吃完再去要的時候已經沒有了。
這讓他的心情非常不美麗,所以他打算第二天不去學校了。
一個學校連吃的都準備不夠,我為什么要去?
幸運的是昨天我正好帶了一個炸雞腿回家。
空氣炸鍋熱后炸雞腿依然外焦里嫩,多汁入味。
我問涵涵有人沒有吃到雞腿嗎?涵涵說有一些。
跟那些人比,他已經很幸運了,至少吃到了一個,而且我還帶回家一個,比學校做的更美味!
我的雞腿讓他的心情重新變得美麗,晚上睡覺前跟我滔滔不絕的聊了會天。
涵涵說其實他現在能去學校就已經很好了,聽不聽課其實不重要。
雖然我不認同他這種說法,但是現在我確實是這么要求他的。
因為我相信只要他愿意去學校,開始認真聽課、認真寫作業都是早晚的事情,更何況他的聽課情況其實還是可以的。
但是如果我只盯著他的聽課等學習情況,可能會嚇得他不敢去學校。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我對他的要求:我不要求他的成績,我不要求他的分數,我不要求他的作業,但是我要求他在學校努力幫助老師,努力幫助同學,努力服務班級,寬以待人,嚴以律己。
親子群的王崇苓學姐請教她女兒的問題,女兒復課后情緒不高,學姐關心了一下女兒反而崩潰大哭,今天拒絕返校,學姐認為孩子還沒有準備好復學。
任桃學姐給與指導:不是孩子沒有準備好復學,是你過問了學校的事情。孩子準備什么,唯一的準備就是能量,而你的“過問”沒有墊高孩子的能量,可能你的聚焦發問模式拉低了孩子頻率,使得她更煩躁。我們就提供孩子需要的,他要什么給他什么,無論是物質上的,還是能量上的。
涵涵學校的艾主任也跟我說過類似的話。
我反復的鼓勵涵涵,認為是在給涵涵加油打氣。
老師說:你說的太多了。不需要說那么多,就幾句就夠了,說多了到最后的時候孩子一直是“嗯...嗯...嗯...” 這個階段,就說明孩子已經聽不進去了,這個時候就不是給他力量了,成了給他壓力了。我們的孩子需要的不是壓力,而是沒有壓力。我們做什么不能以自己的目的是什么就做什么,而是以孩子的感受,他需要的是什么為目的。
愛就是給他他所需要的。
我期盼我的文章被更多的人看見,因為我希望有人能看到我自己看不到的問題并告訴我。要想改正問題,首先要能看到問題。
我又怕我的文章被別人看到,因為我知道我有很多的不足。我不知道我是不是有一些偏知偏見甚至錯知錯見,會誤導看到這篇文章的朋友。
所以我期盼大家能把我的問題反饋給我,同時辯證的看我的見解,只選擇對自己有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