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突然問我人到底有沒有下輩子?這么大個論題讓我有點措手不及。首先,我自己也不知道確切的答案。其次,和小朋友講輪回也未免太迂腐了點,并且這東西誰又說的清楚呢?
其實小朋友有個不太好的習慣,就是常常會給自己一個備用的“Dead Line”。起床規(guī)定七點,常常會給自己寬限到七點五分;
考試沒考好,會說下次更認真;玩游戲規(guī)定二十分鐘,常常給我催促多次還要再玩半局。……
說白了就是拖延癥在作祟。看來拖延癥可不是成人才有的毛病,而是人天生的DNA所決定。不然為什么那么多媽媽常常對著孩子歇斯底里地催促著“快點寫!快點吃!快點走!快點……”
作為成人的我們常常會跳出來動不動要和自己“死磕”到底。現(xiàn)在網(wǎng)絡上各種“堅持一百天××行動”如火如荼。為什么要死磕?因為不死磕就等死唄!
我們現(xiàn)在能把握的只有這輩子,其實說老實話,我們連這輩子都把握不了。說得更悲催點,我們連明天都把握不了。不是都說“人生天天都現(xiàn)場直播嗎?”誰知道哪天會出個天災人禍呢?走運的兌上個馬航海嘯地震龍卷風,不走運的碰上個二貨司機無良醫(yī)院黑心店主,或者突發(fā)個什么心梗腦梗某癌卒中,僅看看微信上的關于交通事故的視頻你就知道有些人死的有多爆多冤多虧多慘多無厘頭,做冤大頭鬼的人多了去了!
當然,我絕不是讓大家及時行樂,沒準兒哪天就掛了,而是讓我們把所有的希望都押在今天的行動上。
想做什么,喜歡做什么,Just do it !別總想著,等哪天我有錢了,等哪天孩子長大了,等哪天我退休了,那就是在等死好嗎?
記得電視上看過一個公益廣告,一個年輕的女人在等著“享福”,看了兒子看孫子,看到自己成了空巢老人。廣告的意圖是讓孩子們“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及時行孝。可換個角度想想,這媽當?shù)囊蔡獿OW了點了吧!
誠然,當長輩是應該為孩子們奉獻的多一點,但是并不是一輩子都獻出去吧!等到牙齒掉光、兒孫滿堂,再享個幾年清福,最后撒手人寰,室內(nèi)堂外跪成一片,哭成一團方得正果?
有生之年不留遺憾,想愛的人都愛了,想去的地方都去了,想吃的美食都吃了,能折騰到的事都折騰了,那才是不枉此生的活法吧!這輩子不長,把握當前;一輩子太短,只爭朝夕。
有人會跳出來質(zhì)問我,孩子不管了,工作不要了,爹娘不孝了,就一個人耍大法就行了?良心呢,責任呢!
親,我沒說要你離婚棄子拋雙親,咱們老祖宗早就說過“一張一弛,文武之道也”,其中的“恰到好處,三分留白”,內(nèi)在的“游刃其間,超然物外”,何為“分寸”,怎叫“取舍”,做為一個有理性有責任且又有理想有行動的成年人,你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