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在見習經歷,讓我這個一線班主任收獲頗豐。
首先我們要轉變認知:曾經,我對焦慮的看法較為片面,可這次見習讓我明白,焦慮并非全然是壞事。它更像是身體與心靈發出的一種預警,提示著背后隱藏的需求未被滿足。就如同學生在面對學業壓力時產生的焦慮,其實是在告訴我們,他們可能需要更多的引導或支持,這改變了我以往單純想要消除學生焦慮的想法。
其次,解決問題之道:面對患者的各類狀況和M醫生、L醫生的診治過程,我深刻體會到解決問題需分階段、按步驟慢慢來,要有足夠的耐心。這一點對班主任工作同樣適用。學生出現問題,無論是學習上的還是人際交往方面的,都不能急于求成,要先全面了解情況,再逐步制定并實施解決方案,操之過急往往適得其反。
第三,溝通技術的重要性:掌握基本的溝通技術與話術至關重要。只有通過恰當的溝通,才能與患者建立起穩固的信任基礎。對于班主任而言,和學生溝通也是如此。要用理解、尊重的話語去打開他們的心扉,讓他們愿意傾訴,如此才能真正走進他們的內心世界,更好地引導和幫助他們。
最后,任何職業都需要明確界限:見習中我懂得了不要越界,不能迷之自戀地認為自己能獨自解決所有問題。無論是面對患者還是學生,都要與其他專業人士、家長等形成合力。每個人都發揮自己的優勢,共同努力,才能更有效地解決所面臨的各種難題。這次見習,真的讓我在教育理念和工作方法上都有了新的思考與成長,感謝領導為我們策劃的這次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