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首詩:
“藍橋春雪君歸日,秦嶺西風我去時。
每到驛亭先下馬,循墻繞柱覓君詩。”
夠不夠纏綿?
白居易想元稹的時候寫的。
大家都知道白居易被變成過江州司馬,那他被貶的路上是怎么度過的呢?
“把君詩卷燈前讀,詩盡燈殘天未明。
眼痛滅燈猶暗坐,逆風吹浪打船聲。”
讀元稹的詩。
天黑了算什么,眼睛疼了算什么,都不能阻止我讀你的詩。
那么元稹對友人的被貶謫有什么反應呢?
“垂死病中驚坐起,暗風吹雨入寒窗。”
垂死,病中,驚坐起。
七個字,足夠表達悲痛。
白居易說,就是普通人看了這句詩也能感受到他的悲傷。
不止這一句,元稹的悲痛還存在無數個地方。
比如哭。
七尺男兒,為什么會哭呢?
“遠信入門先有淚,妻驚女哭問何如。
尋常不省曾如此,應是江州司馬書。”
因為收到了白居易的信。
信還沒拆開,只是拿在手里,淚水就無法抑制的流下來。
所以白居易也沒有辜負他這份深重的感情。
“晨起臨風一惆悵,通川湓水斷相聞。
不知憶我因何事,昨夜三更夢見君。”
不用說我想你,不用問你近來可好,不用說那些有的沒的。
我就告訴你,我夢見你了。
足以表達一切。
元稹拿到這首詩,忽然沉默了。
你都夢到我了,我這么想你,我為什么夢不到你呢?
你都不肯進我的夢。
病中的元稹難過了,一首酬樂天頻夢微之寫過去。
“山水萬重書斷絕,念君憐我夢相聞。
我今因病魂顛倒,惟夢閑人不夢君。”
似乎他們的感情帶著仕途不順的坎坷和身患重病的孱弱,可是少年人才不是這樣。
“一為同心友,三及芳歲闌。
花下鞍馬游,雪中杯酒歡。
衡門相逢迎,不具帶與冠。
春風日高睡,秋月夜深看。
不為同登科,不為同署官。
所合在方寸,心源無異端。”
詩稍長,但句句真切。
春風日高睡,秋月夜深看。
春風日暖有什么好,秋月夜靜有什么好,所有的美好都是因為陪我度過這一切的是你。
別情不是只有被貶后才有。
年輕的元稹被皇帝派出去出差,白居易和朋友在長安喝酒,越喝越覺得不是個味。
其實不是酒怎么樣,而是他想元稹了。
“花時同醉破春愁,醉折花枝作酒籌。
忽憶故人天際去,計程今日到梁州。”
所以有了這首詩。
可思念不是白居易一個人的呀。
于是便有了小說都不敢寫的巧合,元稹在同一天,寫下了梁州夢。
“夢君同繞曲江頭,也向慈恩院院游。
亭吏呼人排去馬,忽驚身在古梁州。”
我好像還和你在一起,怎么突然就到了這么遠的地方。
這兩個人似乎很深情,可事實上他們倆唯一沒有辜負的就是彼此的友情。
出了名的渣男。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
難為水的懷念了亡妻兩個月,元稹娶回家了個貌美如花的小妾。
“櫻桃樊素口,楊柳小蠻腰。”
白居易不但要養妓女,還要養兩個,一個唱歌一個跳舞。
那么大渣男元稹是如何給白居易寫詩的呢?
“愿為云與雨,會合天之垂”
“今來云雨曠,舊賞魂夢知”
云雨。
好的,后人假裝什么都不懂。
可是白居易又是怎么回復他的呢?
“好去鴛鸞侶,沖天便不還”
鴛鴦侶。
不像別的那些個友情,賞賞景,罵罵朝廷,暗諷皇帝。元白二人,句句想念,字字真切。
似乎之前的云雨還不夠,元稹還要再撩撥撩撥搞點事情。
“夜久春恨多,風情暗香薄。
是夕遠思君,思君瘦如削。”
你看我瘦了嗎?
想你想的。
拿到信后,白居易甜蜜一笑,大筆一揮。
“曉來夢見君,應是君相憶。
夢中握君手,問君意何如。”
就說為什么最近總特別想你,原來你想我了啊。
我也想你。
可這段感情并沒有落下一個很完美的句號。
元稹一語成讖,“戀君不去君須會,知得后回相見無。”成了他留給白居易的最后一句話。
元稹死了。
白居易年老病弱,一想到那個曾經共同賞花飲酒的友人,心里便空空的。
在元稹早離開的十六年中,白居易一直都不怎么開心。
一腔思念惆悵孤獨托在詩里。
什么詩呢?
“君埋泉下泥銷骨,我寄人間雪滿頭。”
我好想你。
巨蟹座大一男孩
態度決定高度
你,生而無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