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前一陣和朋友互相吐槽,幾乎從上中學開始,每遇到作業提交的期限,或者是大型考試的關頭,我都無法專心做最后的沖刺。反而整個人忽然變得挑剔而勤勞起來------桌子怎么這么臟啊,受不了要整整;這是哪天喝的咖啡杯啊都快長蘑菇了,不行得趕緊去洗干凈;這本小說已經兩年沒看了,扔了還是送人呢?擺在這里好占地方。
說到這里我倆對視哈哈大笑,為了不做緊急的事情,我們主動地做完了所有不緊急做的事情。
? ? ? 簡.博克的《拖延心理學》將這種荒唐的行為歸結為拖延癥。我們害怕全力以赴也達不到預期的目標,于是試圖降低努力的標準來為可能面對的失敗找到完美的說辭。即害怕不完美,而拒絕完成。第一次讀到這段解釋的時候,便覺得膝蓋中箭,想要辯解又無從反駁。正中靶心。
? ? ?接受了自己拖延的病癥以后,我便開始了良心會痛的拖延旅程。隨著日子的累積,慢慢發現了另一條有意思的規律。整理雜物在各種無意識的拖延事件中,占據了絕大部分的比例。當思緒混亂,壓力翻騰的時候,整理的過程總能暫時將我從一片混沌解救到空白中,喘息片刻。運氣好的話,之后回歸工作的思路也會變得明朗一些。
? ? ? 網易上有一段李佳薇《煎熬》的MV流傳甚廣,女主在失戀以后形同行尸,蓬亂的頭發,爬滿霉菌與蠅蟲的披薩,在地上亂竄的垃圾與小強,過期的紅酒和痛苦的回憶伴隨著一波又一波的尖叫。就在看客隨著情節開始沉入深淵的時候,女主一抹眼淚心開始從深淵中往上爬。她開始收拾房間了!
以上是部分截圖,還有大量黃暴情節......等你去看...... 回憶完情欲里的痛苦,女主找了件能裝下兩個成人的超級號垃圾袋,把桌面上存在著的大大小小的物品一股腦打包;麻利地往地板、馬桶、鏡子、上潑兩桶水,看著臟東西全部沖下下水道;所有的白色瓷器都用純白色的棉布轉圈細細碾磨,擦到發光,發亮!又痛痛快快地把花灑水力開到最大洗了個澡去風里吹干。不知道女主做這些事情的時候自己感覺爽不爽,反正有略微強迫癥的觀眾看得尤其暢快,仿佛是自己也接受了一次翻新洗禮。獨爽不如眾爽,鏈接:http://music.163.com/mv/5527?userid=286689254 (@網易云音樂)
? ? ? 所以整理雜物作為一個逃避的出口,在這個過程中所帶給人的滿足感是不可替代的。
1.清理規整的過程也是自己思緒整理與平復的過程,垃圾與雜念統統撇開,只留下真正要沉淀要留下來的東西。
2.從生態學角度來解釋,環境是可以和生物相互作用的,人對環境進行美化的作用力會受到環境使人心情愉悅的反作用力。
3.運動過程產生的多巴胺作用也會使人神經興奮(減肥中的跑步狗實力認證)。
? ? ? 作為一個具有眾多良好效應的癖好,整理癖的形成與執行也是具有一定的技術含量噠。同樣整理,有時候讓人覺得酣暢淋漓;有時候一陣搗弄,麻煩反而越滾越大,更加郁悶!培養此癖好多年,小本本上總結了一大批簡潔有效的整理原則和美觀實用的整理收納工具,下次分享,一起買買買,整整整,爽爽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