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迷茫是青春的常態,誰的青春不迷茫?
朋友家有位表弟,今年二十一歲,初中沒畢業便出去四處打工,沒掙到錢又回來了。沒學歷沒技能,家里人都很為他著急,掏錢讓他去學了駕照,為他買了輛二手出租車,但表弟似乎沒什么耐心,生性又莽撞,開出租不過兩個月,便發生了幾起事故,最嚴重的一次撞了位老大爺,大爺的腿韌帶斷裂,全家賠了好多錢才算將事情平復下去。
經此一事,朋友的表弟有點膽戰心驚一蹶不振,對自己失去了信心,有點自閉的傾向,出租車不愿意再開了,轉手賣掉,損失了不少。家里人一商量,覺得他可能是年輕沒有責任感,于是托人給他介紹了女朋友。
有了愛情滋潤的表弟似乎又恢復了幾分精神,臉上重又有了紅潤,也愿意跟外人開玩笑了,但好景不長,女朋友跟他分手了,更糟的是,女朋友還花光了表弟原本就薄薄的那點積蓄。
如此,這個生性陽光快樂的大男孩徹底蔫了,自閉的傾向更嚴重了,說話也開始變得結巴。
朋友找到我,“你幫我表弟開導開導?”
我說,“我是學考古的,不是學心理的,我的專業是看風水不是看病。”
朋友說,“那你就把我表弟當成風水給看看吧。”
后來與那個小伙子聊了聊,發現其實他沒什么問題,只是迷茫而已。比如他其實不愿意打工,但小哥們都在掙錢,他也就去掙了;他不喜歡開出租,但是當時這似乎是他唯一的出路,他也便去試試;他心里其實一直有位暗戀的女孩,但不敢開口,有人介紹女朋友給他,他為了轉移這種迷茫就交往下去,所以如果這能是個歡喜結局,就真的是見鬼了。
其實如果他能意識到青春中的迷茫,是非常非常正常的一件事,能夠正確的認識到自己,這一切都是可以避免的。在所有人都過度關注他的環境里,他自己也放大了迷茫的情緒,最后終于不堪重負,成了個郁郁寡歡的小伙子。
我問他,“你最喜歡做什么?對什么感興趣?”
他支支吾吾的說,“其實我愿意做廚師,但怕大家覺得男人做廚師很沒出息。但走了那么多冤枉路,越來越覺得喜歡那個行業。”
我立刻給他鼓掌,他很是詫異,一雙眼睛里充滿著疑惑與驚奇。
其實他是多么幸運呀,雖然走了彎路,但終于在彎彎繞繞之后認清了自己的內心,知道最想要的是什么。
迷茫不可怕,劉同說,誰的青春不迷茫?走出迷茫,找到自我才最重要。
02
你是自己最熟悉的陌生人。
希臘德爾菲神廟門楣上,永遠寫著:認識你自己。可在你認清自己之前,你要先承認,你是自己最熟悉的陌生人。
因為是陌生人,所以要慢慢去接觸去了解,要學會與內心的另一個自我對話,在共同的學習成長經歷中,互敬互愛互相扶持,最終合二為一。因為你是自己的陌生人,所以就不會與自己時時刻刻的較勁。
很多時候,我們習慣于對別人太過寬容而對自己太過苛刻。其實我們更需要自己的關愛。
我的朋友月亮小姐是我見過的最明智的女孩,也是最能堅持自我的人。她是我在私立學校的同事,但她的理想是開家自己的手工工作室。為什么沒在剛畢業就去開家工作室呢?很簡單,沒有錢唄。
她的口頭禪是,“不要和生活較勁,也不要和自己較勁”。沒有錢,就去掙嘍,私立學校工資待遇不錯,她工作了一年省吃儉用攢了五萬塊錢,迅速離職在居民樓租了一室一廳,開了家簡單而淡雅的工作室。
在學校工作期間,月亮小姐也沒閑著,利用晚上的時間在網上下載各種學習視頻,買來各種材料一針一線的研究,開了公眾號每周發布手工教程吸引粉絲,等到她開工作室的時候,由于前期有了完美鋪墊,第一個月便收了兩撥學生,培訓費掙了兩萬多。
月亮小姐做的這一切,都是發自內心的一種熱情,也是對生活的一種明智安排。她知道自己出身普通家庭,不能在一開始便去追尋夢想,因為任何不能填飽肚子的夢想都是偽夢想,所以選擇努力掙錢。你改變不了自己的出身,又何必與自己較勁呢?
但是她迷茫嗎?肯定是不迷茫,因為她自始至終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那她是不是太過于辛苦對自己太苛刻呢?那也肯定不是,相反,我覺得她是最愛自己的一個人。因為,她把自己當成是一個陌生人,每天和平的去與內心的自我對話,比別人更懂得與自我和平共處,并尊重內心的真正意愿。
我們身邊太多人都在做著中國式好人,對別人太好對自己太差。但如果你把自己也當做一個陌生人,你還會如此嗎?
03
終其一生,學著擺脫他人的期待。
《無聲告白》里,莉迪亞死了,她的父母哥哥都堅信美麗乖巧的她是死于謀殺,瘋狂的去尋找著兇手,但只有妹妹漢娜知道真相。這本書的封面上,有一句話直指人心。
“我們終此一生,就是要擺脫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朋友的表弟,其實從小就喜歡看母親做飯,他說自己聞到油煙味就覺得安心,覺得世間的煙火氣是那么美好,但父母期望他能夠掙大錢出人頭地,他便唯唯諾諾的出去打工,又別別扭扭的開出租,到最后連愛情都沒能讓他走出內心的困境。
有時我們不在乎外界的眼光,卻會在意家人的期盼,因為我們都想做一個令父母驕傲的孩子,但結果卻往往不盡人意。
大學畢業時,我之所以選擇回家鄉做老師也是因為父母覺得教師這樣的職業比較穩定,但工作幾個月后我發現自己不適合教書,所以選擇了離職。
但很快父母又建議我考公務員,因為做公務員是件很榮耀的事情,于是我又隨波逐流去參加了省內的村官考試,但在考試時我猛然想到其實我根本就不想去當什么村官,所以沒有填服從調劑的選項。如果我當時填了服從調劑,可能如今正在某個村里對著村委會的辦公桌發呆呢。
幸好我的父母算是比較開通,后來對我的生活也沒再過多干預。我也找到了自己能夠安身立命的工作。
但其實我最愿意做的是讀書寫文章,除此之外,我還喜歡刺繡做手工。所以在經歷了那么多的曲折和自我反省之后,我開始在網絡寫連載小說,最初真心沒有什么人來讀,但慢慢的就收到很多鼓勵,生活也慢慢的變得明媚起來。平時自己喜歡做些刺繡小鏡子,鉤一些向日葵坐墊和玫瑰花瓣,身邊的朋友也都很喜歡,公司還想請我做些教程給大家上一節手工培訓課,作為公司的增值福利。
你在成為這個世界的光芒之前,首先要成為自己的光,照亮自己的內心才能照亮自己的生活。
04
接受不完美,做最好的自己。
我們都懂一個道理,那就是自己是為自己而活,但卻又忍不住的去迎合別人。其實越迎合越糟糕,自己別扭,別人看你也會覺得擰巴。
你讀不進去一本書,便不要硬逼著自己去讀了,換種獲取信息的方式,去聽書行不行?你擠不進去一個圈子,便不要強迫自己去融入了,如果氣場不對,即便進去了也會別別扭扭。你收到了來自一個并不心儀的人送來的玫瑰花,收下也就收下了,難道還非要退回去或者覺得欠了他好大的人情不可?
你只是自己最熟悉的陌生人,那么,面對內心的另一個自我,何不以禮相待,學會彼此善待,然后努力做成那個最可貴最完美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