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簡書——學富五車學院推薦閱讀的作品是《失明癥漫記》。該書是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薩拉馬戈代表作,入選諾貝爾學院“所有時代百部最佳文學作品”。
有學者說,《失明癥漫記》至少要看兩遍后才能對該書發表評論。而我,目前才看了一半,為完成簡書作業,趕來只言片語,實在汗顏。正因為不想倉促地看完,所以才就自己看到的寫點簡言,等認真看完,再來認真的長評吧。
剛開始閱讀,就被作者直白、殘酷、冷血的描述震憾。盲,既有客觀的眼盲,也有主觀的心盲。當盲人從最初的極少數到幾十、幾百,最終蔓延到整個社會時,人性的真實體現才淋漓盡致。
這種盲,能稱為眼疾嗎?眼睛其實沒毛病,就是看不見。不同于真正盲人所感受到的黑暗。他們的盲,感受到的是一片牛奶般的白。牛奶是那般美好的感觸,可現實是看不見的殘酷。作者感慨:“我們都是由這種混合物造成的,一半是冷漠無情,一半是卑鄙邪惡。”
人的尊嚴在現實里逐漸低頭,道德在人性的泯滅中喪失。那種看得見的悲哀讓文中唯一能看得見的醫生妻子對現實更加悲哀,更加憐憫。正如作者在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后的記者招待會上重申的一個基本觀點:“這個世界實際上已經一塌糊涂。”可縱然如此,也改變不了作者的期望,這也是文中唯一沒有失明的醫生妻子存在的意義,“再壞,總還有一絲希望。”讓這個世界不會完全淪落到全體視而不見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