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來兌現承諾了。也許很多小伙伴都已經忘記了11月25、26這兩天在幫我拉票的事情,因為生活節奏快,事情多,大家又如此努力一直向前看嘛,這樣的事情自然會很快淡出記憶啦。但是,我會一直記著大家對我的支持對我的鼓勵的,謝謝你們。
今天分享幾點從比賽準備到答辯當天這個時間段的一些心理波動以及從一些選手身上看到的亮點。
1. 【可以選擇把你正在做的事情說出去讓更多的人知道,學會給自己貼標簽】參加這次比賽屬于稀里糊涂那種,并不是自己看到這次比賽的通知,而是一個好友知道我在做創業,條件也符合參賽要求,就跟我說了這件事。而我當時在準備升華杯的比賽,并沒有在意。是這位朋友過了幾天后又重新提醒我,那么我才開始準備這次比賽的初審材料。如果我的這位朋友不知道我在做的事情,不知道我有的資源,也就不會給我推薦此次比賽,我也就失去了這樣一次能跟很多牛人學習的機會。人的力量有限,接觸的平臺有限,可以把自己推廣出去,朋友之間互相交流,那么我們擁有的資源就會擴大幾十倍。
2. 【嘗試做自己不想做的事情,實踐后再決定是否有意義】我是一個不愿意麻煩朋友的人,朋友是用來談心互相學習相互促進的,而不是拿來利用的,不想用“幫忙”來檢驗我們之間的友誼。能自己解決或者能在自己承受范圍內花錢解決的就不欠人情,所以拉票這樣的事情很違背自己的行事風格,既浪費大家的時間又沒有意義。不過還是拉了一個晚上和一個白天,然后就沒浪費時間在這件事上了。不過這樣的嘗試也有一定的收獲,從這次拉票中挖出了很多快要淡忘的老友,真的想對這些老友說“無論你混得怎么樣,你還是我的兄弟姐妹,無論我混的怎么樣,我還是那個你們可以調侃的‘貓勇’”;百度了很多拉票渠道,不過基本都是邪門歪道,如果用了就是拼財力了,這樣的比賽就毫無意義我是不會用的,建議大家不要嘗試,不過如果你認為票數重要可以走一下,市場價人工刷一般0.2元每票,如果不放心0.3元可以看每個手機投票的截圖,同時公眾號后臺一般檢測不出來你是否人工刷票,除非主辦方很牛叉;然后,微信群發助手不能發送鏈接,你可以百度“二維碼生成助手”將鏈接生成二維碼后發給好友,不過聯系單獨給好友發,這樣顯得有誠意,獲得投票率和拉票率也高。
3. 【聲音的磁性很重要】我之前在練習演講,接觸了一些演講達人,他們都會去練習發聲,只是我太懶了竟然到目前都沒去練習,要罵自己啦。昨天的答辯屬于第一次參加如此正式的答辯,之前只習慣做演講分享,一下子換成展示的答辯很不習慣,想煽情吧又只有3分鐘,時間短內容多語速就得上去,今天的語速應該是350字/分鐘,所以如果聲音不好聽且發音不標準,臺下的人基本聽不懂你說什么。其實呀,別說你的嗓子天生不好,練習過的朋友說發聲用的不僅僅是聲帶,會動用丹田啥的一些部位,聽著挺好神奇的,我一定要試試。拋開演講、答辯不說,平時的講話,發微信、QQ語音,都用得到。我就是一個喜歡跟聲音好聽的人發語音的貨,有的時候會厚著臉皮說“~~要聽你的聲音嘛,給我發語音了啦”娘的一撇。練習聲音可百度視頻或者喜馬拉雅有教學音頻。
4. 【我們自身的感受不一定是對的】今天答辯的失誤:原本打算站在舞臺中間做答辯的,結果走到中間開始講了兩三頁PPT后感覺不好,因為舞臺設置原因,需要轉頭去看演示界面,擔心所講的與ppt播放的不統一,于是便從中間走到了側邊繼續答辯,導致剛到側邊位置時斷片了腦??瞻琢?s左右,有點兒尷尬。其實在舞臺下觀眾對演講者的回頭不會太在意的,而且回頭的幅度也不算大,所以不影響答辯的效果。演講、答辯需要多練習,而且在觀眾和演講者的位置做轉換,如此練習,就更能好的把握舞臺啦。前天聽線上分享,一位演講大咖分享的練習經驗是:對著手機或者相機講,然后觀察自己的動作,聽自己的聲音,同樣需要反復練習。這位大咖,給自己錄了1000多個這樣的練習視頻,每個視頻都是一改在改,直到當天滿意為止??窗桑H硕际菆猿殖鰜淼?,你跟牛人就差了一個堅持。
5. 【別浪費認識牛人的機會,跟參賽選手學習】這次參加答辯的有如下幾個類別:社會實踐、團隊合作、學術創新、公益行動、自強不息、經濟管理。可以說獲得答辯資格的選手都是佼佼者,從本科生到博士生到老師隊伍,實力非常強大,很多團隊和個人都是那種拿獎拿到手軟的,他們分享的經驗都是自己從實踐中提取出來的,而且有諸多的各異性,以后如果有這樣的賽事建議大家去參加,你花兩小時就可以獲得他們用了好幾年時間實踐才換來的經驗,何樂而不為呢。包括高校內一些教授開的講座,有時間一定要去聽聽,雖然也許有些枯燥,但很多都是教授們多年的成果,你是賺到了。
6. 【友誼第一,比賽第二,主動撩人】我參加這樣的比賽永遠不會因為獲獎與否而特開心或特壓抑,只要能去參加我就贏了。與牛人同臺競技,就會發現人外有人,永遠都不要太驕傲,做一位謙虛的學習者是明智之選,但也不要陷入對比的誤區,取得成績跟家庭背景、所處環境相關,我們最大的對手依舊是自己,只要你堅持努力,調整狀態,每天在進步就是你值得驕傲的值得樹立的自信。分享三點昨天學到的:
a) 大學生團隊都面臨著老成員就業或考研或出國的情況,有的項目需要持續走下去,這時可以有這樣的機制,每位老成員退出前都給團隊推薦一位優秀的接班人,人才循環,項目優化,最后一定能取得不錯的成績。
b) 回答評委老師發問時如果是開放式提問,可以考慮引用名人名言開頭,然后在闡述結合自己的經驗做闡述。這樣一來顯示自己有文化底蘊,看書多,二來,這是名人說的話誒,而我的經歷跟名人的相似。一下子就把自己的身份提上去了。這算是我第二大的收獲。
c) 最大的收獲自然是結識了很多今天答辯的選手,從前晚開始就在撩群里的這些大神選手了,而昨天下午就趁著比賽順便面了基,何等的開心。晚上則跟學術類的一位選手一起吃飯,我稱之曰:松清兄。松清兄,15年從新疆石河子大學考到中南鐵道攻讀土木碩士學位,是個十分奔放的有才氣的而且愛國情懷讓我自愧不如的漢子,發過多篇SCI論文(然而我并不懂這個,哈哈)。我們兩個性格挺像的,相見如故,談的不亦樂乎。畢竟我也是學土木類的,以后說不定兩人就合作了,哈哈。
分享到這里接近尾聲了,用我答辯的三個大標題,欣賞的一句話和自己的座右銘結束這次分享
1. 敢想敢做
2. 遭遇失敗而激情不減
3. 不斷學習,懂得分享,知人善用
欣賞的一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