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正定古城我和夫人上一次自駕游去華山返回的時候曾經(jīng)去過一次,這一次帶莉他們兩口子去,也是為了減輕返程路途遙遠的壓力。從洛陽龍門石窟出來,我們就直奔正定古城,五百三四十公里,五個小時就開過去了。
因為還處在小長假期間,所以古城的人車非常多,那是沒有辦法的事,先找吃的吧。夫人選了一家排骨一鍋鮮,味道還可以,飯后溜達著去逛正定古城南城門和城墻。夜晚的正定古城是燈火輝煌、霓虹閃爍的,尤其是南城墻的位置,熱鬧非凡。街上到處都是身著漢服的女子,紅的、粉的、白的、藍的各式各樣的漢服,頭上都是大大的發(fā)髻花簪,有結(jié)伴而行的,有直播講解的,有扎堆拍照的,有閑逛逗鬧的,咋一看,仿佛穿越到了大唐盛世。
我們無非就是在南城墻和廣場到處走走看看,拍照,合影,買特色小吃,上次來的時候是秋季,秋高氣爽,這次是花季的春天,所以看花開、聞花香也是與上一次不同的。莉他們是頭一次來,可能視覺和感受比我們更強烈。
第二天上午,找到我們上一次吃飯的饸饹條店,請莉他們也嘗嘗這家的饸饹條的味道,然后就近游覽了一下廣惠寺。
百度小知識:廣惠寺始建于唐貞元年間(公元785-804),是正定八大古寺之一。因為寺內(nèi)建筑僅遺存一座華塔,所以又稱"華塔寺"。華塔始建于唐,后塔毀,現(xiàn)存為金代遺物。華塔為八角樓閣式花塔,塔身由兩部分組成。主塔為四層,聳立正中,塔高約40.5米,底層四隅各建一六角形亭狀小塔,將主塔一至二層環(huán)抱,高低錯落,主次偎依。這個造型又有金剛寶座塔的意味,給人感覺整個塔造型富于變化。主塔身最上部是整座塔的精華所在,花束型塔身占了大約整體的1/3左右,其上按八面八角垂直線刻塑出獅、象、佛、菩薩、獸頭、大天王力士等形象,各種刻塑參差錯落、變化有致。廣惠寺華塔,從造型上來說,屬于花塔類型,重要特征就是在塔身上半部分裝飾有各種繁復(fù)的花飾,看上去好像巨大的花束。這種塔形成于宋遼金時期,元朝后幾乎絕跡,國內(nèi)現(xiàn)存華塔總數(shù)也不過十幾座,正定華塔是現(xiàn)存為數(shù)不多的華塔中造型最奇特、裝飾最華美的一座。
其實外面的介紹里已經(jīng)說了寺里只剩下一座塔,可是我們進去之后發(fā)現(xiàn)只有一座塔,還是有點小小的失望的。不過,近距離觀察這座奇特的華塔,還是挺有趣的,塔身上的獅子、大象、獸頭、菩薩等等的都雕刻精湛、栩栩如生。然后還有一個繞塔祈福的小活動:順時針繞塔一周闔家幸福;繞塔兩周福壽雙全;繞塔三周國泰民安;繞塔四周四季豐財;繞塔五周天下為公;繞塔六周皆事順利;繞塔七周世界大同。既然如此,那我們就都繞了一個世界大同,看看,我們這心操的,哈哈。
從廣惠寺出來,我們開車去了榮國府。上一次,感覺正定古城這地方到處都可以輕松免費停車,不要太方便了,這一次,趕上小長假,到處找不到停車的位置,暫時停在了一個小診所前面路邊的空地,結(jié)果還沒進景區(qū)呢,就被打電話要求挪車。算了,讓她們先進去看吧,反正我不用門票,我先去挪車,然后再找她們。
一番尋找,在榮國府對面的古街里找到一個位置,店面正在裝修狀態(tài),大門上鎖,就先停這兒吧,車上留有電話,如果打電話挪車,我也能快點過去。所以,后面在榮國府的游覽,我基本上都是自己一個人走的。上次來正定的時候我和夫人已經(jīng)逛過榮國府了,所以這次只是粗略的逛逛。這次感受不同的是,景區(qū)有實景演出,和在隆中的三顧茅廬的差不多,還挺有意思。我趕上兩段,一個是“王熙鳳迎客”,一個是“寶玉黛玉看書”,看來景區(qū)與時俱進、開拓創(chuàng)新的意識還是有進步的。
后面與夫人她們會合,一起逛了逛西花園和大觀樓,游覽結(jié)束,啟程回京。299公里的路程走了近五個小時,不是我不快,是進京的路實在是太堵了,主要堵在檢查站。至此,此次從3月29日開始,到4月6日結(jié)束,為時9天的自駕游圓滿收官了。回家后,請莉和峰在陽坊涮肉好好的大吃了頓,解了這多日奔波的疲憊。莉和峰在我家住了一晚,第二天早上乘坐高鐵回家了,各自繼續(xù)搬磚,回歸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