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的痛,上有老下有小,害怕一切引起老小不舒的未知因素
文/姚志蕓
(當您打開這篇文章時,感恩在我心。在浩瀚的網絡里,姚志蕓堅持正能量的導向,或許微不足道,但您的關注和留言支持就是小編的全部動力。)
網友爆料,說說人到中年的痛。
就在早晨,5點50,老爸的電話顯示在手機上,我的心咯噔一下緊張起來,趕緊接聽,原來只是問問我閨女到底是周六還是周日去看姥爺。我直嗔怪,那干嘛這早打電話啊。
想想我的緊張,其實是人到中年的通病。害怕非正常時間看到父母的電話,一驚一乍間全是脆弱,對未知親情別離的懼怕。
看見新聞里又失蹤了一個大學生,趕緊發給女兒,讓她注意安全;看到雷雨天氣怎么預防觸電,電梯里怎么注意安全等等無一例外會分享給女兒。
人到中年的痛就是,上有老下有小,害怕一切引起老小不舒的未知因素。更怕自己得病,老小們誰來照顧你?照顧自己,心系長幼,一顆心堅強又柔軟,輕易會被溫暖打動……
愛子說,2014年老爸走后,老媽和哥哥生活,有一天打老媽電話關機,打給哥哥無人接聽,打給嫂子還是無人接聽,馬上趕回娘家,發現一家三口正坐在餐廳吃飯。一顆心放下后就問下他們,老媽手機欠費停機。哥哥和嫂子的手機放在房間充電沒聽到。子欲養而親不待。要珍惜父母和我們在一起的時光。
后來我每天至少給老媽打一次電話,每晚到睡覺時都會想一下今天給媽打電話了嗎,沒打馬上就打,直到前年她生了大病,現在聽不出誰打的電話了,才打得少了,我哥在照顧她,不過隔一兩天又要打電話問問她的情況。
老劉是退休大夫,今年65歲了,他以前在醫院工作一直有二十四小時開機的習慣。離開醫院的這幾年二十四小時只為了父母開機。
兩年前的八月二十三日凌晨一點接到小姑電話,居然是爸爸突然去世的消息。明明幾個小時前孩子還在問外公想要什么禮物,幾個小時后他卻永遠離開了我。
由于老劉的媽媽喜歡呆弟弟家,不能接她到身邊。老劉每天或者隔天就給老母親打個電話,其實沒有什么要說的,只是為了還能聽到她的聲音。如果晚上九點以后接到她或者弟弟的電話,心都會揪起來,雖然60多歲了,依舊是母親的兒子,害怕深夜的電話鈴聲!
這個真有感觸!怕不正常的時間接到父母的電話,怕孩子在學校時接到老師的電話,看到關于意外事故的新聞總會第一時間發到親人群里提醒他們……人到中年,身負重擔,也不堪一擊。
麗麗說她自從有手機以來,從未關過機。2019是最不順的一年,六月某日深夜妹妹來電,說母親急病住院,因嫁得遠,去看望母親途中又接到弟弟電話,無兒女的三伯又入院,要我照顧,只好先照看三伯,穩定再抽時間回去看看母親,母親交給妹妹照顧,自己又到醫院照看三伯,看著他逐漸衰弱到離去。
母親出院一星期又入院,身心俱累,無法兼顧,家里的兩個小孩只好自己在家,托鄰居看望。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少,有時恨自己無能,站在樓頂很想縱身一跳。天堂或安好,可是又不敢,父母還在,幼子無依靠。
事實生活中擊垮成年人的不是窮,真正的是分身乏術。因為你沒有依靠,很多時候都是孤身一人,想放棄都沒有權利放棄,家里的父母需要吃藥錢,家里的孩子需要讀書錢……
人到中年擔心年邁父母的身體,心疼他們怕他們生病,怕他們各種的突然……一接到父母電話心里常常咯噔一下的不安!同時又各種擔心遠在外地工作的兒子,一看到哪些日常生活中對生命有危險的科普知識,和防詐騙的知識也要分享給兒子。
又怕有一天自己突然離世,(因為身邊的朋友同事就是因突發心梗去世的太多)又怕父母和家人承受不了白發人送黑發人的打擊,中年還有更年期綜合癥的各種煩躁焦慮和不安,人到中年,一切不易。
生活好了,并不代表心里就好了,舒服了!一切都是壓力,年輕人或許說庸人自擾之,可事實上很多道理大家都懂,沒走過同樣的路,到了中年,焦慮不安,壓力……大部分人都殊途同歸,不管你有錢還是沒錢。
劉老師今年46歲,他說2016年5月16日晚上零點二十接到姐姐電話,父親在睡夢中離世;2019年6月21日早晨六點五十三接到外甥電話,母親昏迷搶救,四天后母親溘然長逝。
在此前的幾年里,都怕半夜清晨接到電話,就是怕父母出意外。中年不易,怕的還是來了,母親也離開了,一下就覺得人生沒有了目標。61天了,心還沉在深潭里,母親的房間還保持原樣,總覺得媽媽還會回來。
生老病死是自然規律,可當真去面對時,誰也不會那么坦然,有一種痛從心底襲來,擊垮著每一個經歷著的人。
人到中年你不服老都不行,少了銳氣,多了責任和擔心,活的越來越小心謹慎。父母在,人生尚有來往,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
王大哥今年46歲,他說父親雖然八十歲,耳背,但是有文化有知識,國企一般干部退休,一個人全國各地旅游,每次我給錢,準備照相機,精神矍鑠,是因為心臟突發狀況,根本沒有任何征兆。
有一天早晨七點,手機鈴聲突然響了,噩耗傳來父親去世,懷著悲痛,忙完喪事,取了手機卡,在一個沒人的地方,把手機狠狠地咂了,因為再也不愿意聽到那個熟悉讓我心酸的鈴聲。
還因為父親說過,等我買了新手機,這個他用,當時心想父親耳背,要手機沒用,早知今日,爸!我給你買十個也心甘情愿。如果知道別說十個手機,一百個也可以,甚至一千個。
子欲養而親不在,看著人潸然淚下,中年人的不安和焦慮,后悔和痛苦,不經歷誰也不會懂。
小李今年42歲,父親63歲去世了。從小小李叛逆不聽話,后來老父親賣房子讓他成家,成家后的小李掙自己的錢養自己的家,時不時過來問老爸拿錢,美其名曰遲早都是自己的,早晚花都一樣。
父親貼補著自己貼補著孫子,而老父親一頓飯都不曾吃過兒子和媳婦的。因為給錢少,小李還覺得父親摳門舍不得錢,他哪知道父親一個月要吃多少藥?哪知道父親已經很老很老了需要人照顧?
終于有一天父親去了,三四天都沒有人發現時,所有的親戚怒罵著小李,小李一下子老了許多,頭發白了。
老話說老子不死,兒子長不大。中年人的無情總是丟給了那些狼心狗肺的兒女,一味的自私自利。老人去了以后換來的成長又有何用?
人到中年,最怕是一天中太早或太晚的時間接到父母親人的電話,那種擔心與害怕無法訴說。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除了每天工作,心中所盼父母健康,孩子快樂成長,兩項責任讓人快樂同時又心中掛憂。不敢生病,不敢懈怠。
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電話時間稍微不正點響起就緊張,隨著年齡增長膽子卻越來越小,害怕分離害怕失去。
中年的我們,一到走來,真心不易,上有老下有小。善待自己,珍愛家人!
【作品】敬請點擊頭像關注,作品持續更新,非常喜歡您的認可歡迎朋友的點贊留言。用古色生香的詩韻點綴平淡的生活,拿抑揚頓挫的文字,給生命注入激情!
原創作品,各平臺同步發布,未經容許,請勿轉載!部分素材和配圖來源網絡,圖片若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人到中年的痛,上有老下有小,害怕一切引起老小不舒的未知因素
文/姚志蕓
(當您打開這篇文章時,感恩在我心。在浩瀚的網絡里,姚志蕓堅持正能量的導向,或許微不足道,但您的關注和留言支持就是小編的全部動力。)
網友爆料,說說人到中年的痛。
就在早晨,5點50,老爸的電話顯示在手機上,我的心咯噔一下緊張起來,趕緊接聽,原來只是問問我閨女到底是周六還是周日去看姥爺。我直嗔怪,那干嘛這早打電話啊。
想想我的緊張,其實是人到中年的通病。害怕非正常時間看到父母的電話,一驚一乍間全是脆弱,對未知親情別離的懼怕。
看見新聞里又失蹤了一個大學生,趕緊發給女兒,讓她注意安全;看到雷雨天氣怎么預防觸電,電梯里怎么注意安全等等無一例外會分享給女兒。
人到中年的痛就是,上有老下有小,害怕一切引起老小不舒的未知因素。更怕自己得病,老小們誰來照顧你?照顧自己,心系長幼,一顆心堅強又柔軟,輕易會被溫暖打動……
愛子說,2014年老爸走后,老媽和哥哥生活,有一天打老媽電話關機,打給哥哥無人接聽,打給嫂子還是無人接聽,馬上趕回娘家,發現一家三口正坐在餐廳吃飯。一顆心放下后就問下他們,老媽手機欠費停機。哥哥和嫂子的手機放在房間充電沒聽到。子欲養而親不待。要珍惜父母和我們在一起的時光。
后來我每天至少給老媽打一次電話,每晚到睡覺時都會想一下今天給媽打電話了嗎,沒打馬上就打,直到前年她生了大病,現在聽不出誰打的電話了,才打得少了,我哥在照顧她,不過隔一兩天又要打電話問問她的情況。
老劉是退休大夫,今年65歲了,他以前在醫院工作一直有二十四小時開機的習慣。離開醫院的這幾年二十四小時只為了父母開機。
兩年前的八月二十三日凌晨一點接到小姑電話,居然是爸爸突然去世的消息。明明幾個小時前孩子還在問外公想要什么禮物,幾個小時后他卻永遠離開了我。
由于老劉的媽媽喜歡呆弟弟家,不能接她到身邊。老劉每天或者隔天就給老母親打個電話,其實沒有什么要說的,只是為了還能聽到她的聲音。如果晚上九點以后接到她或者弟弟的電話,心都會揪起來,雖然60多歲了,依舊是母親的兒子,害怕深夜的電話鈴聲!
這個真有感觸!怕不正常的時間接到父母的電話,怕孩子在學校時接到老師的電話,看到關于意外事故的新聞總會第一時間發到親人群里提醒他們……人到中年,身負重擔,也不堪一擊。
麗麗說她自從有手機以來,從未關過機。2019是最不順的一年,六月某日深夜妹妹來電,說母親急病住院,因嫁得遠,去看望母親途中又接到弟弟電話,無兒女的三伯又入院,要我照顧,只好先照看三伯,穩定再抽時間回去看看母親,母親交給妹妹照顧,自己又到醫院照看三伯,看著他逐漸衰弱到離去。
母親出院一星期又入院,身心俱累,無法兼顧,家里的兩個小孩只好自己在家,托鄰居看望。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少,有時恨自己無能,站在樓頂很想縱身一跳。天堂或安好,可是又不敢,父母還在,幼子無依靠。
事實生活中擊垮成年人的不是窮,真正的是分身乏術。因為你沒有依靠,很多時候都是孤身一人,想放棄都沒有權利放棄,家里的父母需要吃藥錢,家里的孩子需要讀書錢……
人到中年擔心年邁父母的身體,心疼他們怕他們生病,怕他們各種的突然……一接到父母電話心里常常咯噔一下的不安!同時又各種擔心遠在外地工作的兒子,一看到哪些日常生活中對生命有危險的科普知識,和防詐騙的知識也要分享給兒子。
又怕有一天自己突然離世,(因為身邊的朋友同事就是因突發心梗去世的太多)又怕父母和家人承受不了白發人送黑發人的打擊,中年還有更年期綜合癥的各種煩躁焦慮和不安,人到中年,一切不易。
生活好了,并不代表心里就好了,舒服了!一切都是壓力,年輕人或許說庸人自擾之,可事實上很多道理大家都懂,沒走過同樣的路,到了中年,焦慮不安,壓力……大部分人都殊途同歸,不管你有錢還是沒錢。
劉老師今年46歲,他說2016年5月16日晚上零點二十接到姐姐電話,父親在睡夢中離世;2019年6月21日早晨六點五十三接到外甥電話,母親昏迷搶救,四天后母親溘然長逝。
在此前的幾年里,都怕半夜清晨接到電話,就是怕父母出意外。中年不易,怕的還是來了,母親也離開了,一下就覺得人生沒有了目標。61天了,心還沉在深潭里,母親的房間還保持原樣,總覺得媽媽還會回來。
生老病死是自然規律,可當真去面對時,誰也不會那么坦然,有一種痛從心底襲來,擊垮著每一個經歷著的人。
人到中年你不服老都不行,少了銳氣,多了責任和擔心,活的越來越小心謹慎。父母在,人生尚有來往,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
王大哥今年46歲,他說父親雖然八十歲,耳背,但是有文化有知識,國企一般干部退休,一個人全國各地旅游,每次我給錢,準備照相機,精神矍鑠,是因為心臟突發狀況,根本沒有任何征兆。
有一天早晨七點,手機鈴聲突然響了,噩耗傳來父親去世,懷著悲痛,忙完喪事,取了手機卡,在一個沒人的地方,把手機狠狠地咂了,因為再也不愿意聽到那個熟悉讓我心酸的鈴聲。
還因為父親說過,等我買了新手機,這個他用,當時心想父親耳背,要手機沒用,早知今日,爸!我給你買十個也心甘情愿。如果知道別說十個手機,一百個也可以,甚至一千個。
子欲養而親不在,看著人潸然淚下,中年人的不安和焦慮,后悔和痛苦,不經歷誰也不會懂。
小李今年42歲,父親63歲去世了。從小小李叛逆不聽話,后來老父親賣房子讓他成家,成家后的小李掙自己的錢養自己的家,時不時過來問老爸拿錢,美其名曰遲早都是自己的,早晚花都一樣。
父親貼補著自己貼補著孫子,而老父親一頓飯都不曾吃過兒子和媳婦的。因為給錢少,小李還覺得父親摳門舍不得錢,他哪知道父親一個月要吃多少藥?哪知道父親已經很老很老了需要人照顧?
終于有一天父親去了,三四天都沒有人發現時,所有的親戚怒罵著小李,小李一下子老了許多,頭發白了。
老話說老子不死,兒子長不大。中年人的無情總是丟給了那些狼心狗肺的兒女,一味的自私自利。老人去了以后換來的成長又有何用?
人到中年,最怕是一天中太早或太晚的時間接到父母親人的電話,那種擔心與害怕無法訴說。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除了每天工作,心中所盼父母健康,孩子快樂成長,兩項責任讓人快樂同時又心中掛憂。不敢生病,不敢懈怠。
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電話時間稍微不正點響起就緊張,隨著年齡增長膽子卻越來越小,害怕分離害怕失去。
中年的我們,一到走來,真心不易,上有老下有小。善待自己,珍愛家人!
【作品】敬請點擊頭像關注,作品持續更新,非常喜歡您的認可歡迎朋友的點贊留言。用古色生香的詩韻點綴平淡的生活,拿抑揚頓挫的文字,給生命注入激情!
原創作品,各平臺同步發布,未經容許,請勿轉載!部分素材和配圖來源網絡,圖片若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