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人于2025年3月12日,閱讀完《早起的奇跡》一書,頗有感觸,在此分享。
? 首先,在寫作方式上,《早起的奇跡》一書與大多數我們所說的“雞湯書”一樣,振奮人心、富有哲理的語句和具體做法以及名人經歷相結合。但是,這本書不一樣的地方是,舉例時,很少出現別人的事例,大多是作者自己的經歷,讓讀者讀起來會更顯親切。同時,這本書出現了大量的研究數據,佐證觀點,比較嚴謹。
? 其次,從這本書的寫作內容來看,《早起的奇跡》一書,本人認為出現最多的內容是“如何做”,比如“五個步驟,寫出充滿力量的‘自我肯定’宣言”,“你和理想的自己只差6分鐘”,“三十天早起習慣鞏固法”等。其實與其把這些看作“如何做”,我更傾向于作者對讀者的一些良好建議,或者作者的分享,因為這些“如何做”,或許并不能適用于所有人,并且帶有作者的一定主觀意識,所以適不適合自己,還需要讀者自己去實踐。
? 然后,從這本書的情感上來說,《早起的奇跡》的語音同一般的“雞湯書”語言是差不多的,高昂激揚,充滿生命力與希望,讓人變得堅定與自信,同時會進行深刻的自我反思。
? 其次,我想說,這本書我印象最深刻的地方就是他的條理性,總結的很到位。像是試卷一樣,一條條列出來,尤其是后面幾章,幾句條理性,使讀者的觀感很清晰明了,個人認為這是比一般的“雞湯書”所突出的部分。
? 最后,我想發表一下個人觀點。這本書于我而言,其實作用并不大。因為它跳不出“雞湯書”這個大方面。“雞湯書”是我小學、初中所讀的,目的是為了塑造我正確的價值觀,并知曉通往成功的正確做法。于我而且,《早起的奇跡》這本書跟我以前讀的書所強調的那些品質其實大差不差,無非是它從“早起”著眼,講述如何堅持早起,早起的意義影響,從而強調“自律”“堅持”“執行力”等一系列品質,所以它本質上同一般的“雞湯書”是一樣的。對于已經小學初中時已經讀過很多這類書的我,并沒有什么大作用。相反,大學生大多已經在前面的階段塑造了自己的一套價值觀,知道這些正確的做法、良好的品質,我們缺的只是執行力與堅持,而不是這種“軟知識”的攝入,所以我說,這本書對我的作用并不大。我認為,目前已經是大學生的我,缺乏的是“硬知識”的攝入,并且是廣泛是“硬知識”的攝入。因為我是文科生,對理科沒有基礎,所以我說的這些“硬知識”的攝入,囊括了對專業知識、歷史、文學、哲學、社會科學等這一些知識的攝入,所以我更傾向于讀這些類型的書。
在此附上部分讀書筆記。(黑色為摘抄,藍色為自我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