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濱本來只是一個泛指湖邊位置名詞,但是到了西湖卻有了其特定的地位,杭州人一說湖濱,就明白指的是西湖邊一公園到六公園之間的區域,由于緊挨著延安路的鬧市區,交通便利,每天都擠滿了熙熙攘攘的游人。
那條沿著湖邊而建的道路自然就稱為了湖濱路,近年來為了讓游人有更好的環境欣賞西湖,湖濱路禁行了機動車,變成了步行街,讓游人在閑步西湖時更少了機動車的干擾。
火紅的楓樹下,四處都是悠閑的游人。
湖濱路的兩邊保留下來高大的法國梧桐樹,春夏茂密的樹葉遮蔽了道路,仿佛是一條長長的綠色隧道,只不過這條隧道隨著秋天的臨近逐漸變成了金黃的顏色,又有了另外的一番風景。
比梧桐樹葉更加豐富的色彩是散布期間的幾顆銀杏樹,這個季節的銀杏樹葉在夕陽之下的金黃色更是讓人有一種莫名的愉悅。
沿著湖濱路往北走,過了斷橋就到了北山路,不同于湖濱路的喧鬧,北山路透著的是一種寧靜和沉穩。
沿著湖邊看著北山路連綿不絕的法國梧桐樹,隨著時間的推移不斷加深著秋色,已是凋零的殘荷,在還溫暖著的夕陽底下矗立著,使人絲毫沒有冬天來臨時的那種凄涼,反而有著一種來自皖南鐵畫的蒼勁之感!
落葉、殘荷,映襯著如鏡般湖面倒映著的白云藍天,像絕了一副抽象派的油畫!
北山路的很多建筑都是民國時期所建,一直保存了下來,成為了一道獨特的文化風景。
從北山路一直往前走,過了岳廟、曲院風荷,就是以前的西山路,西山路經當年的西湖西進恢復工程,現在已經被重新稱為楊公堤了,當年楊公堤以西也是一大片湖面,但是到了2000年以前已經完全不見湖面,居民、工廠雜處,嚴重破壞了西湖的景觀。經后來的恢復工程,終得再見波光粼粼的湖面,這一片更加顯得自然而生態。
清晨鏡面般的浴鵠灣湖面上,倒映著長長的廊橋,遠山則是層林盡染的秋色,顯得有點冷峻。
西湖山中的九溪以十八個澗流而出名,久不來此,深秋偶入竟為它的色彩而震撼!道路兩旁種滿了紅楓,一場秋雨掃落了楓葉無數,人過車碾,路上竟堆起了厚厚的一層紅泥,真的是”零落成泥碾作塵”了,可惜了這一地的落葉!
南屏峰下的太子灣則集齊了西湖中所有秋的顏色,而且在大片如綠毯般的草坪映襯下,色彩的對比更為強烈與豐富。
太子灣中有著整個西湖中最為漂亮的無患子樹,無患子的樹葉在深秋時節是最美的,從綠變黃的時間極短,非得有很適合的溫度才能讓樹葉變黃而又掛在樹上不落下。
太子灣中當然不可缺的還有紅楓,陽光下呈現的透明紅色一點都輸京都的紅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