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時間的復利,做很多事情都是堅持,堅持,再堅持,然后才會爆發……
找到自己的熱愛,或早或晚,我們都要堅持下去。
就想我寫的上一篇文章,其實人生就像《飲食男女》中的這句話:人生不能像做菜,把所有的料準備好了才下鍋。
畢竟成年人的世界不會事事都等你準備充分。
前幾年,我愛上了閱讀,大學的很多時間,我都是一個人在圖書館度過,一摞一摞的借書閱讀。
雖然并不是什么值得炫耀的事情,但于我而言,改變了我太多太多,重塑自我也不言重。
楊絳先生說:
年輕的時候以為不讀書不足以了解人生,直到后來才發現,如果不了解人生是讀不懂書的。讀書的意義大概就是用生活所感去讀書,用讀書所得去生活吧。
我很感謝自己一個人度過的時光,是它成就了現在的我,一個熱愛文字的人。
后來有一段時間,感覺自己內心特別的平靜,我也在前面的文章里寫過。
但有些時候,我清楚自己不是,我也常常陷入混沌與焦慮中。
人浮躁,是這個社會的現狀,通過這幾年的努力,好像真的慢慢養出了一些靜氣。
我深知焦慮與困頓帶來的痛苦,整夜整夜的失眠,對什么都提不起興趣,看不到任何希望,就連看書也難以平和下來。
我自責、我怨恨自己的墮落,我討厭自己的生活狀態,我討厭與人接觸,把自己整日整日的關在房間里。
我想不明白,更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我到底該做什么。
對任何需要沉淀的事情,幾乎沒有耐心,心里明知荒廢不好,大腦就是無法聽話。
但是重拾寫作和工作,思路必須是清晰的,心情要是平穩的,你需要很快的進入狀態,不需要花太多時間拉扯和說服。
想做的,該做的,自然而然就去做了。
引用電影《返老還童》里面的一段臺詞:
只要是有意義的事,再晚去做還是有意義的,做你想做的人,這件事沒有時間的限制。
只要愿意,什么時候都可以開始,你能從現在開始,也可以一成不變;這件事沒有規矩可言,你可以活出精彩的自己,也可能搞得一團糟。
我希望,你能活出最精彩的自己;我希望,你能見識到令你驚奇的事物;我希望,你能體驗過未曾體驗過的情感。
我希望,你能遇見一些想法不同的人;我希望你為你自己的人生感到驕傲;如果你發現自己還沒有做到,我希望你有勇氣“重頭再來”。
慢慢地,我好像知道自己適合什么樣的生活狀態。
我開始按時睡覺,睡前看一些書籍、TED視頻,睡飽八小時,即使晚上做了噩夢,早上起床后也忘的一干二凈。
讀書觀影,如果有疑惑,就去讀書,因為書中總會有我們想要的答案。
就像東野圭吾說的一樣,其實所有糾結做選擇的人心里早就有了答案,咨詢只是想得到內心所傾向的選擇。
最終的所謂命運,還是自己一步步走出來的。
不斷去感受,不斷去學習,保持清醒,我盡量讓一切變得平和,哪怕生活和工作偶爾一團糟。
我也始終相信,總會有過去的那一天,但我不會放棄糾正,爭取今天比昨天好一點。
很少有人做到對自己都滿意,對現在滿意,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
每少一份自以為是,每少一份欲望與誘惑,就多一份氣定神閑,這些靜氣積累多了,有一天,就會變成盔甲,永遠跟在周圍。
幫我們避開誘惑和阻礙,讓我們遇見平靜而勇敢的自己。
無論我們想要去怎樣的遠方,我們的出發點永遠在當下。
以上,如果你對今天的文章有所感想,或者有話想對微光說,歡迎在文章下的留言區留言,最后老規矩,別忘了點個「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