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五一之前,我辭掉了今年的第二份工作。
02
我們身邊有很多待在原地工作了五六年的朋友,也經常聽說某某又跳槽了。而通常,我們總是能一致認為,經常跳槽的人工資肯定不高,每次面試肯定影響都不好,工作肯定不好找等等。
不過你怎么知道經常跳槽的人是為了什么跳槽呢?究竟是什么原因值得一個人反復折騰?你不是他,你就別絞盡腦汁想了,也別大嘴巴別人。
過好你自己。
03
在朋友圈看到有人轉發了一條可能是公司老板發的一篇推送,講了講自己公司員工離職情況。通篇看下來,挺燃的。畢竟是站在公司立場,對員工為什么離職沒有細致說明。總結一下就是我們是初創公司,員工自己跟不上公司步伐,想要的工資要不到,鼓動同事一起離職還覺得挺牛逼的,作為老板深刻的覺得你們這樣的員工要離職就干脆點,不要禍害了留在這里的員工,只要一心為公司的員工,公司在成長的路上都會銘記于心,以后會給回報。批判了一批離職員工,鎮定了一群朝三暮四心思不穩定的人。
所有的初創公司都是不完善的,員工在來之前也是早就知道的,如果自己不能適應初創公司的弊端,那選擇離開也是理所當然。如果其他員工被鼓動走了,那只能說明他們的心思不在,否則真心實意要在這個公司奮斗的人,怎么可能被新員工吹幾口氣就能帶走呢?而且,知道自己是初創公司,那么怎么讓新員工服氣,留下來一起拼命,也是這個公司有沒有魅力的事。憑什么,一句初創公司,就能把責任全推給離職員工呢?
04
很多公司都會存在壓榨員工的情況,各種形式也是層出不一,就看你是否愿打愿挨。一家公司不會只有壞著的地方,你進來的第一天肯定是看到了好的一面,否則你又怎么會選擇進來?
弊端都是在過程中發現的,如果自己受了委屈,那選擇說與不說,選擇解決與不解決都是自己的事,職場就是如此,我們可以和幾個關系不錯的同事相互抱怨,但卻不能依賴這種情形。
做新媒體行業都知道,加班是正常的。每天寫稿子寫到天荒地老,有了熱點就去追,為了保證平臺調性,必須得掐著自己。今天文章還沒出來,不管寫到幾點都得發,只要是今天。
而平臺調性不同,他們要什么就是什么,你只要服從就可以了。你想要真正弄懂這個公司在做什么,就必須得看看大家都在做什么。如果待了一個月,你發現和自己預期不符,或者和自己的初衷不符,那大可以選擇離開。選擇合適的工作環境,比一份死工資更重要。
待在一個不能讓自己更好發展的公司,發現自己無力改變更無法寄希望于領導人改變這種狀況,那么再多的抱怨都是沒有用,明確自己的目標,找準自己的方向,任何時候都可以轉舵。
05
辭職不能說明這家公司不好,只能說明不合適。齒輪無法磨合,氣場無法融合,發展軌跡無法重疊,并伴隨著沖突排斥,所以,并不一定是公司不好才會選擇離開。
我們早就習慣離開的理由是因為這家公司這個不好,那個不好。而我們的怨念并不能讓公司倒閉。所以到這里,你就應該明白,公司不會因為我們在背后聯合,在背后說壞話而破產,它有自己的發展軌跡。
明確這一點,才有助于平復自己的焦躁。
06
啊?我為什么要辭職?
嗯,不想被當成機器使喚了,就這么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