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保姆縱火案的受害者,在微博上4年如一日深情緬懷妻兒的林生斌,6月30日深夜發文,原來他早已有了女兒,有了新的身份。
林生斌選在6月30日深夜發文,本意是想降低文章的影響,后來網絡上發生的一切,大概也是他始料未及的。
說實話,對林生斌,我這4年的關注都不如這兩天,鋪天蓋地的信息像炸彈一樣撲來。
是是非非,曲曲折折,憑借網上的只言片語很難理得清。
我想就其中的鐵錘,發表點看法。畢竟,連我一個不關注他的人都覺得人心難測,更何況那些投入真情實感、真金白銀真支持他的人了。
01 被質疑的3點
林生斌受質疑,主要集中在3個方面。
- 時間線上看,翻篇太快
通過林的發文,女兒是金牛座,生日是在4.20-5.20中間,那新妻子懷孕的時間就是2020年的6月-7月。
從時間線上推測,新妻子懷孕的時間,距離妻兒慘遭不幸不到3年,那新戀情開始的時間就更早了。
很多網友覺得這個時間太短,微博上那么深情的人,上一秒還在緬懷妻兒,下一秒就有了新的身份。
- 凹深情人設,人設翻車
妻兒慘遭不幸后的第二天,林生斌注冊了微博,名稱叫“老婆孩子在天堂”。他經常在微博上發一些緬懷妻兒的文字,還把一家四口都紋在了自己的背上。
當時,我還關注到了這個熱點,我特別記得有個人評論說,他把自己活成了一座墳。
他曾經傷心到暈厥,他帶著妻兒的夢想勇敢向前,他迅速擁有了幾百萬粉絲,服裝、直播事業風生水起。
去年清明節,他還深情發文說,等忙完了這一生,我來看你們。
如此深情的人,卻早已悄悄戀愛結婚生子,做了暖暖爸爸。
- 人品受質疑
網上說,他以前只是在理發店做學徒,認識朱小貞之后,才開始一起做服裝生意,發家致富。
老婆孩子出事的第二天,他就實名注冊了微博,發出九宮格的精修圖片,迅速圈粉無數。
至于財富累積的過程,關于他新妻子的身份,網上有很多的爆料。什么以前就認識,什么婚內出軌,因為爆料的真實性還未完全確定,我也就不展開寫了。
02 經不起推敲的人設
關于時間線的質疑,我倒覺得情有可原。
慘案發生的痛苦是切切實實存在的,我們沒必要因為他翻篇,就質疑他曾經的痛苦。
什么時候能開始新的生活,沒有什么明確的標準。畢竟死者已矣,生者還要繼續活下去。
我聽我媽講過一件事,我們那有個老頭兒,得了腦血栓癱瘓在床。
他有兩個兒子,大兒子就在家務農,照顧老頭兒的飲食起居。小兒子在外邊承包工程,每次回老家都是大金鏈子金戒指,很有錢的樣子。
他每次回來都跟他哥說,你再照顧爸幾個月,等我那邊工程忙完了,我就把他接到我那去。
他爸臥床幾年,他就說了幾年,直到他爸去世。
他爸去世那天,他哭得是驚天動地,每年都去五臺山燒香,給他爸超度,每個月還有幾天吃齋念佛,一副大孝子的悲傷。
照顧他爸的大哥,他爸去世后還是該干活干活,該吃肉吃肉,也沒像他弟弟吃齋念佛。
我媽說,人活著的時候好好對他,好過人不在了一輩子的懺悔。
在林的微博下面,也總有關心他的人,鼓勵他好好活下去,開始新生活。林開始了新生活,人們卻憤怒了。
讓人們最憤怒的,不是他迅速開始了新生活。而是他一邊賣弄深情人設,博取大眾同情,另一邊又悄悄地開啟新生活。
人設這個東西,其實挺滑稽的。
林深情的人設,可能是他的公司團隊刻意營造的,造這樣的人設,偏偏是抓住了人們愿意相信的心理。
就像前不久馬嘉祺的學霸人設翻車,高考總分750,學霸考了307,數學考了25分,據說這還花了粉絲30多萬的補課費。
當然,上一個立學霸人設的明星,還是每逢畢業季都上熱搜的翟天臨。
明星學霸,男人深情,這都是人們喜歡看到,也愿意相信的美好。
畢竟,在人們的印象里,明星是學霸的很少,男人深情的也不多。生活中再遇到幾個薄情的男子,更是覺得深情更可貴,對深情的人,自然是青睞有加了。
有的人設是運營團隊故意營造的,也有的是運營團隊放出誘餌,網友自行拔高。
就像林的深情,他在微博上發的感性文字。因為網友知道他的經歷,每每看到他的文字,都會把他的文字和那段慘痛的經歷聯系起來。
再加上自媒體對他的宣傳,以他為素材寫的文字,林的深情人設,就這樣牢固地立起來了。
但不管多么高大上的人設,都只能反映人的某個方面,不可能代表他的全部。
當他其他的特點,跟人設沖突的時候,人設就翻車了。
03 人設代表不了一個人
在張德芬的《遇見未知的自己》里,她把世間所有的事分成了3類:老天的事,他人的事,自己的事。
老天的事誰也無能為力,為這些事困擾純粹是庸人自擾。
比如說變幻莫測的天氣,高高在上的房價,擁堵的早晚高峰,這些都是老天的事,誰也左右不了。
他人的事自有他人去操持。比如,親朋好友的煩心事,愛人抽人喝酒的壞習慣,孩子磨蹭拖拉不學習,這都是他們的事。
唯一由我們決定,我們能完全做主的,是自己的事。
但現實中,人們往往為老天的事焦慮,為他人的事擔憂,為自己的事忙碌,所以才顯得那么累。
我們很多的煩惱,就來自于為他人的事操心、上心、用心,結果卻用不上勁兒。
就像,愛人抽煙喝酒經常玩游戲,這樣對健康無益。我們苦口婆心勸說,采取行動想讓他改變,最后卻無功而返,不歡而散。
其實最根本的原因在于,這些事情本是他自己的事情,我們如此上心,因為他和我們息息相關,他不健康,會直接影響我們自己的生活。
林生斌對我們來說,是比家人更遙遠的“他人”,為什么對他的事也如此上心呢?
他第一次進入大眾視野,是遭受了失去妻子和3個兒女的滅頂之災,他的痛苦,他的痛哭,都讓人們印象深刻。
此后他在微博上深情款款的追憶,熱心公益,他成了深情的未亡人,道德上的楷模。
雖然網絡是虛幻的,網絡人物是可以塑造的,但在長期的關注中,人們對他付出了時間,付出了同情,付出了希望。
所以,他就從要給完全無關的他人,變成了受額外關注的他人。
只是,不管是刻意還是無意,他始終是他人。我們連身邊的親人都改變不了,又怎么能左右旁人的生活呢?
這世上沒有真正的感同身受,他的生活,也不只是呈現在網絡上的深情款款。
就像《甄嬛傳》里的四郎和嬛嬛,嬛嬛曾經以為四郎為她推秋千,陪她吟詩作賦,為她出頭跟華妃正面剛,四郎就是全心全意愛她了。
為了四郎的深情,嬛嬛付出全部的感情。誰料這深情夾雜了太多的情感糾葛,這深情在利益權衡面前脆弱得不值一提。
所以嬛嬛才傷心欲絕地說,終究是錯付了!
對在網絡上關注林生斌,付出時間精力、金錢和感情的人來說,這份關注,終究也是錯付了。
不管是四郎,還是林生斌,深情可能是真的,但算計和利益糾葛也是真的。
如果一開始就看清全貌,不把完美的深情人設賦予他們,也就不會有后來的傷心欲絕了吧?
林生斌他曾經擁有過被幾百萬人關注的網紅時代,曾經坐收流量帶來的收益,他就要面對流量離開他時的狂風暴雨。
我無意為任何人開脫,這世界上沒有圣人,每個人都是凡夫俗子。當你覺得某個人好到不可方物的時候,那你一定是帶著濾鏡的。
不輕易相信完美人設,才不會為完美人設的倒塌扼腕嘆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