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為林黛玉平反一還原一個真實的林妹妹

關于《紅樓夢》一直想寫點什么,但是又一直沒寫,怕寫得不好造次了,曹公是我心中最偉大的作家,沒有之一,很多自稱作家的人,其實僅僅是講故事的人,而曹雪芹,雖然是在用一生講述一個故事,卻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偉大的作家。

對于絕大數人,問及是如何看待林黛玉的,基本都會不假思索便會告訴你“小氣,說話尖酸刻薄,心眼小……”好像這么一評價顯得自己文學涵養多高,對紅樓夢多了解一樣。

然而據我了解,這些人當中絕大部分一定是沒有親自讀過《紅樓夢》的,其中有一部分也只是斷斷續續的看了一些電視劇的片段,只有少數的人讀過《紅樓夢》,在這少數人中又只有極少數的人真正用心地讀過《紅樓夢》。

那么既然極少數的人真正讀過紅樓夢,絕大部分沒讀過,一部分人只是看過電視劇,那么為什么有那么多人都會得出一致的結論:林黛玉就是一個多疑,小心眼,小氣的人呢?我想原因大概有以下幾種:

第一種受別人的影響。所謂的別人包括書中人(比如花襲人)和書外人(比如身邊的朋友,親戚,同學老師等)

第二種從小受教科書的影響

先說第一種書中人的影響:

紅樓夢三十二回,湘云笑道:“還是這個情性不改。如今大了,你就不愿讀書去考舉人進士的,也該常常的會會這些為官做宰的人們,談談講講些仕途經濟的學問,也好將來應酬世務,日后也有個朋友。沒見你成年家只在我們隊里攪些什么!”寶玉聽了道:“姑娘請別的姊妹屋里坐坐,我這里仔細污了你知經濟學問的?!币u人道:“云姑娘快別說這話。上回也是寶姑娘也說過一回,他也不管人臉上過的去過不去,他就咳了一聲,拿起腳來走了。這里寶姑娘的話也沒說完,見他走了,登時羞的臉通紅,說又不是,不說又不是。幸而是寶姑娘,那要是林姑娘,不知又鬧到怎么樣,哭的怎么樣呢。提起這個話來,真真的寶姑娘叫人敬重,自己訕了一會子去了。我倒過不去,只當他惱了。誰知過后還是照舊一樣,真真有涵養,心地寬大。誰知這一個反倒同他生分了。那林姑娘見你賭氣不理他,你得賠多少不是呢。”寶玉道:“林姑娘從來說過這些混帳話不曾?若他也說過這些混帳話,我早和他生分了?!币u人和湘云都點頭笑道:“這原是混帳話。”

很多人恐怕都是從這里認為林黛玉就是一個小心眼,小氣的人,對于襲人,我不想多做評論,襲人曾多次拿林黛玉和薛寶釵比較,說寶釵多有涵養,殊不知背地里講人壞話這種事林黛玉從來就不會做,而且她說這些話的時候被林黛玉聽到了,可是黛玉卻從來沒有記恨過她,沒有背地講過她的壞話,如果說林黛玉是個小心眼的人,聽到這些話,第一反應應該是恨死襲人,仗著賈母對自己的寵愛,背地里給襲人穿小鞋,這都不是難事。書中是這么寫林黛玉的反映的:林黛玉聽了這話,不覺又喜又驚,又悲又嘆。所喜者,果然自己眼力不錯,素日認他是個知己,果然是個知己;所驚者,他在人前一片私心稱揚于我,其親熱厚密,竟不避嫌疑;所嘆者,你既為我之知己,自然我亦可為你之知己矣,既你我為知己,則又何必有金玉之論哉;既有金玉之論,亦該你我有之,則又何必來一寶釵哉!所悲者,父母早逝,雖有銘心刻骨之言,無人為我主張。況近日每覺神思恍惚,病已漸成,醫者更云氣弱血虧,恐致勞怯之癥。你我雖為知己,但恐自不能久待;你縱為我知己,奈我薄命何!想到此間,不禁滾下淚來。待進去相見,自覺無味,便一面拭淚,一面抽身回去了。

首先,黛玉對襲人的話好像全然沒聽見一樣,因為林黛玉是個真性情的人,在她心里真正在乎的人是賈寶玉。而且平日黛玉還經常和襲人開玩笑鬧著玩,大家都知道襲人是寶玉的通房丫頭(以后要給寶玉做妾的),她自然知道林妹妹愛寶玉勝過愛自己,怎么會愿意和別人分享賈寶玉呢,所以她自然不希望“木石奇緣”,而寶姐姐不會像林妹妹那樣把寶玉視為自己的全部,所以她自然就可以從寶玉那里分得一杯羹了,所以所謂的這些人的話怎么能證明黛玉就是一個小氣的人呢!

再者,在曹雪芹的心中,林黛玉是絳珠草化身,是仙女,是他最喜歡的林妹妹

《紅樓夢》有一句話“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
意思:當你把真實的東西當作虛幻的東西來看的時候,那虛假的東西它甚至比真實的東西顯得更真實。把不存在的東西說成是存在的東西時,那捏造的事實甚至比存在的事實更顯得真實。在整個紅樓夢中,曹公從來沒有帶有自己的感情色彩去評判過任何一個人,全憑大家去理解,去感悟,但是有一點是毋庸置疑的,他是喜歡林黛玉的,如果大家讀紅樓夢僅僅是被表面的東西掩蓋,或者說被別人的思想左右,那就一定誤解了曹雪芹的真正意圖,雖然我到現在也沒看懂紅樓夢,但是我理解林黛玉,一個青春期的處于熱戀期的女孩子的那種醋意和妒忌心如果有時候會發作的話,也是再正常不過了,只是因為愛,尤其是女孩子,想想自己處于熱戀期的時候是不是也經常和男朋友鬧別扭,愛正話反說,愛哭,其實這才說明了林黛玉是個真性情真實的人,如果都想寶釵那樣,什么事情都能不動聲色,不喜形于色,那樣的女孩子,男人們敢娶嗎?所以不要說娶老婆的話你一定會選擇薛寶釵了。

所以我們無論在判斷任何人的時候都不要主觀臆斷,具有同理心,這個詞是美國心理學家鐵欽納首次提出運用到了心理學學術上,最近看很多文章都有提到“同理心”一詞,我想如果我們都能用同理心去看待林黛玉,那么就不會有那么多人那么武斷地去下定論了。

教科書的影響

對于中國式的教科書,我更是不敢多做評論,但是我覺得看完“林黛玉進賈府”這個節選的文章后,人物性格的分析,應該是有學生自己去完成,老師只是加于完善。大家都知道一千個人眼里應該有一千個漢姆雷特,可是我們幾億個孩子的眼中只有一個林黛玉,我只想說“難道大家的想法真的都是完全一致的?這個章節從哪里看出來林黛玉尖酸刻薄,心胸狹窄了?

賈母因問黛玉念何書。黛玉道:只剛念了《四書》?!摈煊裼謫栨⒚脗冏x何書。賈母道:“讀的是什么書,不過是認得兩個字,不是睜眼的瞎子罷了!”

到后面寶玉問起讀書的事情,黛玉的回答是不一樣的,寶玉便走近黛玉身邊坐下,又細細打量一番,因問:“妹妹可曾讀書?”黛玉道:“不曾讀,只上了一年學,些須認得幾個字?!睘槭裁床徽f黛玉聰明呢?她覺得賈母不喜歡女孩子讀書,眾姐妹讀書都不多,若是一味夸口自己讀書多倒顯得有點造次了,可見黛玉并非沒心沒肺的。

《紅樓夢》第三回中林黛玉謝絕邢夫人邀請吃飯的一段話。
邢夫人苦留吃過晚飯去,黛玉笑回道:舅母愛惜賜飯,原不應辭,只是還要過去拜見二舅舅,恐領了賜去不恭,異日再領,未為不可。望舅母容諒?!毙戏蛉寺犝f,笑道:“這倒是了?!庇谑趋煊窀孓o。仔細揣摩一下,林黛玉雖然小小年紀(6-7歲),但是很有修養,說話得體聰明,也許你會說,古代人都是早熟,那即便是早熟,現在一個15-16歲的女孩子能說出如此得體的話來嗎?

說了別人對我們判斷林黛玉的影響,再從其他幾個角度來看下

1:林黛玉和史湘云的關系的轉變

湘云送戒指

史湘云托人送到大觀園里給姐妹們一人一個戒指。之后又親自送來幾枚一樣的戒指給4個人:襲人,金釧,平兒,鴛鴦,襲人是何許人也?寶玉屋里的第一等大丫鬟啊將來也是寶玉的人,而且又深得王夫人的喜歡,鴛鴦是誰???大家都知道賈母身邊最貼心的丫頭就是鴛鴦,賈母離了鴛鴦一刻也不行的,飲食起居一概有鴛鴦負責,金釧又是誰呢?真正的掌門人王夫人身邊的貼身丫鬟??!平兒呢?更不用說了,是鳳姐的大丫頭相當于陪房,賈璉的妾,相當于經理助理級別的人物,而寶玉賈母王夫人王熙鳳這四個人,又是整個榮國府權力體系的最塔尖人物,湘云送這四個人禮物,絕不單單是“交情好”這一項理由就說得過去的…

送戒指給襲人卻發現襲人已經有了之后表現的非常不厚道

史湘云道:“是誰給你的?”襲人道:“是寶姑娘給我的。”湘云笑道:“我只當是林姐姐給你的,原來是寶釵姐姐給了你。我天天在家里想著,這些姐姐們再沒一個比寶姐姐好的??上覀儾皇且粋€娘養的。我但凡有這么個親姐姐,就是沒了父母,也是沒妨礙的?!闭f著,眼睛圈兒就紅了......

明顯是在挑唆別人厭惡黛玉,褒獎寶釵,試想,黛玉身邊有自己帶來的丫鬟雪雁以及賈母給的貼身好似姐妹的丫頭紫鵑,要送也是送給她們兩個啊,沒有理由送給襲人,黛玉不送給襲人的話,湘云的話言外之意就是“我就知道林姐姐是不會送給你的,要送也只有寶姐姐這么好的人才會送”

湘云聽說襲人已有戒指,本來心里料定是林姑娘討好寶玉(她自己本身送戒指就是在討好別人)把戒指送給襲人的,可沒想卻是寶釵.可是她居然不想想自己與寶釵同室這么長時間,寶釵不珍視她贈的禮物,反而贈送給襲人,明顯寶釵是在籠絡人心,就算自己不喜歡戴,畢竟是拿她當親姐姐的湘云送的,她也不應該轉送她人,就算轉送她人,為何不送給自己的貼身丫鬟鶯兒,反而送給寶玉身邊的人?哎,可嘆襲人湘云這些庸人只知道感念寶釵,不解其中意思。 換成黛玉送也不對,不送也不對。

我不得不再次提到“同理心”這個詞了,大家想一想如果你送給好朋友禮物,結果她連佩戴都沒佩戴,直接拿來送禮去了,你心里該怎么想?可是湘云不生寶釵的氣,反倒拿這件事背后吃噠黛玉,哎,黛玉真是躺著也中槍啊!我們何嘗在任何一處見到過黛玉背地這樣說人嚼人舌根子,貶低誣陷人啊。

湘云拿黛玉比戲子

黛玉的小性子,其實幾乎都是涉及寶玉,生寶玉的氣,湘云拿她比戲子,她不怪湘云,只是氣寶玉給別人遞眼色。(你還要比?你還要笑?你不比不笑,比人比了笑了的還厲害呢!)她在乎的不是別人,而是寶玉的態度。晴雯不開門,她哭的也是寶玉對她的態度,并沒有遷氣于寶玉的丫頭。襲人三翻四次挑撥離間,被她聽到的也有好幾次了,可是她從未記恨襲人(八十三回,黛玉會意,知道襲人怕自己又懸心的原故,又感激,又傷心)。在我看來,黛玉更是包容的,只是面對寶玉時,她才會小性子。而愛情,又何嘗不是自私的?

說戲子,鳳姐起頭,怪鳳姐,但誰都知道不能接話,大家都知道在那個年代,戲子的低位是很卑微的,為什么偏偏就她接了話?人家林妹妹還沒生氣呢,她倒好,反生起氣來,什么侯爺家的小姐,平民的丫頭,與其說是貶自己,不如說只抬自己吧?誰不知道林妹妹是無依無靠,誰不知道她是侯門小姐?林妹妹為什么不和史湘云生氣?有一段林妹妹心理描寫‘若真和她一般見識,就是自輕自賤了??墒橇置妹脹]生史湘云的氣,后來是生賈寶玉的氣,覺得賈寶玉不懂自己,給人使眼色是明擺著告訴別人自己多心,我之前在那里看到過一句話說:“很多時候女人生男氣其實不是生這件事的氣,到最后生氣已經不在事情本身了,而是在于男人的態度”。

湘云剛開始的時候很喜歡薛寶釵,認為她溫厚大方,而林黛玉小氣刻薄。以上例子足以說明在剛開始史湘云和林黛玉的矛盾是很明顯的。但是后來湘云和黛玉很親近對詩,反而和寶釵疏遠了,查抄大觀園,寶釵不辭而別,湘云當時是這樣說的:可恨寶姐姐,姊妹天天說親道熱,早已說今年中秋要大家一處賞月,必要起社,大家聯句,到今日便棄了咱們,自己賞月去了”的感嘆。可見日久見人心呢!

2:林黛玉和薛寶釵的關系的轉變

黛玉從一開始對寶釵冷嘲熱諷到后來和寶釵坦誠相待。

寶釵在賈府上下深得人心,誰都覺得她大氣,行事穩重??墒趋煊袢拇蔚脑诒娙嗣媲疤魧氣O的刺。二十九回:“賈母帶領眾人去清虛觀。張道士送了一些賀禮給寶玉。賈母看見有一個金麒麟,因說看見誰家孩子也帶著一個。寶釵便說湘云有一個。探春夸寶釵有心,什么都記得。黛玉便冷笑道:”他在別的上還有限,惟有這些帶的東西上越發留心。然后寶釵裝作沒聽見。這樣難免大家會認為黛玉小氣,寶釵大氣呢。

首先我想說黛玉是一個喜怒哀樂形于色的女子,不高興就會掛在臉上,不會掩飾,所以被認為是行動愛惱人。她活得率性而自我,真實,不矯情,不做作,更不虛偽。 因為率性而自我,所以黛玉從不壓抑自己的感情,她愛寶玉,愛得癡,愛得真。與寶玉拌嘴吵架那是因為在乎,因為緊張,更是為了吸引他的注意。對寶釵冷嘲熱諷,那是因為吃醋,因為妒忌,因為太在乎寶玉。因為在乎寶玉,所以只要涉及到寶玉和寶玉相關的人和事,黛玉難免會變得小性兒,哪一個女孩子又沒有經歷過這樣的時期,哪一個女孩子不在愛自己的男孩子面前撒個嬌,發點脾氣?再加上從小父母雙亡,寄人籬下的苦悶,可是誰又能懂得黛玉的這份感情呢?借用郭德綱的一句話“最煩那些不知道你經歷了什么,卻一味地要求你寬容大度的人”

“金玉良緣”的說法一直困擾著林黛玉。所以林黛玉總是會找機會挑一下薛寶釵的刺兒,也老和賈寶玉置氣。但是在第四十二回里薛寶釵和林黛玉和好了,而且她們從此情同姐妹,盡釋前嫌。當然這一轉變也是因為賈寶玉明確地說出了讓林黛玉放心的話,黛玉明白了寶玉心里只有一個她,她再不把寶釵視作搶他寶哥哥的情敵了,所以再不會冷嘲熱諷寶釵了,可見黛玉的小氣主要表現在情方面。

可是可憐的黛玉哪里知道就是這個自己后來當以誠相待做親姐姐的人從現在開始真正意義上開始變成自己的情敵了。(這都是后話了)

另外,我覺得黛玉開始對寶釵冷嘲熱風還有一個原因就是當時黛玉年幼(進賈府時不過六七歲,倆人和好的時候已經十幾歲了)寶釵和自己一樣優秀,一樣出眾,有哥哥母親,還有個金麒麟,感嘆自己無依無靠,內心不平衡。其實我覺得這個是很正常的對于一個剛懂點事又不懂事的小女孩來說,誰希望自己都被比下去呢?美眉們可以想一想自己身邊的真人真事,自己所看過的電視劇,兩個旗鼓相當的人是很難成為朋友的,男人也是,一山不容二虎我覺得也是相同的道理。我們無論看書還是看電視都要客觀地去看待別人的短處,人無完人,不能只盯著別人的短處不放,試想一下你身邊有那樣的完人嗎?我們經常會說”沒事,沒事,小孩子嘛”,“沒事沒事,小孩子,沒關系的”我們能夠這樣去包容自己的孩子,別人的孩子,為什么就不能包容林妹妹呢?剛開始的時候她又何嘗不是個小孩子呢?

3:林黛玉教香菱學詩

寶釵的態度

香菱為了學詩,苦讀詩書,乃至于茶飯無心,坐臥不寧。薛寶釵便笑話她說:“何苦自尋煩惱。都是顰兒引的你,我和他算帳去。你本來呆頭呆腦的,再添上這個,越發弄成呆子了。

香菱冥思苦想,嘔心瀝血,慘淡經營,終于作出第一首詩來,請薛寶釵看一看,以便得到她的指點,而薛寶釵卻非但不鼓勵,而且還說什么:“這個不好,不是這個作法。你別怕臊,只管拿了給他瞧去,看他是怎么說。”把身邊的香菱愣是又推給了林黛玉,無奈香菱只好再次去請教林黛玉。香菱寫詩入了迷,薛寶釵便不無諷刺地說:“這個人定要瘋了!”“可真是詩魔了。都是顰兒引的他!”“你這誠心都通了仙了。學不成詩,還弄出毛病來呢。”由此可見,寶釵對香菱學詩,是不肯定,不支持,不鼓勵,反而是挖苦,去嘲笑,去譏諷。否則香菱守著薛寶釵這個大詩人不請教又何苦舍近求遠跑到瀟湘館來請教黛玉呢?

黛玉態度

黛玉道:“圣人說‘誨人不倦’,他又來問我我豈有不說之理?!?/h1>

且說香菱見了眾人之后,吃過晚飯,寶釵等都往賈母處去了,自己便往瀟湘館中來。此時黛玉已好了大半了,見香菱也進園來住,自是喜歡。香菱因笑道:“我這一進來了,也得空兒,好歹教給我做詩,就是我的造化了。”黛玉笑道:“既要學做詩,你就拜我為師。我雖不通,大略也還教的起你?!?

香菱道:“我只愛陸放翁的‘重簾不卷留香久,古硯微凹聚墨多’,說的真切有趣。”黛玉道:“斷不可看這樣的詩。你們因不知詩,所以見了這淺近的就愛,一入了這個格局,再學不出來的。你只聽我說,你若真心要學,我這里有《王摩詰全集》,你且把他的五言律一百首細心揣摩透熟了,然后再讀一百二十首老杜的七言律,次之再李青蓮的七言絕句讀一二百首。肚子里先有了這三個人做了底子,然后再把陶淵明、應、劉、謝、阮、庾、鮑等人的一看,你又是這樣一個極聰明伶俐的人,不用一年工夫,不愁不是詩翁了?!?/p>

首先,從兩個人的態度對比大家就可以看出來,黛玉是熱情的,待人極好,有耐心,有學識,和小氣刻薄真的沾不上半點關系。往大了說,好的東西就是要用來分享的,這樣人人才得以進步,社會才得以發展,再比如對于一個職場新人來說,剛剛踏入職場,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會,這個時候如果有個老員工主動去指點她一下,她一定會覺得非常開心,相反有些老員工,什么都知道就是不樂意分享,還等著看新人出丑鬧笑話,這樣的人難道能叫大氣寬厚?

其次,我們仔細一看,不難發現黛玉給香菱推薦的詩作的作者都是誰,王摩詰就是王維,王維的詩的特點是“清新淡遠,自然脫俗”。老杜是杜甫,他的詩“沉郁頓挫,窮絕工巧,感情真摯”。李青蓮是李白,李白的詩“豪邁奔放,清新飄逸,想象豐富,意境奇妙,語言奇妙,浪漫主義,立意清晰?!蔽矣浀瞄_詩社的時候,黛玉的詩總是被評價為立意新奇,大家都知道有句話叫“人如其文”,我想一個喜歡這樣的詩作的人,又怎么會是小氣刻薄的人呢?何曾看見黛玉因為和寶玉無關的小事斤斤計較呢?

4:林黛玉對于錢財的態度

這個就更不用多說了,黛玉對下人的打賞向來都是最闊綽的。

事例一:紅玉忽聽窗外問道:“姐姐在屋里沒有?”紅玉聞聽,在窗眼內望外一看,原來是本院的個小丫頭名叫佳蕙的,因答說:“在家里,你進來罷。”佳蕙聽了,跑進來就坐在床上,笑道:“我好造化!才剛在院子里洗東西,寶玉叫往林姑娘那里送茶葉,花大姐姐交給我送去??汕衫咸抢锝o林姑娘送錢來,正分給他們的丫頭們呢。見我去了,林姑娘就抓了兩把給我,也不知多少。你替我收著?!北惆咽峙磷哟蜷_,把錢倒了出來,紅玉替他一五一十的數了收起。 可見黛玉絕非在錢財上斤斤計較之人。

事例二:第四十五回,寶釵差下人來給林黛玉送燕窩一段:就有蘅蕪苑的一個婆子,也打著傘、提著燈,送了一大包燕窩來,還有一包子潔粉梅片雪花洋糖,說:“這比買的強。姑娘說了:姑娘先吃著,完了再送來?!摈煊窕卣f:“費心。”命她外頭坐了、吃茶。婆子笑道:“不吃茶了,我還有事呢?!摈煊裥Φ溃骸拔乙仓滥銈兠ΑH缃裉煊譀觯褂珠L,越發該會個夜局,痛賭兩場了。”婆子笑道:“不瞞姑娘說,今年我大沾光兒了。橫豎每夜各處有幾個上夜的人,誤了更也不好,不如會個夜局,又坐了更,又解悶兒。今日又是我的頭家,如今園門關了,就該上場了?!摈煊衤犝f,笑道:“難為你。誤了你發財,冒雨送來?!泵恕敖o她幾百錢,打些酒吃,避避雨氣”。說著,磕頭,外面接了錢,打傘去了。

林黛玉的父親林如海是皇帝欽點的巡鹽御史,干的是監察鹽官政務和鹽商買賣的工作,這個職務在當時可是肥差啊!而這時賈寶玉的父親賈政只是一個工部的員外郎。林如海顯然混得比他強。所以養成了林黛玉從小這種視錢財如糞土的性格,即便是到了賈府,不是自己家里,也從來不會為錢而傷心落淚,林父去世后家里唯一的繼承人就是林黛玉,當時賈璉帶著林黛玉去處理林父的后事的,自己不知道貪污了林家多少錢財,可是林黛玉卻至死對此只字未提。

無需再舉更多的例子了,一切的一切足以說明,林黛玉不是一個尖酸刻薄、小心眼的人。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28,156評論 6 531
  • 序言:濱河連續發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現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8,401評論 3 415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6,069評論 0 373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2,873評論 1 309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1,635評論 6 40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5,128評論 1 323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3,203評論 3 441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2,365評論 0 288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地人在樹林里發現了一具尸體,經...
    沈念sama閱讀 48,881評論 1 334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0,733評論 3 354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現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2,935評論 1 369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8,475評論 5 35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發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境...
    茶點故事閱讀 44,172評論 3 34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4,582評論 0 26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5,821評論 1 282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1,595評論 3 390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7,908評論 2 372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