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江北客@伏羲夢蝶@千江尋一客
葉夢得《避暑錄話》云,“凡有井水處,即能歌柳詞”。這句話用在金庸小說上亦不為過。
但凡有中國人的地方,就不能沒有金庸老爺子的“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而但凡要讀金庸的十四本小說,《天龍八部》則必不能錯過。
從這部小說被拍成電視劇的次數,就能夠看出端倪。
香港TVB最早于1982年出品了一版老牌經典《天龍八部》,分為上部《六脈神劍》和下部《虛竹傳奇》。其中,“無線五虎”出馬兩員虎將,飾演段譽的湯鎮業和飾演虛竹的黃日華,都給我們留下了“人間飲酒未須嫌,歸去蓬萊卻無吃”的石刻一絕印象。這一版的《天龍八部》,蕭峰是由梁家仁飾演。女演員中,王語嫣自不必說,陳玉蓮,是大多數男人心目中首屈一指的夢中情人和精神偶像,包括大名鼎鼎的發哥和華仔在內。木婉清楊盼盼,清揚婉兮,美目倩盼,也演過老版《射雕英雄傳》里的穆念慈。鐘靈黃杏秀,鐘靈毓秀,亦是風流一時的八面玲瓏人物,一人分飾兩角,同時也扮演阿朱,可謂空山新雨,靈氣四溢。
最經典的,莫過于關正杰虎嘯龍吟的那首由黃霑先生捉刀填詞鬼斧神工的主題曲《萬水千山縱橫》——
萬水千山縱橫
豈懼風急雨翻
豪氣吞吐風雷
飲下霜杯雪盞
獨闖高峰遠灘
人生幾多個關
卻笑他世人妄要將漢胡路來限
曾想癡愛相伴
一路相依往返
誰知心醉朱顏
消逝煙雨間
憑誰憶
意無限
別萬山
不再返
阿波里奈爾詩云,“遠方鳴鏑一聲笑,氣吞山河,鐵馬金戈刀”,這完全是一首精美絕倫的《水調歌頭破陣子》小詞,鼓點號角聲中,道盡了《天龍八部》的恢宏氣勢、兒女情長和英雄氣概。
這一曲的主人公,主要是指蕭峰。段譽和虛竹,都只是陪襯。而在另一首同樣膾炙人口由關正杰和關菊英合唱的主題曲《兩忘煙水里》中,“風中化成唏噓句”,這種北斗拱月的形勢似乎依然沒有太大改觀。
竹子林中,豪氣吞吐風雷。聚賢莊內,飲下霜杯雪盞。只有蕭峰,才配得上當得起與金庸、倪匡、蔡瀾齊名的香港四大才子之一的黃霑先生銀鉤鐵劃的這兩句霽月風霜。
這種霜杯雪盞的精神氣魄,十五年后林夕在香港TVB無線電視臺1997年版《天龍八部》的主題曲《難念的經》中有氣脈明點傳承。他說,“欺山趕海踐雪徑也未絕望,拈花把酒偏折煞世人情狂”。
這首《難念的經》被林夕禪師飛花摘葉不著痕跡地融入了佛理佛法,瑯瑯上口,欲辨忘言,遂成為永恒的經典——
笑你我枉花光心計
愛競逐鏡花那美麗
怕幸運會轉眼遠逝
為貪嗔喜惡怒著迷
責你我太貪功戀勢
怪大地眾生太美麗
悔舊日太執信約誓
為悲歡哀怨妒著迷
啊 舍不得璀燦俗世
啊 躲不開癡戀的欣慰
啊 找不到色相代替
啊 參一生參不透這條難題
吞風吻雨葬落日未曾彷徨
欺山趕海踐雪徑也未絕望
拈花把酒偏折煞世人情狂
憑這兩眼與百臂或千手不能防
天闊闊雪漫漫共誰同航
這沙滾滾水皺皺笑著浪蕩
貪歡一餉偏教那女兒情長埋葬
在這首《難念的經》里,貪嗔癡慢,覆蓋一切眾生。段譽虛竹,概莫能外。
實際上,天龍八部,本身就是佛經里的說法。
《地藏菩薩本愿經》的最后一段說,“爾時,十方一切諸來不可說不可說諸佛如來,及大菩薩、天龍八部,聞釋迦牟尼佛稱揚贊嘆地藏菩薩大威神力,不可思議,嘆未曾有。”
《妙法蓮華經》中也曾浮光掠影,“爾時,娑婆世界菩薩、聲聞、天龍八部、人與非人,皆遙見彼龍女成佛,普為時會人天說法,心大歡喜,悉遙敬禮。”
人的一生能否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如果可以,那么阿賴耶識上是否會有同樣如是我聞一時的心靈感受和印痕?
到了2003年,大胡子張紀中導演重拍《天龍八部》,陣容一時鼎盛,還是眾望所歸請來了“夕毒”林夕為片尾曲《寬恕》填詞——
如是我聞 仰慕比暗戀還苦
我走你的路 男兒淚 女兒哭
我是你執迷的信徒 你是我的墳墓
入死出生 由你做主
你給我保護 我還你祝福
你英雄好漢 需要抱負
可你欠我幸福 拿什么來彌補
難道愛比恨更難寬恕
如是我聞 愛本是恨的來處
胡漢不歸路 一個輸 一個苦
寧愿你恨得糊涂 中了愛的迷毒
一念滿足 一念殘酷
你給我保護 我還你祝福
你英雄好漢 需要抱負
可你欠我幸福 拿什么來彌補
難道愛比恨更難寬恕
愛比恨更難寬恕
毋庸置疑,皈依佛門之后的王菲聲音更趨清心空靈之境,以如是我聞啟幕,更是明確點出了這首歌念念不住的菩提無樹氛圍。歌詞的內容,應該還是聚焦在蕭峰和阿朱身上。因為這次扮演蕭峰的是鐵漢柔情的影帝胡軍,而阿朱姐姐更是集萬千寵愛于一身,分別是,《歡樂頌》里的安迪,《瑯琊榜》里的霓凰群主,和《軍師聯盟》里的張春華。
不是林夕不夠用心,這首國語版的《寬恕》與粵語版《難念的經》之間的差距,聽上去甚至要遠大于《富士山下》之于《愛情轉移》。櫓速不如帆快,笛清不如簫和,柳青不如李白,《歡送會》終究難以逾越《喜帖街》,這也是無可奈何的事情。
但和傳說中紅遍四海八荒的白淺姑姑大冪冪一樣,《天龍八部》大IP受萬千粉絲青睞追捧的程度不會有哪怕一絲一毫的衰減,除了電視屏幕之外,電腦屏幕網絡游戲也對它情有獨鐘。
2011年,才華橫溢的音樂才子許嵩為《天龍八部3》網絡游戲靈犀一指包辦詞曲的《天龍八部之宿敵》上線——
會在何處見到你
莫非前塵已注定
飛過時空的距離
卻囿于刀劍光影
三月春花漸次醒
迢迢年華誰老去
是劫是緣隨我心
除了你萬敵不侵
當恩怨各一半 我怎么圈攬
看燈籠血紅染 尋仇已太晚
月下門童喟嘆 昨夜太平長安
當天上星河轉 我命已定盤
待絕筆墨痕干 宿敵已來犯
我借你的孤單 今生恐怕難還
纏繞孤島的雪雨
飄飄灑灑誰來停
摘取一顆海上星
陪我終夜不孤寂
靈柩長埋深谷底
沒有永遠的秘密
染指江湖結悲局
無人逃得過宿命
據說當年許嵩為了創作這首《宿敵》,連夜拜讀了金庸先生的《天龍八部》。我的天,東風夜放花千樹,真不知這位少俠是怎樣“語嫣附體”紅袖添香一夜魚龍舞讀完那厚厚的幾大本原著小說的?
不過許嵩筆下疏影橫斜淺淺臨摹描繪的江湖,往往暗香浮動植入了一些“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處”的古典意象,如果說最新發布的《江湖》里移花接木的是唐詩中賈島《尋隱者不遇》的“松下問童子,言師采藥去”,那么這首《天龍八部之宿敵》中依稀萃取的則是宋詞里蘇東坡《臨江仙》的“歸來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鳴”。恰似《人間詞話》所云,“因大詩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寫之境,亦必鄰于理想故也”。也就是說,因為杰出的詩人想象出的意境必定契合自然,而其所摹寫的意境必定接近想象(清韻好友《浮生六記》譯者詩人周公度傾心譯注版本)。
事實上,遍翻浩蕩無邊的五十章回《天龍八部》小說,似乎并沒有“月下門童喟嘆,今夜太平常安”這樣一出“梅長蘇于無聲處”的《瑯琊榜》式精彩好戲。或許,“當天上星河轉,我命已定盤”這一句還能“草蛇灰線”和嚴陣以待主持珍瓏棋局的逍遙派無崖子老前輩的大弟子蘇星河瓜田李下扯上一星半點兒干系。但是沒關系,這就是許嵩筆下云泥虛化雪泥鴻爪的江湖,“依稀往夢似曾見,心內波瀾現”。恰似《一代軍師》里女中豪杰隨波逐流筆下揮灑潑墨的一方天下,虛化了三國,浸染了唐宋,卻依然讓人魂牽夢縈,為之唏噓不盡,心意著迷。
天上星河轉,人間觸屏閃。時光流轉到今年五月,紅透半邊天的女詞人陳曦老師又為《天龍八部》手游創作了一首同名主題歌,由“越過山丘”之后“淺淺歲月拂滿愛人袖”的楊宗緯涼涼獻唱,實際上是《難念的經》的國語版,亦堪稱是內地華語樂壇“云在青天月在瓶”集體致敬林夕禪師的“一生一世一次”經典之作——
紛繁間曾情根深種
紅塵中慕熱血英雄
懷翩翩武功若游龍
藏玲瓏功名于心中
天地間為情深相擁
人群中有快意與共
尋片刻芳蹤若驚鴻
守磐石摯愛于命中
愛恨 驚天地美夢成真
貪嗔 動乾坤攬責于一身
情深 擾世間潮汐浮沉
癡真 惹十年如一日不離不分
看生死事眼前事風馳電掣
盼無常事世間事拋卻我執
貪戀今日決戰時快意恩賜
唯愿來日放下時隨心所致
顧心上事承諾事如醉如癡
待江湖事俠義事心中標尺
無愧于我心所向一生一世一次
由此亦可見,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周華健老師如長發妹撥大蘿卜一般“妙手偶得之”的這一曲《難念的經》之永恒魅力真如參星閃耀,已有林夕禪師“崔顥題詩在上頭”,“參一生參不透這道難題”,陳曦老師依然巾幗不讓須眉“隨心所至拋卻我執”,獨辟蹊徑交出了自己“見晨光之熹微”的“商星在線版”《天龍八部》。
門前老樹長新芽,陳曦老師可以說是如今我們相當熟悉的華語流行樂壇一線填詞人,其作品中最為聽眾熟知的當屬王錚亮唱紅四海八荒的那首神曲《時間都去哪兒了》。實際上,陳曦老師在大多數情況下是與其夫君董冬冬詞曲聯袂雙劍合璧笑傲江湖,比如為張靚穎量身訂做的《終于等到你》和《敢為天下先》,為莫文蔚、張杰精心打磨的《一念之間》,為楊宗緯私釀珍藏的電影《夏洛特煩惱》插曲《一次就好》。掐指一算,《天龍八部》也是他們近兩年來第二次與楊宗緯擦出文藝火花,應該說是輕車熟路駕輕就熟,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深處有人家。楊宗緯獨具韻味“飛鴿傳書”的聲線也沒有辜負這首好歌,繞梁三日,余韻未歇。
正因為如此這般,司馬仲達某晚在家洗碗的時候忽的萌生奇想,百年難遇周華健老師我聞如是大氣磅礴的靈犀一曲,林夕老師填得,陳曦老師填得,俺們閑下來打五禽戲的時候難道就不可以循環播放專屬于自己心頭小鹿的靜水流深版本嗎?
金庸的《天龍八部》,俺們可是看了無數遍啊……各大版本的《天龍八部》電視劇,俺們可是如數家珍啊……《天龍八部》網游和手游雖然未曾染指,但到現在還記得上大學時玩過一款《天龍八部》的RPG游戲,當時段譽義無反顧如愿以償掉下了無量山的懸崖,在那個令人絕望的山谷里就再也找不到出去的路了哦。那個游戲是不是有BUG啊?呵呵段譽哥哥到現在還被困在無量山的那個無名山谷里,叫天天不靈,叫地地不應……他還怎么去救鐘靈,怎么去見木婉清,怎么去愛王姑娘啊?
不行,得空兒咱得拉段譽哥哥一把,歸去來兮圓一把當年的夢想。呵呵當時桌上有一杯茶……
于是乎,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歸妹趨無妄,同人趨大有,一篇北冥有魚的《簡書易經》見龍在田大功告成——
北冥有魚幻化鯤鵬
凌波微風起步驚鴻
心事枯榮中六脈通
茶花不語情根深種
在險峰嘆潛龍勿用
風起時魚躍為飛龍
報恩仇誰是真英雄
抱玉人染胭脂朱紅
情 動 分不清風動幡動
情 濃 還不盡情深與義重
虛 空 心猿在須彌山中
如 夢 是夢郎是夢姑還是心咒
雷澤歸妹趨無妄同人大有
玉壁無量月無言無師自通
最愛枯井無人懂月色朦朧
恰似冰窖一雙人手牽手又相逢
聽春雨細無聲訴我情衷
恨水長東晚鐘急風起云涌
蝴蝶如夢初醒又劫殺一局珍瓏
就像那句袁枚的詩,“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就像那句雨果的詩,“儂好,我也在發光哦”!
呵呵,誰動了我的《天龍八部》?
呵呵,誰來唱這首《簡書易經》?
許嵩吧。在讀他主編的《青年晚報》,下一篇準備投稿給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