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說了老土將要進入休假狀態,這兩天正在努力存稿,希望在假期不至于停更。接著昨天繼續說,現在出門旅游的確是不愿意帶著單反了,一方面是因為單反太沉,攜帶不便,而更重要的原因還是因為現在手機拍照的品質已經非常不錯了。老土的第一部可以拍照的手機是Nokia 3230。當時130萬像素的相機也讓老土玩的很開心的,不過那個時候老土并不會想到手機拍照有朝一日會沖擊單反拍照。
如下轉一個帖子,老土與各位看官一起回憶下哈。
手機拍照發展史:諸多經典,哪款是你的“初戀”?(http://www.cnbeta.com/articles/tech/636249.htm)
還記得你的第一款支持拍照功能的手機嗎?從拍照功能被帶入到手機當中,距今已經過去17年的時間。手機的拍照功能也從最初的“雞肋”變成了今天的必備功能。今天這篇文章,我就帶大家一起回憶一下手機攝像頭的發展,諸多的經典拍照手機當中,總會有一款是你的最愛!
2000年:首款內置攝像頭的手機
手機的拍照功能第一次被加入到手機當中,還要追溯到2000年。和首款全面屏手機一樣,第一款內置攝像頭的設計同樣來自夏普。
夏普J-SH04采用了一顆11萬像素的后置攝像頭,盡管如今我們已經很難想象出11萬像素的攝像頭可以拍出怎樣的照片,但夏普J-SH04為手機拍照帶來的深遠影響,誰都無法否認。
不過遺憾的是,由于夏普J-SH04是一部日本運營商定制手機的緣故,這款手機在上市之后并未帶來太大的反響。
在隨后的幾年中,夏普又先后發布了首款百萬像素級手機夏普J-SH53(2003年)、以及首款光學變焦手機夏普V602SH(2004年),在手機拍照的發展史上書寫下了一個又一個里程碑。
2005年:自動對焦功能被加入
在第一部拍照手機誕生之后的幾年時間里,手機內置拍照功能開始進入高速發展期。
在這段時間當中,諾基亞的首款拍照手機諾基亞7650、索愛T68i等產品涌現,成為了不少人的第一款拍照手機。
在這一過程當中,索尼愛立信發布的一款手機索愛K750i帶來的一項新功能對手機拍照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這項功能就是目前我們手機仍然在使用的自動對焦功能。
索愛K750i發布于2005年,這款手機不僅采用了200萬像素的后置攝像頭,它所采用的自動對焦技術也使得手機拍照首次擁有了類似數碼相機的體驗。
2007年:功能機時代的拍照巔峰
對于整個手機史來說,2007年的意義絕對不亞于手機被發明出來。這一年,標志著智能手機時代到來的初代iPhone正式來到了我們的面前。
老一代的霸主們正值盛年,但年輕的挑戰者已經迫不及待地登上舞臺,手機發展的新篇章即將拉開序幕。
那一年,采用Symbian系統的Nokia N95將諾基亞帶入到了全盛時期,500萬像素的攝像頭加上自動對焦功能,在實際拍照效果上要完勝只有200萬像素的初代iPhone。
不過,讓人難以料到的是:三年之后,一切似乎都反了過來。
2010年:新舊時代的再次交鋒
2010年6月,一代神機iPhone 4正式發布,這款采用了500萬像素的蘋果手機采用了當時遙遙領先的攝像頭傳感器,并且內置了LED閃光燈,加上豐富的拍照應用和隨拍隨享的玩法,第一次將手機拍照帶入到了“流行”階段。
也是這一年,另一款手機拍照史上里程碑式的產品——諾基亞N8正式面世。
這款2010年發布的手機產品擁有1200萬像素的卡爾蔡司認證鏡頭,支持2倍數碼變焦,以及F/2.8的光圈,某些程度上講,這顆攝像頭即使放在時下,同樣不算過時。
不過,由于系統和拍照體驗一般,Nokia N8并沒有得到用戶的肯定。甚至在這之后,諸如Nokia 808、Lumia1020等與N8走了相同路線的產品都沒有取得成功。
諾基亞N8,這款塞班時代的拍照巔峰,也成為了許多人永遠的回憶。
2010年-2013年:手機攝像頭的高像素之爭
在智能手機硬件飛速迭代的那段時間里,手機攝像頭的像素,也一起飛速的增長著。
毫無疑問,在當時的情況下,更高的像素將會為手機拍照的細膩程度帶來質的提升。
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提高像素幾乎成了智能手機發展史上,很長一段時間里的“主旋律”。
就拿索尼(愛立信)為例,從2011年LT15i,到2012年的LT26i、再到2013年的索尼Z1,三年時間,索尼旗艦手機的后置攝像頭像素就從810萬先后提升到了1200萬以及2070萬。
甚至直至現在,索尼依舊在堅持著高像素的攝像頭路線。
而在這段時間里,蘋果因為直至iPhone5(2012年)才將攝像頭像素升級到800萬,直至iPhone 6s(2015年)才把攝像頭涉及到1200萬像素而備受吐槽,雖然說這期間iPhone的成像素質一直遙遙領先。
2013年-2016年:大像素之爭
當然,不少手機廠商在這一過程中也發現了自己的錯誤:由于攝像頭尺寸的限制,在手機上單純的提高手機的像素已經不再明智。
這種情況下,有廠商開始在傳感器的成像質量以及大像素方面下功夫,其中最為激進的就是HTC。
HTC在其2013年的旗艦手機The New?HTC?One(HTC One M7)上,采用了一顆自研的Ultrapixel攝像頭,僅有408W像素的它在一眾的高像素手機里頗為異類。
不過,因為擁有1/3寸的感光元件以及2μm的驚人單位像素面積,M7的進光量是當時多數手機的3倍。不過,這款手機仍然沒能逃出低像素顆粒感的命運。
而在去年,大像素攝像頭幾乎成了手機拍照最火的概念之一。
憑借著1.55μm的大像素,去年谷歌親兒子Pixel在Dxo上拿下了89分的高分;而拍照強機三星S7系列和今年的S8系列,也都采用了大像素的概念,擁有1.4μm的單位像素面積。
拍照發展新趨勢:雙攝
聊了那么多的過去,下面就讓我們聊聊當下!從去年下半年蘋果發布了iPhone 7 Plus開始,雙攝就注定了會成為手機拍照發展的新趨勢。
雙攝之所以會流行,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為通過算法,它可以為我們的拍照帶來類似大光圈拍照的背景虛化效果。
目前市面上的主流雙攝方案,可以大致分為四種:景深雙攝、黑白+彩色雙攝、超大廣角+普通雙攝以及廣角+長焦雙攝。
景深雙攝算是比較早被使用的雙攝方案之一。
一般來講,景深雙攝都由一顆普通鏡頭以及一顆景深鏡頭組合而成,拍照時,主攝像頭負責當前被攝物體的取景,而景深攝像頭則負責在拍攝的瞬間記錄多張焦點由近至遠的不同照片。
然后通過算法合成出具有景深效果的照片。
早在智能機發展初期,這一方案就被HTC One M8所應用?,F在則因為更加廉價,一般被應用在千元機上面。
下面我們說一下比較特殊的超大廣角+普通的雙攝方案。
這一方案下,兩顆攝像頭多數情況是單獨工作的,其優勢就在于,廣角攝像頭擁有更大的取景范圍,能夠讓照片容納更多的信息。
不過,廣角鏡頭也免不了畸變的問題,拍出來的照片很可能會變形。
目前,這一方案只有LG在使用,去年的旗艦手機LG G5、以及今年的旗艦LG G6都使用的這一方案。
而在眾多的雙攝方案里,目前最流行的就是黑白+彩色雙攝方案了。
和增大CMOS面積相似,黑白+彩色雙攝方面因為多了一塊黑白CMOS,彩色CMOS將只負責記錄顏色,照片的輪廓信息則由黑白攝像頭記錄,然后通過算法合成為一張照片。
因為黑色CMOS不必擔心光強損失的問題,通過這一方案,可以達到類似提升單位像素面積的效果。
不過,這一方案依舊只是提升小尺寸CMOS的一種方法,實際還是沒有直接提升CMOS尺寸有效。目前,華為、榮耀等品牌手機所采用的雙攝方案,都是這一種。
而我們接下來要說的最后一種方案——廣角+長焦雙攝方案,則可能會有更好的前景。廣角+長焦方案在原理上與LG的普通+超大廣角方案類似。
不同的是廣角+長焦方案是在原來攝像頭的基礎上,增加一顆長焦鏡頭,從而實現光學變焦的功能。
為什么我說廣角+長焦方案更加符合雙攝的發展趨勢呢?
就拿采用了廣角+長焦方案的雙攝手機一加5為例,除了一顆標準焦距的攝像頭之外,一加5還可以通過雙攝的切換,使用長焦鏡頭拍攝更遠距離的景物。
因為兩顆攝像頭的焦段不同,所以變焦后得到的照片同樣是無損的,也就是說,除了背景虛化之外,廣角+長焦雙攝至少還有變焦上的優勢。
而且,一加5、iPhone 7 Plus這類的廣角+長焦雙攝另一個好處就是更加適合人像拍攝。就像微距拍攝一樣,拍攝距離越近,背景虛化效果往往更加明顯。
一加5長焦鏡頭的變焦功能其實可以看成是拉近了人與拍攝者之間的距離,因此,廣角+長焦的方案也更加適合拍攝人像。
總結:
毫無疑問,手機的拍照功能在未來還會變得更加強大。雖然未來手機拍照技術會發展成什么樣子,我們仍然不得而知。
不過可以確定的是:一些現在的拍照強機在未來的某一天,一定會像早年的經典機型一樣,值得我們去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