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猶如孕育愛情,稿件猶如愛情結晶。從最初的相識、相知到最后的相戀,猶如作者構思、審核與投遞的過程。
一、相識即如稿件的構思階段。在相識之初,雙方都想千方百計的為對方留下較好的印象,都想把最美好的一面展現給對方。而寫作也是一樣,作者也想通過好的構思把最好的作品呈現給讀者。一是標題要新。標題就如人的眼睛,心靈的窗戶,你盡管其他“五官”很勻稱,但如若“眼睛”太小而且無神,甚至還是“單眼皮”,那么你怎么才能吸引住“姑娘”,留住人家的“芳心”呢?我曾發表過一篇《難忘那個“賊”》的文章,最初的標題是《夜半捉賊》,但總覺得缺乏新意,遂經過多次的推敲與揣摩,最后才定為《難忘那個“賊”》。還有《送你離開 ?千里之外》(作者:文戒),看到標題就像一句歌詞,就很有新意。二是立意要美。立意就像是人的靈魂,只有心靈純美、道德情操高尚的人,才會博得對方的喜愛。靈魂的獲取是靠作者在工作生活中提煉與總結出來的,沒有豐富的基層生活和采編經驗,是很難立“好”意的。《如果你想提高寫作能力,我推薦這6本書》(作者:弘丹)一文,要不是作者熟讀這6本書,領會到了書中的精髓,她能寫出那么貼近基層讀者心聲的干貨嗎?能起到指引寫作的目的嗎?時至今日,該文評論達近千條,紅心近萬個。三是材料要實。材料就如人的著裝,如果搭配得體,就會給人一種干凈、利落的印象,才會招人喜歡。大家都明白“事實勝于雄辯”的道理,能用充分的材料去說明的事實,最好不要用一堆的“大道理”去說服,充實材料才是最重要的。如《每天晚上我是如何掙錢的?》(作者:彭小六),就是作者應用大量自身的經歷,結合現實生活,揭示了如何才能讓自己收入不斷增加的方式、方法。
二、相知即如稿件的審核階段。相知階段,是雙方相互了解的過程,就如作者如何給自己的稿件定位相似。一要理性看。俗話說:“情人眼里出西施”,“熱戀”中的雙方,看對方什么地方都“順眼”,滿眼盡是優點。但作為作者,對自己的“大作”要理性的看待,不能犯“熱戀”期的通病,要從細微之處著手,要用“雞蛋里挑骨頭”的精神,一字一句,一個標點一個標點的去審核自己的作品,直到自己全部滿意為止。二要冷靜想。一篇文章寫完初稿之后,作者要給自己的寫稿思路降“降溫”,不能如“熱戀”中的雙方一樣“形影不離,如膠似漆”,而要適當的分開一段時間,冷靜地思考一下文章的標題、立意及材料是否恰如其分。三是換位改。對于審核后的稿子,在自己滿意之后,最好讓自己的同事或部屬作為第一批讀者,給自己提提建議,要能聽進去不同的意見,不足的地方可酌加改正。
三、相愛即如稿件的投遞階段。一要用心經營。一篇稿子投遞完之后,作者要時刻關注專題編輯的審稿情況,不定時地到投稿管理欄里去瀏覽一下稿件處于什么狀態,是已收入、還是被拒稿等,不要把稿件剛剛發出去,又是打電話,又是簡信的,這樣不但擾亂了編輯的正常工作,有時作者自己也覺得身心俱疲,得不償失。對稿件發表與否,要真正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千錘百煉,千拒不厭”,就如經營自己的婚姻一樣,求同存異,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態。二要虛心借鑒。平常工作之余,多去簡網上轉轉,多讀讀別人的作品,多分析別人的寫作特點,多借鑒別人的寫作思路,取人之長,補己之短。如果說大家都在寫的內容,你若沒有獨到的見解,千篇一律,人云亦云,那就沒有必要再去“涉足”。就如別人在婚姻中出現過的問題,你要好好地借鑒,不能“重蹈覆轍”。三要耐心等待。稿件投遞之后,有可能因種種原因,編輯沒有及時審核你的作品,作為作者要耐心地等待,要“換位思考”,因為編輯也有其它的工作要做。后臺的文章少說一天幾十篇,多則上百篇,要是節假日可能還更多。作為投稿者要相互理解,友好“互動”。就如相愛的雙方一樣,“瓜熟”才能“蒂落”,等待的過程也是即將收獲愛情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