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富二代”,在人們印象中似乎是指富人家那些好吃懶做,行為乖張,揮金如土的孩子,但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和父母心態的改變,窮人家的孩子前仆后繼的沾上了富二代的毛??!
? ? 一次,送朋友的四歲小孩去學習跆拳道,孩子學習的這段期間父母多在外面等候,眾所周知,關于孩子教育的問題永遠都是這些媽媽爸爸,爺爺奶奶們的共同話題,冷不丁就會聽到,我家孩子今年報了多少培訓班,你家呢?
? ? 第一反應便是:雖然是一個小城市,經濟發達談不上,比起我們那個時代,很多人沒有培養出一門興趣,靠讀書改變命運的都是非常好了,而現在的父母教育意識增強,真是孩子之幸,國之幸!
? ? 然而事實真的就是孩子們成為了復合型人才嗎?孩子們真的培養成了有健全人格的花朵嗎?可能理想很美好,但是現實很骨感,漸漸問題凸顯了。
? 在孩子的問題上,受補償心理作祟,許多父母窮怕了,就一味的防止孩子步后塵,吃的用的是父母省吃儉用留下來的,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一家四口圍著一個小孩轉,不曾也不能吃苦的孩子,因不曾嘗試過勞作的辛苦, 會變得好吃懶做,只顧享樂,沒有擔當和不知感恩。脾氣暴躁,什么事情都認為理所應當,即使長得牛高馬大, 也依然是伸手將軍, 依賴父母和他人的供養。可能就會應了那句話“寒門再難出貴子”,只會為國家培養出白眼狼和啃老族,這些窮人家的“富二代”只會使家庭變得更窮!
? ? 窮人家一方面是想補償自己的孩子,另一方面是畏懼心理作祟,畏懼自己的孩子落后于別人家的孩子,畏懼自己面子掛不住。你家的孩子報了某個興趣班,我家的也報,一個禮拜學好幾門興趣,不甘示弱!我并不是說不要培養興趣,只是幾歲的孩子而已,學的東西雜了,收效小,可能還讓孩子產生厭倦心理。自尊是虛無的,生活是現實的,虛榮不能幫任何人撐過一生。
? ? 貧富差異,本質上是教育的差異。當富人已經轉變教育方向,開始培養能夠更好適應社會的復合型人才,窮人卻走起了10年前富人的彎路:無限度地寵溺孩子,只求成績,不求其它。
? ? 可能作為旁觀者,看的更清楚,而一旦成為局內人,便會犯糊涂,所以謹以此文,時刻提醒未來的自己,在提供良好教育資源的同時,記得要歷練自己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