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忙

天真熱,焦麥炸豆的天。

太陽火盆似得頭頂懸著,無風、無云。幾只貪嘴的麻雀落在地里,撿幾粒掉落的麥粒倏一下又折回山腳的陰涼處。


會托生的吃油饃,命賴的啃窩窩。地勢所限山里人春種秋收有自己的活法。

山中麥田

熱,汗刷刷的流。割麥人后背上泛著鹽漬。沒人說話只聽見鐮刀嚓嚓的響,早上五點多就來地里,趕到前面老柿樹下就收鐮。山里不比平原用不得收割機全靠肩扛,而打捆的麥要有水汽柔韌這樣才能桿不斷、穗不掉。

站起,直了直彎酸的腰,豆大的汗珠子從眉梢滾落眼眶,頓時眼窩子火辣辣的酸澀。擱下鐮揉眼窩,刺目的光頃刻消失,隔著手掌眼前只剩下一片紅暈。

冷丁,地西頭二爺開了腔。

李豁子,媽那個腿,你娘那個腳, 你那鱉形莫管我,

你那鱉形可是管不著。

撒罷戲來她還不回家,

她還要看上一個連登科。

渴了我給她篩點酒,

她餓了我還給她稱來油饃

吃完油饃她說沒吃飽

我又給她領到那個牛肉鍋

吃哩多她發渴

甘蔗我還得替她把那皮剝剝

……

二爺的戲打破了剛才的沉悶,割麥人扶了扶麥秸帽直了直腰。都擠到老柿樹下的陰涼處有喝水有抽煙。那些骨縫里沒被榨干的水分時間久了也要找個去處,大石后、樹叢中,捧腹而去輕快而歸。

“偏娃,這收麥你孩子也不回來”二爺問道。

“啥辦法,城里包著活,孩子上學還得接送。”

“一個女婿半個兒,去年要不是女婿來幫忙,保不準今年你老倆的買糧吃。”麥花奶接腔。

“娃子們都嚷著不讓種,那城里啥不要錢,回來車都閑著拉袋面帶把菜,省的不都是錢。”

“是啊,省的都是錢,可歪倒地里得花大錢,老了就種些瓜菜就當鍛煉身體,的服老。”麥花奶開導道!

“這茬種了就不弄了,近處種些顧著俺老倆口糧就行。”

“這日頭越來越毒了,趕緊打捆往麥場背吧!再曬就穗掉頭桿焦脆打不住捆了。”二爺說著拿著駒子繩往自家地頭去。。。。。

老柿樹下陰涼處擱著茶壺碎石上磕有煙灰,還有幾個坐個屁股印的青草堆。人都到了自家地里,老、婦打捆年輕力壯的往打麥場背。打捆,上肩,趕路,山里人做了幾輩子的活計重復在年輕人身上,麥田里那條走了幾輩子的土路也被踩的黃亮黃亮……

田里割麥

打麥場上麥堆似小山,看似相連但各有記號。“小山”下面棚著椽子頂上放著塑料布,這天保不準隨時都會來場陣雨。莊稼人一季辛苦雨一淋不是發霉就是生芽,到嘴的糧食誰舍得撒?

正午太陽毒辣,背麥小伙肩胛上曬出一溜水泡,脖子肩上沾滿了麥稈上的細灰,汗流下來經脖子處混合成了黑水。手臂上脖根處麥芒劃的印子經汗水一泡微微隆起又痛又癢。這天太早打場受不了,只能下午四五點后開始。

早早吃過晚飯,打麥場上已聚了不少人。桑杈、木锨、簸箕、麻袋,要用的家伙什擺的滿滿當當。停電啦!不知誰吆喝了一聲,人都愣了一下旋即化為一片嘈雜。“給電工打電話問問”隊長滿倉叔發話。嘈雜聲嘎然而止都盯著拿手機的偏娃叔,輸入號碼開了免提。

我在遙望

月亮之上

有多少夢想在自由的飛翔

昨天遺忘

風干了憂傷

我要和你重逢在那蒼茫的路上。。。。。

彩鈴聲飄蕩在打麥場,片刻電工接了電話。

“喂!春發俺村電咋停了,搗啥鬼”

“偏娃叔,鄉變電站說超負荷,要拉閘限電。”

“娘那個腳,你小子又搗鬼的吧!關俺村的電讓你那村打麥。”

“叔,真木有。憑你和我爹的關系我敢騙你嗎?我待會兒再問問變電所,過了負荷趕緊送電。”

“中,你快點,老少爺們都在場上等著呢!要是來場暴雨把這一場麥泡了饒不了你兔崽子!”

掛了電話,憋著勁大干特干的人都散了勁。東倒西歪三五成群,老頭子抽旱煙,年輕人聊城里的見聞,婦女們拉家常、東家長來西家短。約莫過了兩個小時,天色漸暗月亮已悄然掛在當空,月明星稀大地籠罩在一片銀霜之中。

掛在荊梢上的200瓦燈泡亮了,萎靡的人群像打了強心針。各抓各的家伙什兩臺打麥機兩臺揚場機全速運轉,嗡、嗡的打麥聲驚醒了裹著大人衣服在麥捆堆上睡覺的娃娃,小家伙揉揉睡眼惺忪的眼睛看看到底發生了什么。。。。。

小山村人口不多民風淳樸,一家有事大家幫忙打麥場上也一樣。從離打麥機最近的麥花奶家開始,眾人分工明確搬麥捆,脫粒,揚殼,裝袋。不消一會兒打出了好幾家,麥捆里的灰飄到臉上和汗混合個個都弄個大花臉。手臂,脖子被麥芒劃出許多血道子又癢又疼這都好忍受,慌亂中總有幾根不安分的麥芒鉆入褲襠,走路屁股都得一扭一扭,找個背人處得扒拉好一會兒。

打麥

圓月漸高,月光下的山村靜謐安詳。村外汝河拐了個彎留下兩仨個水潭,深夜停了機器只剩下水聲嘩啦啦的響!

總算完了!男人們抽著煙光著膀子奔向村外水潭,婦女則沿村中的小溪往溝里鉆。爽快!河水表層還微溫。洗脫了污穢困乏,光身子躺在有余溫的青石板上。夜,很靜。碎石下的蛐蛐唧、唧、唧爭鳴。月爬得又高了些,星星也出來眨著眼睛。順河風撲面而來與以往有些不同,細品味,噢!那是裹著濃濃麥香味的鄉土情。。。。。

田園鄉土情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28,156評論 6 531
  • 序言:濱河連續發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現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8,401評論 3 415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6,069評論 0 373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2,873評論 1 309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1,635評論 6 40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5,128評論 1 323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3,203評論 3 441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2,365評論 0 288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地人在樹林里發現了一具尸體,經...
    沈念sama閱讀 48,881評論 1 334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0,733評論 3 354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現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2,935評論 1 369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8,475評論 5 35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發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境...
    茶點故事閱讀 44,172評論 3 34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4,582評論 0 26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5,821評論 1 282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1,595評論 3 390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7,908評論 2 372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笑歌聲里輕雷動,一夜連枷響到明。”這是南宋詩人范成大《四時田園雜詩》中的句子,用來形容故鄉仲夏千家萬戶打麥的情形...
    駿馬悲嘶閱讀 869評論 7 47
  • 田家少閑月,五月人倍忙。對于農家而言一直便是如此。雖說現在不再為婦姑荷簞食,童稚攜壺漿。但依舊是足蒸暑土氣,背灼炎...
    云夢無痕06閱讀 152評論 0 0
  • 天氣越來越熱,我發現比之前變的更加懶惰了,不想出門,不想曬太陽。真不知道,我的父母是怎么過來的,實實在在地說,他們...
    真真卒跡閱讀 409評論 0 0
  • 不知不覺,又是一年榴花深紅;不緊不慢,又是一季麥浪金黃。 一位同事在她的朋友圈里曬出一張蒸麥子的圖片,直看得我垂涎...
    春風絮語閱讀 348評論 5 6
  • 為裝飾陽臺走廊上的銅蓮花,師兄們從長江里撈來了一堆的大小形狀各異的石頭,師父說,這個事情交給我來擺弄。 于是,我端...
    立新七針李麗霞閱讀 565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