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不了的地方都叫做遠方,回不去的名字叫做家鄉——《世有桃花》安意如
前一段時間學習了曹文軒的一篇文章《前方》,雖說題目是前方,但我總覺得那是寫遠方,寫人為什么要去遠方。對于遠方,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見解,是一個真是存在的地方,還是一個無形的目標。我們不得而知。
有段時間一直認為,遠方就是遠離現在所生活區域的地方,也就是旅行。
在龐大的城市里看一棟古宅、一座雕梁、一處舊跡、一樹春花拼接而成的陌生,把自己交給這份陌生,在遠方發泄自己的悲傷痛苦。但是,到達遠方后總會要回到好不容易逃出的地方,重新陷入自己不想陷入的泥潭。
那到達遠方又能怎樣?只是一個過場。換來短暫性的解放。
也許遠方真的是一個到不了的地方。
如果可以先把遠方理解為目標,那么它就是一個永遠不可能到達的地方。我們的目標在不斷的改變著。小學的時候目標是好好打下基礎,為初中的學習做好準備,而遠方就是初中;到達初中后便發現,那兒并不是真正的遠方,只是中間的一個站點,于是乎重新看向未來,把一個好高中當作新的遠方,然后繼續拖著自己的行囊奔向遠方。可是,這一切都只是表象,沒有一個地方可以看到真正的遠方。
遠方到底在哪里?可能它一直都在,一直都能讓你看到它,只不過,每當你快要觸碰到它時,它就跑了,跑的遠遠的,讓你以為自己還沒有找到它,然后又重新開始奔跑,奔向它。一樣的動作反反復復,在我們的人生之路上一直奔跑著,帶著我們向更好的生活奔去。
遠方,是無時無刻不在變化的調皮鬼,我們追不到它卻從來不懂得放棄。遠方,就是那個到不到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