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標】:
1、在理解詩意的基礎上,有節奏地、有感情的朗讀詩歌;
2、在誦讀中讓學生感受到老漁翁獨釣的清高、孤傲的心境。
教學重點:讀準字音,讀出節奏。
教學難點:讀出感情,讀出詩的意境美。
【教學過程】:
一、課前復習,自由展示
7:30開啟直播,讓孩子們復習上節課所學到古詩詞,邀請不同的班級的孩子們上麥讀詩,復習時給孩子們自由展示的空間,激發孩子們表達的欲望,增強孩子們的自信心。
二、傾聽音樂,調整狀態。
課前播放切合晨讀詩歌的音樂,讓孩子們在舒緩的音樂聲中,調整好自己的身心,調整好自己的坐姿,看著我們的老師,我們的老師也微笑著看著我們的學生,互相問好,以最佳的狀態進入晨讀課之中!
三、開啟晨讀、理解品讀
1、到7:40正式開啟晨讀并錄制課程;
仰望天空,直面自然的奧秘;
腳踏大地,探尋生命的足跡。
歡迎大家來到梨花枝上層層雪——冬季季小課程!
今天是彩虹花和閱匯高段晨讀課程第62次課程,我是今天的主播老師張英俊
2、相互問好:溫馨問候,拉近距離
3、欣賞作品
孩子們,你們用詩歌迎來了春天,用詩配畫芬芳了這個季節。
今天我帶來了拜泉縣愛農鄉中心學校八年級二班孩子們的作品,看到你們一張張條理清晰的思維導圖,老師感受到了你們的用心和對古詩詞的喜愛之情!
四、整體感知
在下著大雪的江面上,一葉小舟,一個老漁翁,獨自在寒冷的江心垂釣,這清高自傲的漁翁難道不就是詩人自己嗎?讓我們和唐代詩人柳宗元一起走進他的《江雪》吧!
江雪
唐朝·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 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 獨釣寒江雪。
5、初讀古詩
出示圖片,過渡: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古詩,請助學老師帶領孩子們先來讀一遍,注意讀準字音,讀完后請在討論區里面刷“1”
老師看到好多班級的孩子們都已經讀完了,下面我們一起走進作者,了解一下柳宗元。
6、了解作者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唐代河東(今山西運城)人,杰出詩人、哲學家、儒學家乃至成就卓著的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著名作品有《永州八記》等六百多篇文章,經后人輯為三十卷,名為《柳河東集》。因為他是河東人,人稱柳河東,又因終于柳州刺史任上,又稱柳柳州。柳宗元與韓愈同為中唐古文運動的領導人物,并稱“韓柳”。在中國文化史上,其詩、文成就均極為杰出,可謂一時難分軒輊。
7、圖文理解
(1)釋題:《江雪》概括提煉了全詩的內容,烘托出水天不分,上下蒼茫一片的氣氛!寫作背景:唐順宗永貞元年,柳宗元被貶到永州,精神上受到很大的刺激和壓抑,就借描寫山水景物,借歌詠隱居在山水之間的老漁翁,來寄托自己清高孤傲的情感,抒發了自己在政治上失意的郁悶苦惱。于是,他懷著幽憤的心情,寫下了這首令人傳頌的名詩。
8、理解詩意
出示: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圖片)
注釋:
(1)絕:無,沒有
(2)萬徑:虛指千萬條路
(3)人蹤:人的腳印
譯文:所有的山上,飛鳥的身影已經絕近,所有的道路上都不見人的蹤跡。
提示朗讀:孩子們,根據對詩意的理解,我們試著來讀一讀這一句吧!
過渡:在這樣一個漫天飛雪的天氣里,詩人看到了什么呢?
出示: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注釋:
(1)孤:孤零零
(2)蓑笠:蓑衣和斗笠。笠:用竹篾編制成的帽子
(3)獨:獨自
譯文
江面孤舟上,一位披著斗笠的老翁,獨自在大雪覆蓋的寒冷的江面上垂釣!(出示圖片)
在這樣一個寒冷寂靜的環境里,那個老漁翁記。竟然不怕天冷,不怕雪大,忘掉了一切,專心釣魚,形體雖然孤獨,性格卻顯得清高孤傲,甚至有點凜然不可侵犯似的。
孩子們,用心再讀一讀這兩句吧!
四、【展示誦讀,加深理解】!
1、上麥展示:
又到了自由讀詩,自由上麥的時間了,我將邀請兩個班級的孩子上麥展示,不能上麥的班級可以關掉設備音量,自由來讀。
2、課堂總結
此詩被美化了的漁翁形象,實際上正是柳宗元本人的思想感情的寄托和寫照,全詩不但形成一幅凝練概括的途徑,也塑造了漁翁完整突出的形象!
五、【提示打卡】
課后請助學老師們把孩子們的精彩瞬間和精美的詩配畫上傳到我們的互加魚塘小打卡里,讓全國各地的老師和同學們發現你們!
早安,晨光!我們今天的課程就到這里,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