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愛太陽的七小玉
“我是不是特別的丑?”
“丑啊,丑不可悲,可悲的是你不夠丑。特別美和特別丑的人,人家起碼都很特別。可是你是一般的丑。”
? ——《喜歡·你》
01.
“喜歡你”這三個詞的情愫表達,應該發生過在每一個人身上,是暗戀,是早戀,是明戀,是黃昏戀。可能是深埋心底種子的發芽,也可能是欣賞情愫的升華;可能是情感程度的定義,也可能是心靈愛意的表達。
“喜歡”這件事,無論對人、對物,起碼那人那物在此人心中是很特別的。
一提“西門慶”,估計大多數的婦女會拍案而起,破口大罵這個妻妾成群,為斂財而不折手段的男人。首先來悉數了解下能在“西門慶”名下叫出有名有姓的“家眷”,有先妻陳氏、續妻吳月娘、他人遺孀孟玉樓、潘金蓮、孫雪娥和李瓶兒,再來就是他的情人,龐春梅、迎春、秀春、蘭香、宋惠蓮、王六兒、如意兒、賁四嫂、惠元、林太太、李桂姐、吳銀兒、鄭愛月、張惜春,還有男寵書童,另有東京“獨宿,西門慶一生不慣,那一晚好難挨過。”,如此大的“寵幸體系”難怪最后筆者宣判了他一個33歲縱欲過度而死的結局。
單從喜歡的角度來說,如此“用情不專”的一個男人是不是就沒有了真心為“喜歡”而顫動的瞬間了呢?
答案是:不會。
如果說西門慶的女人都是他泄欲的伴侶或者縱情的玩具,那李瓶兒就是喚起他純真人性的煙火。簡短解釋下為什么把西門慶對李瓶兒的愛比擬成“煙火”,因為在西門慶風流的情欲生活里,對于每個崇尚“黑天鵝一夫一妻式”愛情的女子來說,愛上西門慶來說無疑是將自己的愛情投入無盡的黑夜。回到正題,西門慶對于生下后“官哥兒”的李瓶兒多了另一層感情,是他對其她女人所沒有的。面對身材誘人、千嬌百媚,如“高小琴”一般的美女蛇潘金蓮,西門慶反而對不慍不熱的李瓶兒瘋狂“依戀”。特別是在李瓶兒生死一線之間,西門慶對于李瓶兒竟然產生了一種超越了性享樂與世俗功利的真情摯愛,是迷失心靈得到了補缺。在李瓶兒去世后,一向是人名命如草芥的西門慶,在房內氣急暴跳,放聲嚎哭,這也是他一生唯一哭過的女人:
“我的沒救的姐姐,有仁義好性兒的姐姐!你怎的閃了我去了,寧可教我西門慶死了罷。我也不久活于世了,平白活著做甚么!”
“天殺了我西門慶了,姐姐你在我家三年光景,一日好日子沒過,都是我坑陷了你了!”
看到這兒,你應該還是要相信愛情的,只是要分彼此是否是對的人。
02.
回到電影劇情里,如圖1-2,這里的情節是路普(金城武飾)一個集團的大佬住到顧勝男(周冬雨飾)家中吃飯的一個場景。里面有一個這樣的對話情節:
“我好像說過不跟人一起吃放。”
“我有時候也不把自己當人看的,我都是看心情。”
再說徐志摩。徐志摩是最愛林徽因還是陸小曼,這種歷史性懸疑暫且不談。這里先談談徐志摩的原配,張幼儀是徐志摩父母“明媒正娶”的妻子,但是在英國留學的徐志摩,當時一心追求林徽因(注:張幼儀懷孕期間,徐志摩提出了離婚)。是張幼儀特別差勁?不是,張幼儀出身江蘇名門,曾接受過新式教育,她在和徐志摩離婚之后遠赴德國求學,還出任過上海女子商業銀行副總裁。如果一個人真心喜歡你,可能會為了你戒煙,可能會為了你減肥,可能會為了你重新起航一種生活,可能會是在1931年,徐志摩為了去聽她的報告,在碧海藍天中,他把他36歲的生命回報給了“前世至愛”的林徽因……只要是因為你,再多的事都不再是借口,你看看人家老金守了林徽因多久?
“你說,如果我不會做菜了,你還會不會喜歡我?”
“我不知道,我只是討厭你腦子笨,說話沒有邏輯,做事情欠條理,清醒時犯糊涂,喝醉時更糊涂!家里亂得像豬窩!就像我也不知道如果你不會再做錯事了我會不會喜歡你一樣。因為……我根本沒辦法去選擇喜歡你的優點還是缺點。因為,我根本沒辦法選擇喜不喜歡你。”
03.
最后敲黑板聊下這部電影,以美食作為較新穎的愛情升華的物質載體,原本老套的愛情劇情套路被美食的顏值開啟了新的世界,攝影也是給足了美食360°的美顏鏡頭,對于小玉這樣的吃貨自然秒秒鐘被征服,“民以食為天”,盡管沒有《舌尖上的中國》拍得那么得高端大氣上檔次,但從美食的角度解讀人生的意義和哲思這一點,還是有些許“異曲同工之妙”。
“松露是靠殺死周圍所有的生物而存活。”
這句話是顧勝男對路普這樣多金的“資本主義家”的解讀,正如她給他做得菜一樣,也只有顧勝男才能讀懂路普料理的通關味蕾。每個人都是一個復雜的個體,每個人都是一個達芬奇密碼,但解密的除了自己以為,一輩子總還有另一外那么一兩個,只是解得深和淺的問題。當電影快結束時,路普做了7年的私廚給他發短信寫道:“您吃得不僅僅是飯”時,路普是真正找到了自己對于顧勝男內心地叩問:
“我沒有職位給你,但是我身邊有個位置給你。”
縱然感情的呈現有千招萬式,故事有千言萬語,人生有千難萬險,以及之前我胡說八道那么多,但是小玉還是希望:有情人終成眷屬,愛情歷久彌新。
光陰有限,心里有人,看完了就快去說“黑鳳梨”吧!(當然喜歡了,別忘了給小玉點個贊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