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從《家族企業雜志》(2018年12月刊)發表的日本經濟大學特任教授后滕俊夫一篇文章里,后藤俊夫介紹了蓋洛普咨詢公司經過50多年在全球性的一個調查得出的結果,決定人類幸福的五大要素。人要獲得幸福要有以下五個要素都成功,至少沒有失敗:
對于工作和學習包括義工等付諸行動,能充滿熱情;
對人際關系,能有良好構建,每天會花一定時間與人溝通交流;
經濟穩定,不是要很富有,但能夠控制自己的負債和開銷,并且有穩定的積蓄增長;
身心健康,充滿活力,健康飲食,保持鍛煉和良好睡眠;
與社區做貢獻,能為自己社區而自豪,是能夠對自己所希望的社區或人群做出貢獻的人。
了解了以上這五要素,就可以開始一一對應策劃我們未來的生活計劃了,如何做能夠讓自己更幸福似乎就是自己可掌控的事了。
首先,檢查我們現有的工作和學習即日常主要事務,包括退休在家的生活主題,所為目的目標是什么?做到后會帶給我們什么感受?
接著分析實現這目標的過程中會遇上哪些有可能的困難(人,財,物等等),都作為游戲打怪內容,我們擁有哪些工具或武器應戰,準備好了嗎?!
好,如何備戰獲取裝備,請大家各顯神通,只要做到心中有數,不達目的絕不言敗,就去開啟我們的打怪沖擊目標的歷程吧,賽程就在前方。
我們一起全身心投入勇往直前,沖? 沖? 沖!
第二,對親朋好友,同學同事,老師領導,貴人客戶以及未謀面的朋友們,每周用一小時時間梳理一次,最重要最有必要在近一周內的交流與溝通聯系名單至少十個,本周內分每天約定好時間與他們愉快的問好與溝通,形式自定,可約喝茶吃飯,或活動出行,或沙龍論壇,或電話微信,或信件等等,都做到相悅為目標。
第三,對自我收支平衡管理,見仁見智,相信懂得追求幸福生活的每個人通過深思熟慮都知道如何調整好自己開支節奏與辦法。
這里特別提醒一句:NO作NOdie。
第四,主動對自己身心的管理,幾項微習慣:每小時活動下筋骨,或拉伸,或深蹲,或掂腳,或天鵝展翅等做五個即可,餐后不立即坐下可以靠墻站,或走動整理物品十分鐘,每天積累操練二十分鐘;每周刻意運動2天:作息時間基本穩定不分周末節假日,保證睡眠質量。
第五,擬定為社區及他人做貢獻的計劃,可以是就周邊或網絡或朋友圈等能鏈接上的人和事,從力所能及的哪怕是很小很簡單的事做起。至少每周有一小件,每月有一個意義深遠的,每年有一次記憶深刻影響力較大的貢獻。
寫到這,突然發現以上不就是自我管理計劃嗎?!
好吧,那是否可以這么認為:一個有意識并能善于管理好自己的人,更容易收獲幸福。
無論我們是學什么,做什么,首先學會自我管理,做好自我管理,那就是在管理我們的幸福生活,并且幸福地進行中!
來吧,親愛的朋友們,讓我們拉起手來,一同走在幸福的康莊大道上吧。
所有不想管理自我,還要抱怨自己不幸福的人,都是耍流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