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家詩》七言絕句93首

《千家詩》的編纂其實還在《唐詩三百首》的前面。《千家詩》在宋朝的時候開始形成。現在《千家詩》是由宋代謝枋得《重訂千家詩》(皆七言律詩)和明代王相所選《五言千家詩》合并而成。因為它所選的詩歌大多是唐宋時期的名家名篇,易學好懂,又是帶有啟蒙性質的詩歌選本,題材也多樣。較為廣泛地反映了唐宋時代的社會現實,所以流傳非常廣泛,影響也非常深遠。

1春日偶成 程 顥

云淡風輕近午天,傍花隨柳過前川。

時人不識余心樂,將謂偷閑學少年。

2春日 朱 熹

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3春宵 蘇 軾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陰。

歌管樓臺聲細細,秋千院落夜沉沉。

4城東早春 楊巨源

詩家清景在新春,綠柳才黃半未勻。

若待上林花似錦,出門俱是看花人。

5春夜 王安石

金爐香盡漏聲殘,剪剪輕風陣陣寒。

春色惱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欄桿。

6初春小雨 韓 愈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7元日 王安石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8上元侍宴 蘇 軾

淡月疏星繞建章,仙風吹下御爐香。

侍臣鵠立通明殿,一朵紅云捧玉皇。

9立春偶成 張 栻

律回歲晚冰霜少,春到人間草木知。

便覺眼前生意滿,東風吹水綠參差。

10打球圖 晁說之

閶闔千門萬戶開,三郎沈醉打球回。

九齡已老韓休死,無復明朝諫疏來。

11宮詞 王 建

金殿當頭紫閣重,仙人掌上玉芙蓉。

太平天子朝元日,五色云車駕六龍。

12廷試 夏 竦

殿上袞衣明日月,硯中旗影動龍蛇。

縱橫禮樂三千字,獨對丹墀日未斜。

13詠華清宮 杜 常

行盡江南數十程,曉風殘月入華清。

朝元閣上西風急,都入長楊作雨聲。

14清平調詞 李 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

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

15清明 杜 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16絕句 杜 甫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17海棠 蘇 軾

東風裊裊泛崇光,香霧空蒙月轉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

18清明 王禹偁

無花無酒過清明,興味蕭然似野僧。

昨日鄰家乞新火,曉窗分與讀書燈。

19題邸間壁 鄭 谷

酴醾香夢怯春寒,翠掩重門燕子閑。

敲斷玉釵紅燭冷,計程應說到常山。

20社日 王 駕

鵝湖山下稻粱肥,豚柵雞棲對掩扉。

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歸。

21寒食 韓翃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

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22江南春 杜 牧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23上高侍郎 高 蟾

天上碧桃和露種,日邊紅杏倚云栽。

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東風怨未開。

24絕句 僧志南

古木陰中系短篷,杖藜扶我過橋東。

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

25游園不值 葉紹翁

應嫌屐齒印蒼苔,十扣柴扉九不開。

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

26客中行 李 白

蘭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處是他鄉。

27題屏 劉季孫

呢喃燕子語梁間,底事來驚夢里閑。

說與旁人渾不解,杖藜攜酒看芝山。

28慶全庵桃花 謝枋得

尋得桃源好避秦,桃紅又是一年春。

花飛莫遣隨流水,怕有漁郎來問津。

29玄都觀桃花 劉禹錫

紫陌紅塵拂面來,無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觀里桃千樹,盡是劉郎去后栽。

30再游玄都觀 劉禹錫

百畝庭中半是苔,桃花凈盡菜花開。

種桃道士歸何處,前度劉郎今又來。

31滁州西澗 韋應物

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32花影 蘇 軾

重重疊疊上瑤臺,幾度呼童掃不開。

剛被太陽收拾去,卻教明月送將來。

33北山 王安石

北山輸綠漲橫陂,直塹回塘滟滟時。

細數落花因坐久,緩尋芳草得歸遲。

34湖上 徐元杰

花開紅樹亂鶯啼,草長平湖白鷺飛。

風日晴和人意好,夕陽簫鼓幾船歸。

35漫興 杜 甫

糝徑楊花鋪白氈,點溪荷葉疊青錢。

筍根稚子無人見,沙上鳧雛傍母眠。

36春晴 王 駕

雨前初見花間蕊,雨后全無葉底花。

蜂蝶紛紛過墻去,卻疑春色在鄰家。

37春暮 曹 豳

門外無人問落花,綠陰冉冉遍天涯。

林鶯啼到無聲處,青草池塘獨聽蛙。

38落花 朱淑貞

連理枝頭花正開,妒花風雨便相催。

愿教青帝常為主,莫遣紛紛點翠苔。

39春暮游小園 王 淇

一從梅粉褪殘妝,涂抹新紅上海棠。

開到荼蘼花事了,絲絲天棘出莓墻。

40鶯梭 劉克莊

擲柳遷喬太有情,交交時作弄機聲。

洛陽三月花如錦,多少工夫織得成。

41暮春即事 葉 采

雙雙瓦雀行書案,點點楊花入硯池。

閑坐小窗讀周易,不知春去幾多時。

42登山 李 涉

終日昏昏醉夢間,忽聞春盡強登山。

因過竹院逢僧話,又得浮生半日閑。

43蠶婦吟 謝枋得

子規啼徹四更時,起視蠶稠怕葉稀。

不信樓頭楊柳月,玉人歌舞未曾歸。

44晚春 韓 愈

草木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斗芳菲。

楊花榆莢無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飛。

45傷春 楊萬里

準擬今春樂事濃,依然枉卻一東風。

年年不帶看花眼,不是愁中即病中。

46送春 王 令

三月殘花落更開,小檐日日燕飛來。

子規夜半猶啼血,不信東風喚不回。

47三月晦日送春 賈 島

三月正當三十日,風光別我苦吟身。

共君今夜不須睡,未到曉鐘猶是春。

48客中初夏 司馬光

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當戶轉分明。

更無柳絮因風起,惟有葵花向日傾。

49約客 趙師秀

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 。

有約不來過夜半,閑敲棋子落燈花。

50初夏睡起 楊萬里

梅子流酸濺齒牙,芭蕉分綠上窗紗。

日長睡起無情思,閑看兒童捉柳花。

51三衢道中 曾 幾

梅子黃時日日晴,小溪泛盡卻山行。

綠陰不減來時路,添得黃鸝四五聲。

52即景 朱淑貞

竹搖清影罩幽窗,兩兩時禽噪夕陽。

謝卻海棠飛盡絮,困人天氣日初長。

53初夏游張園 戴復古

乳鴨池塘水淺深,熟梅天氣半晴陰。

東園載酒西園醉,摘盡枇杷一樹金。

54鄂州南樓書事 黃庭堅

四顧山光接水光,憑欄十里芰荷香。

清風明月無人管,并作南來一味涼。

55山亭夏日 高 駢

綠樹陰濃夏日長,樓臺倒影入池塘。

水晶簾動微風起,滿架薔薇一院香。

56四時田園雜興 范成大

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

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

57鄉村四月 翁卷

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聲里雨如煙。

鄉村四月閑人少,才了蠶桑又插田。

58題榴花 韓 愈

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間時見子初成。

可憐此地無車馬,顛倒蒼苔落絳英。

59村晚 雷 震

草滿池塘水滿陂,山銜落日浸寒漪。

牧童歸去橫牛背,短笛無腔信口吹。

60書湖陰先生壁 王安石

茅檐常掃凈無苔,花木成蹊手自栽。

一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青來。

61烏衣巷 劉禹錫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62送元二使安西 王 維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63與史郎中欽聽黃鶴樓上吹笛 李 白

一為遷客去長沙,西望長安不見家。

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64題淮南寺 程 顥

南去北來休便休,白蘋吹盡楚江秋。

道人不是悲秋客,一任晚山相對愁。

65秋月 程 顥

清溪流過碧山頭,空水澄鮮一色秋。

隔斷紅塵三十里,白云紅葉雨悠悠。

66七夕 楊 樸

未會牽牛意若何,須邀織女弄金梭。

年年乞與人間巧,不道人間巧幾多。

67立秋 劉 翰

乳鴉啼散玉屏空,一枕新涼一扇風。

睡起秋聲無覓處,滿階梧葉月明中。

68七夕 杜 牧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街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

69中秋月 蘇 軾

暮云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

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70江樓有感 趙 嘏

獨上江樓思悄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來玩月人何在,風景依稀似去年。

71題臨安邸 林 升

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

暖風薰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72曉出凈慈送林子方 楊萬里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73飲湖上初晴后雨 蘇 軾

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74入直 周必大

綠槐夾道集昏鴉,敕使傳宣坐賜茶。

歸到玉堂清不寐,月鉤初上紫薇花。

75夏日登車蓋亭 蔡 確

紙屏石枕竹方床,手倦拋書午夢長。

睡起莞然成獨笑,數聲漁笛在滄浪。

76直玉堂作 洪咨夔

禁門深鎖寂無嘩,濃墨淋漓兩相麻。

唱徹五更天未曉,一墀月浸紫薇花。

77竹樓 李嘉佑

傲吏身閑笑五侯,西江取竹起高樓。

南風不用蒲葵扇,紗帽閑眠對水鷗。

78直中書省 白居易

絲綸閣下文章靜,鐘鼓樓中刻漏長 。

獨坐黃昏誰是伴,紫薇花對紫薇郎。

79觀書有感 朱 熹

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80泛舟 朱 熹

昨夜江邊春水生,艨艟巨艦一毛輕。

向來枉費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81冷泉 林 稹

一泓清可沁詩脾,冷暖年來只自知。

流出西湖載歌舞,回頭不似在山時。

82贈劉景文 蘇 軾

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

83楓橋夜泊 張 繼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84寒夜 杜 耒

寒夜客來茶當酒,竹爐湯沸火初紅。

尋常一樣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85霜月 李商隱

初聞征雁已無蟬,百尺樓臺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嬋娟。

86梅 王 淇

不受塵埃半點侵,竹籬茅舍自甘心。

只因誤識林和靖,惹得詩人說到今。

87早春 白玉蟾

南枝才放兩三花,雪里吟香弄粉些。

淡淡著煙濃著月,深深籠水淺籠沙。

88雪梅(其一) 盧梅坡

梅雪爭春未肯降,騷人閣筆費評章。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89雪梅(其二) 盧梅坡

有梅無雪不精神,有雪無詩俗了人。

日暮詩成天又雪,與梅井作十分春。

90答鐘弱翁 牧 童

草鋪橫野六七里,笛弄晚風三四聲。

歸來飽飯黃昏后,不脫蓑衣臥月明。

91泊秦淮 杜 牧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

92歸雁 錢 起

瀟湘何事等閑回,水碧沙明兩岸苔。

二十五弦彈夜月,不勝清怨卻飛來。

93題壁 無名氏

一團茅草亂蓬蓬,驀地燒天驀地空。

爭似滿爐煨榾柮,漫騰騰地暖烘烘。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27,818評論 6 531
  • 序言:濱河連續發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現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8,185評論 3 414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5,656評論 0 373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2,647評論 1 309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1,446評論 6 40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4,951評論 1 321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3,041評論 3 440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2,189評論 0 287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地人在樹林里發現了一具尸體,經...
    沈念sama閱讀 48,718評論 1 333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0,602評論 3 354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現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2,800評論 1 369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8,316評論 5 35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發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境...
    茶點故事閱讀 44,045評論 3 34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4,419評論 0 26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5,671評論 1 281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1,420評論 3 390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7,755評論 2 371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