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永遠都沒有長大,但我永遠都沒有停止生長。”
從《朗讀者》的開播算起,董卿已經火了幾個月了。而促使我點開閱讀那篇文章的原因是,文章標題提到“董卿首談兒子”。
盡管有各種傳言,可這還真是董卿第一次在公開場合,在娘家央視的《面對面》欄目接受同事的采訪,談到兒子、談到父母、談到《朗讀者》的創作。
我從事傳媒行業,所以我更能理解董卿在央視用市場化公司化的模式運營一檔節目的艱辛。真的,遠沒有你們看到的那么光鮮亮麗。要自己去談商務,拉贊助拿冠名籌錢。要面對形形色色的人,一遍遍闡述自己的觀點,自己對節目的構思。就像董卿自己說的,有時候自己都覺得是在忽悠人。
在綜藝娛樂節目甚囂塵上的今天,做一檔安靜的文化情感節目,會有人關注嗎?會有企業愿意冠名嗎?會有明星藝人專家學者參與錄制嗎?這些都是擺在董卿面前的難題?!耙粋€念頭在腦中,兩頁策劃在手上,三個散兵起步,四處磕頭化緣?!倍溥@樣形容《朗讀者》初期籌建的現狀。
作為一名女性,她有年紀漸長的父母,有嗷嗷待哺的孩子,她需要承擔一個女兒、一個母親、一個妻子的責任。
作為一名制片人,她需要找到客戶拿到贊助,她需要對接各種關系保證節目正常播出,她還有一個同進退共呼吸的團隊,她要對客戶負責、對節目負責、對團隊負責。
董卿當然可以躺在她已有的名氣上,繼續游刃有余地主持節目。可一個內心不斷成長的女性,她總是希望可以嘗試新鮮的事物,突破現有的成績,去做一些看似冒險卻十分有意義的事情。
董卿談到父母第一次質疑她的選擇的時候,忍不住熱淚盈眶。因為在別人面前,她可以偽裝得異常強大,可只有在家人面前,她才會放下所有的堅強,流露出自己的疲憊,釋放自己的壓力。而家人的質疑,正是發自內心的關懷,以及對她最深沉的愛。
如果董卿還是不咸不淡的繼續主持節目,她還是我們的女神嗎?
我在想,女神的真正含義是什么?一個不斷成長的靈魂,一種永葆活力的態度,一份對工作的執著與追求,這是我們喜歡董卿的原因。
年齡是可怕的東西,有些人用各種保養品、化妝品掩飾青春的流逝。可某些人卻用一直的成長讓我們覺得,她正青春。
青春是一種態度,一種心態,是一種面對人生的智慧。當我們不斷成長,不斷從內心深處生發出力量的時候,我們正青春。
“永遠年輕,永遠熱淚盈眶?!?/p>
一個人真正衰老的標志是什么?
也許就是他經歷百轉千回,然后變得冷漠無趣。而正青春的人,總是容易熱淚盈眶。
當我們心中保有一份純真,當我們對這個世界依然充滿好奇,我們的人生才剛剛起步,我們還有大把的時光,可以去做有意思的事情。
張泉靈離開央視的消息讓人吃驚,她在央視已經收獲了超高的知名度,所有大型活動中幾乎都可以看到她的身影??伤€是毅然決然離職創業。
當她跨入一個全新的領域,她也有過茫然,也需要重新適應,也有崩潰到不信任自己的時候??尚鹿ぷ鲙淼男迈r感、成就感、滿足感,也是前所未有的。
最近在《奇葩說》又看到了張泉靈,她依然睿智,依然機敏,可似乎更接地氣了,整個人也更年輕了。
40多歲,還要變換人生軌道,這對很多人來說是很困難的,因此有人就選擇安于現狀,在一個熟悉的領域里面,繼續渾渾噩噩的度日??赡切┎粩喑砷L,永葆青春的人,卻敢于變換人生的軌道,敢于挑戰未知的世界,突破個人能力的天花板。
人們歌頌青春,正是因為青春的無畏與勇敢。正青春的時候,我們敢于嘗試、勇于突破、不怕丟臉;我們選擇相信、愿意努力、熱淚盈眶。只要我們一直保持這份赤子之心,無論年齡幾何,我們也都正青春。
“對生活保有熱忱,讓人生充滿希冀。”
我偶爾會思考,我們究竟想要擁有怎樣的人生,想過怎樣的日子。
我們看到很多人為了夢想,蝸居在北上廣深的出租屋,早出晚歸的忙忙碌碌。也看到很多年輕人拿著商業計劃書,一次次敲開投資人的大門,一次次地鎩羽而歸,又一次次的重整旗鼓。更看到CBD整夜燈火通明的大樓,面容憔悴的年輕人,和他們眼里閃著的亮光。
這是他們選擇的人生,這是他們喜歡的生活。不是貪圖安逸的渾渾噩噩,而是開足馬力的兢兢業業。他們清楚自己要什么,知道怎樣的努力才配得上他們的夢想。每當遇到這樣的人,我心底總是會莫名的升起一絲向往,我覺得這才是正青春的樣子。
永遠超越自己,不斷創新,在自己的舒適區之外奮斗。
堅持自己的底線,永遠做讓自己吃力的事,不斷成長。
保持對新事物的好奇心,擁有學習和探究的精神。
在我們不斷成長的人生中,每一個節點都正青春。不要給自己太多的桎梏,用成長豐富我們的經歷,完善我們的人格,成就我們的人生。
莫楠學姐,85后摩羯女,關注財經、傳媒、互聯網,愛舞蹈、愛美食、愛生活。用有溫度的文字,有態度的觀點,記錄生活、分享感悟。如果你喜歡我的文字,請點贊或者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