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是童年的縮影,是最接近心的地方。
還記得也是在這個房間,因為木質結構的房子并不隔音,我和姐姐躲在被子里講悄悄話,酷熱的夏季,厚厚的被子,差點透不過氣,還是被爸媽不斷提醒,雖然我們的聲音已經那么小了。是啊,怎么有那么多說不完的話,現在也記不起來為什么那么興奮,不是每個假期都會在一起么?老家的的大部分回憶都是關于姐姐的,姐姐比我大3歲,因為讀書晚,所以和我是同年級的。因為她在老家,我們讀不同的學校,不過但凡假期我都會回老家。很難想像沒了姐姐,我的假期該是多么無聊。印象中有一次一個人飛檐走壁,從竹樓翻越到另一個樓,結果沒抓住掉在了過道間,一層樓高,不過爬起來卻一點事也沒有。看來沒了姐姐的陪伴,還是存在危險系數的。不過也存在一些危險的,比如看姐姐挖魚腥草,靠的太近結果鋤頭挖到了眼睛,幸虧只是眼皮。還有一起長了有傳染性的瘡,手都爛的不成樣子等等一系列的。因為年少,所以滿心的不情愿。現在想想少了姐姐,誰帶我去找草藥呢?誰帶我去采蘑菇呢?誰帶我去采野果呢?誰帶我去挖地下水呢?誰帶我找秘密基地呢?誰和我比賽爬樹呢?誰教我做椿芽風車呢?誰來教我這個五谷不分的小孩自由的穿梭在田間?誰來為我制造這些美好的回憶呢?
我們都長大了,那兩棵屬于我們的樹不知什么時候被砍掉了。好想回到那個下午,躺在高高的樹杈上,閉上眼,聽蟲鳴鳥叫,雞犬之聲。看遠處的炊煙升起,聽到悠遠的奶奶的呼喚:回家吃飯了。迅速的溜下樹,一路小跑回家。再回到那個無憂無慮的年紀,因為一個果子,一小袋零食就很容易滿足的年紀。回到沒有手機和電視甚至電燈也很充實開心的每一天。
最近爸爸的一個朋友到我家玩,他的妻子滿心憂慮的和我對話,這些生活在農村人真不容易,生活的好艱難,好辛苦。我勉強點點頭,因為自己一時間也無力辯駁,同時也不想傷害她城市人的優越。比起城市,農村確實條件差,從衛生到生活的諸多方面。但對于從小就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來說,這些別人不屑的條件是他們的習慣,也是他們生活的熱情。當城市人在空調房里刷著屏的時候,農村人可能在田地間揮汗如雨。當城市人開車去逛超市的時候,農村人可能還在背著背簍穿行在去街上必經的山路上穿行。當城市人活在車子,房子,名牌的競賽間時,農村人也馬不停蹄的為種的糧食的品質和產量做艱苦卓越的努力。當城市人為棲身上流社會而沾沾自喜時,農村人也只是茶余飯后誰家又添置了什么新機器,然后轉身又忙農活去了。每個人都在努力的生活著,為了追求自己的滿足,干嘛要計較什么陽春白雪,下里巴人呢?干嘛對不了解的人的生活做假設呢?
工作的地方是個小鎮,隔幾天就要趕一回集。有個同事有回問我,那些人都上街了,為什么還要穿那么臟的衣服呢?我笑笑說,因為他們生活在農村啊,有的趕集也有可能要走好幾個小時的山路,有的還要背著背簍,難免沾上泥巴。她不知道的是,她所謂的臟衣服,可能是那些人為趕集而專門換上的。泥土對于農村人來說是親切的,或許是因為一切生活都來源于泥土吧。在田里干活累了就坐在田埂上休息,喝口茶,然后拍拍屁股繼續干活。在泥土中穿行,手上,鋤頭沾滿了泥巴,或者擦擦汗,臉上也就有泥巴了。回到家,生起火,整個屋子就充滿柴火的灰燼了,板凳上,頭上,可能煮飯的鍋里也零星的飄了點,這才是農村人的煙火味。
我的老家就在農村,我也從小生活在農村。我愛這里的一切,愛走了幾小時山路給我買墨水的奶奶,愛年紀很大卻爬上高高的柿子樹給我摘柿子做柿餅的爺爺。愛這里擁有簡單而質樸的心的每一個人。